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爱国精神的践履与升华

滴答历史 78 0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要旨。而在五四运动中,青年是骨干力量,他们以自己的思想、行动集中诠释了五四运动中的这个“精神重心”。

青年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五四运动前,青年学生群体表现出了比以往更普遍、更强烈的危机意识。这既是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加深、20世纪初国际格局变动的结果,也是国人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下民族复兴紧迫感的彰显。获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再次遭遇惨痛失败后,满心期待“公理战胜强权”、渴望实现“民族自决”的国人,一下子跌落地面。爱国热情和残酷现实间的巨大落差强化了国人的羞耻感和愤怒心。在这个转折时刻,正是青年学生群体率先行动起来,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先锋队。开展游行示威等一系列爱国行动,犹如在沉沉暗夜中划破长空的闪电,谱就一首春雷般激昂向上的爱国序曲,掀起了汹涌澎湃的爱国热潮。

青年实现了空前广泛的爱国动员。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紧密团结起来,实现了大规模、跨地域、递进式的群体动员,这是五四运动能够在全国范围形成燎原之势的关键。正是受到青年学生爱国精神的感召,各地民众特别是工人阶级开始行动起来。爱国主义是将青年学生与劳工大众联结起来的精神纽带。这个过程中,青年学生不仅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了解了社会现实,还有部分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唤起了劳动群众的阶级意识、国家观念。这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青年推动了爱国运动的持久彻底。爱国运动的深入开展,无疑不可能只靠单纯的热情和勇气。五四运动在运动的策略安排上,充分体现了当时的青年学生面对强权的智慧与冷静。例如,北京的学生们在大型集会外,积极组织机动灵活的“救国十人团”,化整为零地深入到学生、民众间去开展鼓动、联络。组织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既体现了团结御侮的精神,也是斗争策略性的表现。五四运动中,广大青年学生中迸发出强烈的建组织的热情,再加上运动扩大对行动一致性、协调性的需要,北京学联、上海学联等学生组织先后建立并最终促成全国学联的诞生。这些组织成为实现对广大爱国学生持续、深入动员的组织基础。

青年促使五四运动及精神内涵获得升腾与深化。五四运动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文明、美好的世界而奔走呼号。这是爱国精神实现升腾的重要表现。与此同时,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经历五四运动的起落跌宕,越来越多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西方文明现代性的替代性方案,是能实现国家、社会再造的根本方案。广大进步青年们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正是爱国精神理性、开放一面最集中的体现。

(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赵诺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标签: 五四运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