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滴答历史 68 0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 全文共 7500 字,时长约 18 分钟

· 本文来源:刘胜军经济学大局观(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文|刘胜军

01

9.11事件让《文明的冲突》一夜爆红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举世震惊的同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夜走红,成为畅销书第一名。9.11事件,让美国民众条件反射地想到“文明的冲突”。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1996 年《文明的冲突》出版,仅仅 5 年后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 9.11 事件。最初,有人指责亨廷顿的论点是危险的,会导致预言的自我实现。但是,9.11事件后,世人开始钦佩亨廷顿的深刻洞察力。亨廷顿说:“我所期望的是,我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将有助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对话”。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是对的。文明的冲突,从来没有消失:

• 1096年-1291年,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鼓动下,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以收复穆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发动前后共计九次、持续近200年的残酷宗教性军事行动。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 2007年,法国《查理周刊》刊登一幅穆罕默德哭泣的漫画,并因此被巴黎大清真寺、法国伊斯兰组织联盟等宗教团体以诽谤罪起。2015年1月7日,蒙面袭击者手持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等武器进入《查理周刊》办公楼内,造成12人死亡,11人受伤。死者包括杂志总编沙伯尼耶(Stephane Charbonnier)。

• 2020年10月,法国47岁的中学历史老师萨米埃尔·帕蒂在讲述言论自由的课堂上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幅带有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画像的《查理周刊》漫画。不过,帕蒂事先建议让穆斯林学生可以闭上眼睛或暂时离开教室。10月16日,一名凶手在帕蒂所在的学校大门外等候,在街道上将其斩首。

• 1989年,印度裔英美双籍文学家萨曼·拉什迪出版对默罕默德有讽刺的描写《撒旦诗篇》而引起轩然大波。随即,拉什迪接受伊朗总统哈梅内依给他的台阶,就《撒旦诗篇》作公开道歉:“我认识到世界各地穆斯林因我的小说出版而忧伤。我对该书出版后给伊朗伊斯兰教忠实信徒造成的痛苦而深感遗憾。”但是拉什迪的道歉被霍梅尼拒绝了。霍梅尼重申:“即使拉什迪忏悔并成为虔诚的人,也不能得到宽恕,每个穆斯林应以自己拥有的任何手段送他去监狱。”23年后的2022年8月12日,拉什迪在纽约州的一次演讲活动中遇袭,身上有十处刀伤。近日,拉什迪已经停止使用呼吸机,正在康复中。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 2019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主任斯金纳因为一句话而为地球人所知,她说:“国务卿蓬佩奥的团队正在制订一项针对中国的战略,该战略基于与一个真正不同的文明作战的理念,这在美国历史上将是第一次。当年美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西方大家庭内部的争斗,而中国则是美国第一次遇到的非白人大国竞争对手”。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 2021年12月,拜登组织所为“世界民主峰会”,将意识形态武器化。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民主峰会”,本质上是对不认同美国理念的国家发动的“新十字军东征”。2个多月后,俄乌战争爆发。2022年9月,普京总统的一段话直指美国的“新十字军东征”,普京说,“疫情让位于新的挑战,新的全球性挑战正威胁着整个世界。这便是西方的制裁狂潮,以及西方将自身的行为模式强加给其他国家、试图消灭其他国家主权并使其屈服于自己的意志。无论有些人如何希望孤立俄罗斯,这样做是不可能的。”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02

“老姜”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作者亨廷顿并非等闲之辈,《历史的终结》作者福山就是亨廷顿的弟子。虽然福山在苏联解体后靠“历史终结论”一夜爆红,但2021年特朗普粉丝暴力冲击国会,给了福山当头一棒:历史没有终结,历史也不可能终结。这一点,亨廷顿早在1968年出版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就看得入木三分。后来,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修正了自己的观点。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和他的徒弟福山

亨廷顿是一位善于开辟学术蓝海的学术大家:

• 16 岁考入耶鲁,18 岁耶鲁毕业,而后参军。23 岁获得哈佛博士。

• 60 年代哈佛一些激进的学生得知亨廷顿曾经在约翰逊政府内任职的消息后,占领并焚烧了他办公的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很有必要重温亨廷顿历史深处的忧虑:

• 未来的危险冲突可能会在西方的傲慢、伊斯兰的不宽容和中国的武断相互作用下发生。

• 中心问题是:西方(尤其是美国)在全球推广西方文化的努力与其能力下降之间的不协调。

• 西方人眼中的普世主义,对非西方人来说就是帝国主义。

• 西方与属于挑战者文明的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可能会持续紧张。伊斯兰和中国都拥有和西方不同的伟大文化传统,且自认比西方的优越。

让我们重温《文明的冲突》的非凡洞察。

03

没有真正的敌人,就没有真正的朋友

文化认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政治家不能忽视蕴含在古老真理中的不幸的真理——小说《死亡环湖礁》写道:

• 如果没有真正的敌人,也就没有真正的朋友。

对那些寻求认同和重新创造种族性的人们来说,敌人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只有在了解了我们不是谁、反对谁时,才了解我们是谁。民族国家依然是世界事务中的主要因素。

冷战结束后,人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正取代冷战期间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吸引和排斥其他国家的基本的极。

当今世界有五大主要文明:

• 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其中日本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后代。日本是最重要的孤独国家,因为没有其他国家具有与之相同的独特文化。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一些文明因为转型失败而成为无所适从的国家:

• 俄国:虽然是东正教文明的核心,但俄国几个世纪以来就是无所适从的国家。西方-斯拉夫主义的两重性,是俄罗斯民族特征中不可分割的特点。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 土耳其:土耳其抛弃了麦加,又被布鲁塞尔抛弃。虽然土耳其竭尽全力西方化,但成为欧盟成员国的目标依然遥遥无期。土耳其为何不被接纳?私下里欧洲人和土耳其人都承认真正的原因是:土耳其是一个穆斯林国家。欧洲人感觉土耳其在文化上不属于欧洲。

政治领导人能够创造历史,但不能逃避历史。他们造就了无所适从的国家,但却无法创造出西方社会。他们的国家染上了一种文化精神分裂症,成为国家持久和确定的特征。

04 西方文明的崛起

15 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远航,拉开了西方文明崛起的序幕。西方凭借技术、航海和军事,征服了世界。西方人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而是通过暴力。西方人常常忘记这一事实,非西方人却从未忘记。

在2021年中美阿拉斯加对话中,中方代表严厉敲打美国的历史健忘症,“难道我们吃洋人的苦头还少吗?”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与西方文明崛起相伴随的是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是一个革命性的进程,唯一能与之相比的是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西方文明的关键词是:

• 理性主义、法治、基督教、代议制、个人主义。

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的主要场面,西方尤其如此。西方人中流行的观点是:

• 要想成功,你必须像我们一样,我们的方法是唯一的方法。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达沃斯人”。普世文明的概念对“我是谁”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令人非常满意的解答。达沃斯人实际上控制了所有的国际机构以及大量的世界政治和军事职位。西方文明的本质是“大宪章”而非“大麦可”(巨无霸汉堡包magna mac)。非西方人可能接受后者,前者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05

移民是个大问题

人口流动是历史的发动机。1821-1924 年间 5500 万欧洲人移居海外,其中 3400 万到了美国。

人口比例大变化是一个改变均势的重大因素。20 世纪 20 年代年轻人比例再度增长,为法西斯运动提供了生力军(“大取代”与当代西方的种族主义暗流)。

如今美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欧洲的自然人口增长实际为 0 。穆斯林给欧洲造成了直接问题,墨西哥人则成为美国的问题:

• 在 21 世纪上半叶美国将拥有 50% 白人、25% 拉美裔人。

• 90 年代初,在欧洲的移民中 2/3 是穆斯林,阿拉伯人占布鲁塞尔出生人口的 50% 。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作为移民国家,美国的态度也在转变。1965 年希望减少移民的美国人占 33%,1990 年占 61%。55% 的美国人认为移民是对美国文化的威胁。

特朗普靠反移民的政策,在2016年意外当选美国总统,正是利用了白人对失去主导地位的恐惧心理。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06

文化大碰撞

其他文明对于西方文明有三种态度:拒绝主义、基马尔主义和改良主义。

• 拒绝主义:日本与西方第一次交锋遵循了拒绝主义,西方人在 17 世纪中叶全部被驱逐。这一拒绝主义最终在 1854 年美国海军佩里将军的“黑船”威胁之下被迫开放,1868 年明治维新之后以全力学习西方而告终。

• 基马尔主义:主张为了成功现代化,社会必须完全西方化。现代化和西方化必须相辅相成。基马尔在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新土耳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其西方化,这是一个痛苦的做法:废黜了苏丹、哈利法,废除宗教学院,中止了伊斯兰宗教法院,废除伊斯兰的国教地位,甚至规定土耳其文要用罗马字母而非阿拉伯字母书写,从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但最终,土耳其变成了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韩国比较成功地实现了西方化:韩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佛教徒国家,1950 年基督教占 1~3%,到 80 年代,基督徒占韩国人口 30% 以上。

• 改良主义:晚清时期中国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方面实行资本主义和融入世界经济,另一方面实行政治权威主义和重新推崇传统中国文化。

07

西方文明的衰落

文明的兴起与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规律。

西方目前占绝对优势,但各文明之间的均势也发生了一些无情的变化。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西方权力的上升历史 400 年之久,它的衰落可能也需要同样漫长的时间。西方对国际社会对控制在 1900 年左右达到了顶点。衰落不是直线的。

• 1920 年西方统治了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半。到 1993 年西方控制的领土至少减少了一半。1900 年西方人口占全球 30%,统治着 45% 的全球人口。到 1993 年西方人口已经下滑到 13%,排在中国、伊斯兰和印度文明之后。西方人构成了世界人口中持续下降到少数。

• 1750 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值 1/3,印度 1/4,西方不到 1/5。1928 年西方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 84.2% 。

• 1980 年穆斯林占世界人口的 18%,2012 年达到 23%,到 2025 年会达到 30% 。

凡是认为历史即将终结的社会,通常是即将衰微的社会。西方衰败的特征:

• 经济增长率、储蓄率和投资率很低;

• 人口增长率很低;

• 道德衰落、文化自绝和政治分裂;

• 在西方国家内部,来自其他文明的移民拒绝融入西方社会。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达利欧“帝国兴衰周期”

美国面临一个危险的挑战:多元文化主义对美国国家认同的冲击。一个多文明的美国将不再是美利坚合众国,而是联合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警告:

• 有一种情况绝对会导致国家的崩溃并阻碍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继续存在的一切可能,那就是听任美国成为一个充满民族纠纷的国家。

在一个讲求文化的多文明世界里,美国可能不过是一个正在消失的讲求意识形态的西方世界里残留下来但一个不合时宜者。摒弃美国信条,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西方文明的终结。没有美国,西方便会成为世界人口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衰落部分。

西方能否让政治和经济上走到一起,主要取决于美国是否再次确认自己的西方认同,并把自己确定为西方文明的领袖。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08

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文明的突出问题是缺乏核心国家,在文明内部建立秩序更为困难。缺少核心国家,是伊斯兰内部和外部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没有凝聚力的意识是伊斯兰虚弱的根源,也是它对其他文明构成威胁的根源: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 印尼是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但远离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埃及人口众多,但是一个穷国,经济上依赖于美国;伊朗有资格成为核心国家,但穆斯林有 90% 是逊尼派,而伊朗却是什叶派;沙特是伊斯兰教最初的家园,但人口较少,过于依赖西方;土耳其甚至不能成为伊斯兰会议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因为其宪法规定信奉世俗主义。

在穆斯林中,政治忠诚的结构与西方正好相反:在西方,民族国家是政治忠诚的顶点;在伊斯兰世界,历史上国家认同并不存在。其忠诚曲线,一端是对家庭和部落的忠诚,另一端是对文化和宗教的忠诚。部落一直是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中心。许多国家不过是“有旗帜的部落”。

一些西方人包括克林顿总统认为,西方只是与伊斯兰极端主义暴力分子之间存在问题,而非伊斯兰世界。但 1400 年的历史却提出了相反的证明:

• 1095 年基督教世界发起了十字军东征;

• 15-16 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兵临维也纳;

• 伊斯兰是唯一使西方的存在受到威胁的文明,而且至少发生过两次。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一神教,不易接受其他的神,都用二元的、非我即彼的眼光看世界。它们又都是普世主义的,都声称自己是全人类都应追随的唯一真正信仰。只要伊斯兰仍是伊斯兰,西方仍是西方,这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根本冲突将在未来继续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穆斯林眼中,西方是世俗主义的、不道德的。伊斯兰和西方在 1979 年伊朗革命之后展开文明间的准战争不足为怪。宗教领袖霍梅尼曾说: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被美国暗杀的苏莱曼尼将军

•伊朗实际上是在与美国打仗。

09 中国登场

据说 70 年代李光耀第一次访问北京时,他坚持讲英语而非汉语。20 年后,他不可能再那样做了。

未来几十年亚洲的增长将使西方支配的国际秩序不稳定。如果中国持续发展,将使各文明的均势发生改变。马赫布巴尼指出:

• 英国和美国分别用了 58 年和 47 年才使人均产值翻番,日本做到这一点用了 33 年,韩国 11 年,中国 10 年。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规模和自我形象,都驱使它在东亚谋求霸权地位。两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杰出大国,现在越来越明确地表示要恢复历史地位。中国的重新崛起并不难预料:

• 尼克松(1994):今天中国的实力使美国关于人权的说教显得轻率;十年内,会显得不着边际;20 年内,会显得可笑。

• 李光耀(1994):假装中国不过是另一个大的参与者是不可能的,它是人类历史最大的参与者。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财富就像权力一样被看作是优点的证明和道德文化优越性的显示。亚洲经济起飞后,自信心日益增长,不再把西方和美国的一切视为必然是最好的,而是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优于西方。马哈蒂尔说:

•日本和韩国人的工作伦理包括纪律、忠诚和勤勉,这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种伦理产生于集体和国家比个人更重要的哲学。

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更凸显了东西方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方面的惊人反差。

以华人为基础的亚洲经济正迅速成为一个新的工业、商业和金融中心,包括台湾的技术和制造能力、香港的营销和服务人才、新加坡优良的通讯网络、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资本、中国大陆的土地和劳动力供应。“大中华”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 90 年代初占菲律宾 1% 人口的华人占了企业销售额的 35% 。

• 华人占印尼不到 3%,但拥有国内私人资本的 70%,控制了印尼 25 家最大企业中的 17 家。

• 华人占泰国人口 10% ,但拥有十大商业集团的九家,创造了该国 GDP 的一半。

• 华人占马来西亚 1/3,却几乎完全主宰了该国经济。

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

• 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最近经历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或者说是结构性的变化。世界各地的新兴国家和地区,当然主要是亚太地区,现在正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我想再次提醒,在过去十年里,亚洲国家每年GDP的增速接近5%,而全球的GDP增速约为3%,美国——2%,欧盟——1.2%。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样的增长趋势仍在继续。亚洲各经济体占全球GDP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37.1%增长到2027年的45%,尽管如此,西方国家仍在寻求维护旧的世界秩序,使其自身受益,强迫所有国家按照他们自己所炮制的、臭名昭著的“规则”来生活。

不论亚洲和美国社会存在怎样的经济联系,根本的文化差异将使两者无法同居一室。冲突的根源是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根本差异:

• 盛行于亚洲的儒家文化强调权威、等级制度、一致的重要性、避免正面冲突、保全面子等。亚洲人倾向于以百年和千年为单位来计算社会的演进,把长远利益放在首位。

• 美国人倾向于不信任政府、反对权威,倾向于忘记过去、忽视未来,集中精力于眼前的利益。

分析家们将中国的崛起和威廉一世的德国作为支配国家在欧洲的崛起相比较。中国的崛起,在 21 世纪的后半期将使任何一个可比的现象相形见绌。李光耀说:

中国参与世界地位重组的规模,使得世界必须在 30~40 年内找到一种新的平衡。正如哈佛肯尼迪学院第一任院长、“修昔底德陷阱”一词的提出者艾利森所叩问的那样: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从历史和现实来看,答案都不会乐观。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10

文明冲突的根源

文明冲突的根源在于:

• 对人民、领土、财富、资源和权力的控制。

• 憎恨是人性的一部分。为了确定自我和找到动力,人们需要敌人。

文明间均势的变化可能导致核心国家之间的战争。从英国强权向美国强权的和平转移,大概归功于两个社会紧密的文化亲缘关系(从清教徒到福音派:美国政治的宗教基因)。

伊斯兰的推动力是造成许多相对较小的断层线战争的原因,中国的崛起则是核心国家大规模文明间战争的潜在根源。引发文明间全球战争的一个危险因素就是各文明之间均势的变化。中国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竞争者”将在 21 世纪初给世界的稳定造成巨大的压力。

国际商业不足于阻止战争:1913 年国际贸易达到了创纪录水平,但 1914 年就爆发了相互屠杀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贸易的增长可以是很大的分裂力量。经济相互依赖只有在各国预期高水平的贸易会持续下去时才会促进和平;如果各国预期高水平的相互依赖不会持续,战争就可能出现。

在2022年的俄乌战争中,美国发动的极限经济和金融制裁,同样未能阻止或制止战争的爆发。

一场涉及西方和其他文明核心国家的大战并非不可避免,但有可能发生。文明史中压倒一切的教训是:

• 很多事情都是可能的,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不可避免的。

最大的危险乃是美国在未经认真考虑它的做法是否符合自己的国家利益并在未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便卷入一场与中国的战争。

核心国家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是维持和平的首要条件。遗憾的是,美国毫无疑问会认为这一点是难以接受的。

11

人类的“六尺巷”

认为非西方国家应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体制和文化,是不道德的。西方的普世主义对世界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核心国家之间的重大文明间战争。

西方领导人的责任不是按照西方的形象重塑其他文明(是西方正在衰弱的力量所不能及的),而是保存、维护和复兴西方文明的独一无二特性。这个责任不可推卸地落在了美国肩上。

50 年代莱斯特·皮尔逊警告人类:

•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的文明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理想、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在正在来临的年代,文明的冲突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可靠保障。

在21世纪的当下,现实印证了亨廷顿先生的忧虑:西方文明的傲慢和普世主义,是文明冲突的导火线。

9.11恐怖袭击,是文明冲突的悲剧。问题是,人类从中究竟学到了什么?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911纪念碑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历史上的今天:9.11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刘胜军微财经创始人

著有《下一个十年》

山东.菏泽.定陶人

标签: 历史上的今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