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祖荣: 《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隐叙了有关历史

滴答历史 76 0

  《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隐叙了有关历史

  【林黛玉薛宝钗暗寓明朝和满清】

  钱祖荣

  (本文登载于《如皋红学2018•7》,内容略有改动。中国科学院网站于2018-3-26——3-28,三天推介5次)

  毛泽东 一直把《红楼梦》当历史读,早在延安时期就说过:“《红楼梦》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1961年12月20日,毛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又说:“《红楼梦》是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对《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1964年8月18日在北戴河与几个哲学工作者谈话中,毛 又说,“《红楼梦》,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始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

  在《红楼梦》中,凡是作者暗藏玄机的地方,其内容都会让人看上去漫不经心,此乃作者写作的规律之一。第39回刘姥姥所编“雪下抽柴”的故事,看似信口开河,其实是故意掩盖了当时不便明说的历史事件。

  1、暗寓大清朝取代了大明朝。

  作者在第39回写宝玉道:“老太太又喜欢下雨下雪的。不如咱们等下头场雪,请老太太赏雪岂不好?咱们雪下吟诗,也更有趣了”。林黛玉忙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说着,宝钗等都笑了。宝玉瞅了她一眼,也不答话。

  本来,人们在下大雪的环境里抽一捆柴火,点着取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作者在第39回后半部的文字中,连续用了9个“柴”字,还写了“宝玉瞅了她一眼,也不答话”,是寓意宝玉不开心。为此,必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红楼梦》第五回在金陵十二钗画册中,关于林黛玉的图上画着两株枯木,而枯木无大用则成为柴火被烧成灰。因此,作者写“雪下抽柴”一段内容,预示着与林黛玉的命运有关。

  在画册所刻画人物的对应判词中,有“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一句。其中用“柴”代表林黛玉的“林”姓, 用“雪”代表薛宝钗的“薛”姓。“雪下抽柴”与“釜底抽薪”意义相近,人们在大雪天本来要抱柴引火取暖,在此处柴却被抽走,则暗示林黛玉的死和薛宝钗有关。

  笔者反复阅读《红楼梦》之后,觉得作者写男主角贾宝玉深恋女主角林黛玉,最后以悲剧形式告终的意图,是隐喻明朝遗民眷恋故国大明朝的深切情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明确自己后代子孙的支派和各支派的辈份,以每一个儿子为一支派,每一支派定了20个字作为名字中第二个字的用字。再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的规律,作为名字中第3个字的用字。而明朝末期两任皇帝分别是朱由校和朱由检,他们名字中的第3个字都含有“木”字偏旁,两个“木”字就组成一个“林”字,而“玉带林中挂”的谶语,则寓意林黛玉与大明朝一起被历史淹没。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在满语中“清”即“金”的谐音,汉语“清”即满语“金”,“金”改为“清”,是改汉不改满。明朝之“明”属火,在五行中火克金、水克火。后来皇太极将“金”改为“清”,将女真族改为“满族”, 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是政治需要。“满清”二字均含三点水,水可克火(明)。因而,对于谶语“金簪雪里埋”,则应该解读为,北方“雪”遇到南方“火”化成“水”, 寓意薛宝钗与大清国“融”为一体。而贾宝玉不得已与薛宝钗成为一家人,即成为大清臣民,是出于当时大势所趋的无奈。由此说明,作者用林黛玉的死寓意大明朝的灭亡,是由薛宝钗“夺”得“宝玉”即建立大清朝而形成的结果。在《红楼梦》第5回的判词中,作者把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隐语写在一起,即“黛钗合体”,是暗示黛玉、宝钗有着殊途同归的命运,亦表明“大明”已被“满清”“融合”成为 “大清”国了。

  至于“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一句,联系《红楼梦》第97回写17岁的林黛玉成为“北邙乡女”的描写,则表明作者用贾宝玉怀念恋人林黛玉(即茗玉)的文学方式,隐喻自己痛惜朱明王朝于崇祯17年而亡的心情。从而,进一步说明作者把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地点,命名为“悼红轩”的用意。因为,“朱”含有“红”的意思,在《红楼梦》一书中悼“红”就是悼“朱”。

  2、暗寓林黛玉的“喜事”和“丧事”同时发生。

  第39回刘姥姥所讲的故事,是说一个“不是我们村庄上的”“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的女孩雪下抽柴,并说这“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名叫茗玉的小姐后来生病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宝玉忙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在这里,作者强调茗玉“一病死了”又“虽死不死的”。而“茗玉”的含义就是黛绿色的玉,也即“黛玉”。 这个茗玉姑娘的打扮很怪。上红下白。预示着林黛玉“喜事”和“丧事”同时发生。

  作者写雪下抽柴的女孩“穿着白绫裙子”,是有深刻寓意的。白绫就是白色的绫罗,为中国传统丝织物的一类。最早的绫表面呈现叠山形斜路,“望之如冰凌之理”而故名。绫有花素之分。《正字通:系部》载:“织素为文者曰绮,光如镜面有花卉状者曰绫。”绫采用斜纹组织或变化斜纹组织。

  而“白绫”,则是古代君王赐与罪臣自裁时的常用之物。所谓三尺白绫,三尺指长度,其实不一定是正好三尺,只要够上吊用就都可以叫“白绫三尺”。此处作者写女孩“穿着白绫裙子”,则有“死”的寓意。

  上述文字说明,“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的“茗玉”即“黛玉”并未真死。具体表现为:一是在某地,人们为林黛玉办着喜事。二是在另一个地方,人们为林黛玉办着“丧事”。红学界一般认为董小宛是文学人物林黛玉的原型,由此说明董小宛在年轻的时候,确实进入清宫。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刘成禺(1876-1953年)在《世载堂诗待删稿》中,把董小宛进入清宫一事,示意在《和胡小石听鼓词原韵》诗内:“……董娘弹说为何人?白点青峰水阁星,曲高蜀道雨淋铃,座中望断江南岸,真走山城掩袂厅”。上、下句中藏头“董白”两字,而且称董娘,只有皇帝后宫中的嫔妃方可称娘娘。后面句中有“蜀道”、“江南”等词,联系蜀帝杜宇幽通国相鳖灵之妻的典故,得其中之意是,董白即董小宛虽然身在山城掩厅(寓清宫)内攘袂起舞,但是思念家乡则望眼欲穿。

  中国现代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1890—1969),在《柳如是别传》中说:“……然则小宛虽非董鄂妃,但亦是被北兵劫去。”虽然陈寅恪先生不认为进入清宫的董小宛就是董鄂妃,但认为“亦是被北兵劫去”是历史事实。

  近百年来,参与讨论董小宛入清宫的学者,主要有孟森、陈垣、邓之诚、陈寅恪、高阳等,其中只有孟森持否定态度。今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邓小軍,在当代《红楼梦》研究大家、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及李亦園、李希凡、冯其庸等20人担任学术顾问)杂志创办人、多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华夏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日韩东亚比较文化国际会议(常设)执行理事刘梦溪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2015)秋季號总期第42期》中,刊载了《董小宛入清宫考》一文,并置于该书刊载的诸文之首。该文引经据典,贴近史实,约8万字,文中使用了自顺治十三年至十七年,世传董小宛(1624—1660)入清宫时,入值内廷之文武职官和入住皇城内西苑之传法僧人,董小宛本夫冒辟疆及其至交好友之口述和撰述,解决了世人对董小宛进入清宫的疑虑。

  相关原始文献证据材料,有出自顺治十三年朝鲜王朝丙申八月陈奏正使麟坪大君李渲《燕途纪行》、冬至正使尹绛诸人的《燕中闻见》等。其中记载清主亲兵哨官朝鲜人金汝辉目睹“宫中贵妃一人,曾是军官之妻(一度被满族军官占有)也,年将三十”,绝非所谓“年十八”的鄂硕女,而是实际三十三岁的董小宛(见《中国文化(2015)秋季號总期第42期》第1、第25页),证明清廷所称董皇贵妃为鄂硕女“年十八”乃是谎言。以上论断,无疑得到《中国文化》杂志社所聘学术顾问的认同。

  在清宫中,皇家曾为其操办盛大喜宴。而在如皋董小宛的丈夫冒辟疆家中,则邀众多大明遗民及一些遗民子弟,为其大办“丧事”,并留下好多诗词,以资证明董小宛已死。资料表明,其丧事超过为冒家祖先和为冒辟疆正妻苏元芳操办时的规模。在冒辟疆辑著的《同人集》中载,“以诗词相吊者无数”,但并不能证明董小宛确已去世,因为当时人们不能明言小宛已入清宫。相反的,当时名流留下的诗词,都暗示董小宛与冒辟疆是生离而非死别。正如《冒辟疆全集》第642页载赵而忭(字友沂,长沙人,左都御史赵开心之子,入清后以荫授中书舍人、明史馆纂修官,有《虎鼠斋集》存世)言:“懐人恻恻犹生别”,真是一语中的。

  4、“末世”发生于如皋的一段历史是《红楼梦》中“家亡血史”的地域背景。

  作者在《红楼梦》第23回写宝玉观看《会真记》后,又写了一段“落红成阵”的文字,接着写宝玉、黛玉收集落花堆埋成冢的情节。联系董小宛和冒辟疆逃难至浙江海盐,在南北湖方家湾葬花且由后人刻石立碑的时代背景,很容易看出在1645年秋 落花时节,正是处在进军中原的清兵血腥屠杀南明百姓的劫难时期。冒辟疆带着全家逃离如皋时,众多反清义士还在血泊中挣扎。

  南明弘光元年 ( 顺治二年,1645) 四月,中国天下大乱,满州贵族首领多铎统清兵进军中原。明朝新昌王起兵于通泰,通州、如皋一带爱国志士先后起兵抗清。

  四月十八日,如皋城中民众风闻高傑之兵欲东下,空城远遁。

  四月二十一日,如皋人陈君悦、刘广生等率天罡党众数百人,于如皋城县署前建立中营,举兵抗清。

  五月,陈君悦等挟制原明朝县令李丹衷率众反清,号令不通。故明总兵许大成自扬州来,被义军奉为主帅,号令城中富户献钱粮以助饷。旧时县令李丹衷挂冠逸去,仅留典史王家瓒,中营推拥他主持县事。

  闰五月,通州人明万里等人号召市民暴动,袭杀清廷派来的知州李乔。与此同时,缪景先、缪鼎台等人起兵于李堡场(栟茶场的副场),徐健吾起兵于栟茶场,万振寰起兵于岔河,张尔明起兵于石庄,郭明寰起兵于泰兴,王耀以无生教号召盐民数万人起兵于掘港场、马塘场。各处义兵,大者万余人,小者数千人, 一时戈矛遍野,声势颇壮。

  六月初二日,陕西解元马御辇奉清朝之命来如皋任县令,陈君悦等乘夜袭杀之,并杀死旧典史王家瓒,闭城自守。率领近10万民众武装,准备与清兵抗衡(顾启110页)

  七月,清军大兵东进,直指通州、如皋。通州明万里为免清军屠州城,独揽干系,自赴清营请诛,当即被肢解。

  七月初四日,清凤阳总督赵福星先移衙淮安再迁至泰州,迅速派扬州总镇张士忠、守备孟三涧率军千余护送委署知县、宿迁朱邦政赴如皋任,建立政权。 义军弃城撤退。朱邦政遂主县事,下令诏抚,远近民众始还故处。

  另一说是,赵福星派百夫长朱邦政与扬州总兵张士忠、守备孟三涧统兵取如皋,且约:“先入皋者即为令”。结果朱邦政率先登城,陈君悦等弃城出走,朱邦政即主持县事。

  张士忠一行经海安镇,遭到民众武装缪景先部阻击。朱邦政智败景先,击杀之。其弟鼎台闻景先死,复纠沿海竈丁数千人,立寨于县北十三里港,继续抗清。后被乡兵内奸诱之饮醉,缚献县尹,磔于市。

  七月十五日,陈君悦等率中营义军围城一日,未能攻入城内而撤退。

  八月十五日夜,海上义军自城东、城南,北乡缪氏兄弟的余部竈兵自城北,泰兴滩民义军自城西,约10余(顾启111页)万军民四面环攻如皋城。县尹统兵出城,南北连战,义军大败。

  九月十三日,栟茶义军首领徐健吾、掘港道士王耀等统数万义军,头裹白巾 ( 寓意为亡明戴孝 ),于夜半时分集结于如皋城下,绕城昼夜攻击,城中岌岌可危。适逢清军大股援兵驰至,内外夹击,义军奔溃。

  九月十八日,清兵总镇孔希贵、苏见乐率所部前来镇压,屠杀义军无数,义军乃撤退。

  十月十五日,义军重整旗鼓再围如城,清兵统领报请上司,泰兴总镇李星奉命率所部驰援如皋围剿义军,经过激战,义军被俘杀数万人。

  十月三十日(是月之晦),孔希贵、苏见乐二总镇擣义军巢穴,义军溃败。首领徐健吾被擒至县,械送京师。陈君悦等俱伏诛。

  十一月二十一日,清军总镇孔希贵率两千多官兵,在栟茶场扎营。该场民众剃头,表示服从大清。但在第二天,田仰标下的刘文清、刘一雄率部在刘家庄反抗清军,然而很快失败,死伤上千人,刘文清被杀,刘一雄则逃到栟茶街上, 很快也被追杀。此后,于家庄的于锡凡自称明朝总兵,领众数千反抗。最后,清军攻破于家庄,于锡凡被箭射伤而抓获,以灭族论处,其家人亲眷被害。

  至此,历时半年之久的“如皋四五反清大战”暂时告一段落。对于此次大战,南明礼部侍郎李之椿感慨系之,赋《战城南》诗一首。诗曰:“战城南 败城北,贼在城南降卒多。截城之北皆勍(qíng,释义;强:~敌)贼,血刃成林白日红。腥塵结阵黄云黑,辱骂声同刹矢飞。城头气咽无人色,主帅深居不出城。但发游兵探消息,狡健挥戈先獸奔。惟余懦弱鼓声逼,吁喘未终魂已溃。势迫群羊为虎食,道路空憐热骨堆。将军仍挟娇颜匿,何不登城听哭声。谁守孤城甘辱国,城南若使将先驱,城北将士犹死力。”

  在南明时期,如皋的反清复明斗争时起时伏,延续20年。

  顺治四年正月,赵五、刘七等又举兵称都督,推举李之椿为盟主,拥众数千,计划进攻通州、泰州等地。清凤阳巡抚陈之龙奏请朝廷派兵来如皋,袭击了义军营寨,义军牺牲1600余人,起义宣告失败。此次起义引发出著名的“通海九案”之一的“湖城大案”(蒋良骐《东华录》)(王利民、丁富生、顾启)

  顺治五年三月初十日,有如皋县界内草观音堂,忽竖大黄旗两面,上书“大明中兴”四字,聚众近千,议立如皋废弁王化龙为都督,约定闰四月二十二日,谋取狼山营战船,径往舟山,勾连大举。后被人告密而失败。

  直到顺治十四年,坚持抗清复明8年的总组织者、联络者之一的李之椿,党结崇祯太子朱慈烺,四方联络起义军,暗中支援郑成功水师。但是,由于李之椿的家奴谢庭蘭告密,李之椿、李元旦父子等被清廷抓捕。顺治十六年清明节,李元旦等48名抗清复明骨干分子在南京被杀。李之椿拒不交代崇祯太子朱慈烺的下落,绝食7日而亡。李元旦的儿子李仙宗,被人救走躲避在如皋东场(栟茶场)。

  此后4年内,以如皋为中心的反清复明斗争,仍坚持在暗中进行。与冒辟疆同时代的清初如皋诗人石璜在《赠友人序》中载:“往年海上余孽,震动吴越,盐徒灶丁,出没荻苇洲荡之间者,不下数十万。”由于石璜的这位特殊友人的工作,如皋地区的反清复明斗争逐渐平息。

  这位特殊人物是谁,很值得研究探导。

  “如皋四五反清大战”失利后,冒辟疆携全家避难至靠近大海的浙江海盐,以便及时与在海上活动的郑成功取得联系。而就在此地域历史的背景下,冒辟疆和董小宛在浙江海盐南北湖方家湾葬花,这种时局下的葬花,并非闲情逸致驱使,而是深怀忧国忧民之心,为追悼死难同胞所采用的一种方式。至于《红楼梦》中所描写的葬花情节,并非作者主观臆造,而是源于现实生活。

  (资料源于《清政府档案 清初农民战争及抗清斗争》和《康熙 如皋县志》)

  【九·一八,人们应该牢记不忘的日子】

标签: 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