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在什么情况下成立?

滴答历史 22 0

  为周朝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是周文王。文王名昌,为季历之子,其继位时已届中年。他继位时,周的范围并不大,《孟子·公孙丑》上篇有“文王以百里”的说法,大概文王时只有方圆百里的土地。文王采取有力措施使周的势力有了更大发展,首先是注重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

  《诗经·天作》篇说“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尚书·无逸》篇说“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孔子曾言文王“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①,是一位奔波劳累者的形象。文王时期,周原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其次,文王任用贤臣如虢叔、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括、鬻子、辛甲大夫等。

  这些贤臣有不少是与周关系密切的方国部落的首领。再次,文王以照顾鳏、寡、孤、独的措施团结族众,“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②。通过这些措施,文王使周在远近的方国部落中拥有了很高威望。相传虞、芮两国争讼,入周请评判,见周民俗淳朴谦让,遂自觉惭愧,彼此相谅而归。

  许多方国部落闻此事而服于周。

相邻空气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疏密相间的一种状态且这种状态不断向外传递

  为周朝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是周文王。文王名昌,为季历之子,其继位时已届中年。他继位时,周的范围并不大,《孟子·公孙丑》上篇有“文王以百里”的说法,大概文王时只有方圆百里的土地。文王采取有力措施使周的势力有了更大发展,首先是注重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

  《诗经·天作》篇说“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尚书·无逸》篇说“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孔子曾言文王“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①,是一位奔波劳累者的形象。文王时期,周原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其次,文王任用贤臣如虢叔、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括、鬻子、辛甲大夫等。

  这些贤臣有不少是与周关系密切的方国部落的首领。再次,文王以照顾鳏、寡、孤、独的措施团结族众,“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②。通过这些措施,文王使周在远近的方国部落中拥有了很高威望。相传虞、芮两国争讼,入周请评判,见周民俗淳朴谦让,遂自觉惭愧,彼此相谅而归。

  许多方国部落闻此事而服于周。

周在文王后期已经积极准备灭商。文王先讨伐周以北的犬戎和周以西的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南),以求稳定后方,然后向东扩展势力。《逸周书·大匡》篇有“文王宅程”之说,此“程”即《孟子·离娄》下篇所说的“毕郢”,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处于毕原之上。

  文王迁居于程,适应了东进灭商的战略需要。文王的向东发展,主要有伐黎,伐?、伐崇等事。黎在今晋东南的长治、黎城一带。文王伐黎使商朝的有识之士震动很大,商臣祖伊认为此事是“天既讫我殷命”和“殷之即丧”①的象征。?地在商朝西南的田猎区,文王伐此地即叩开了商的门户。

  崇在豫西嵩山附近,有高大而坚固的城墙,经过月余的攻打才攻下,终使崇成为周的与国。《诗经·文王有声》说“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在伐崇胜利后将都邑从渭水北岸的程迁到渭水以南的丰(今陕西户县东)。此后不久文王卒于程,其子发继位,是为武王。

武王继位时,商朝内部矛盾尖锐,可是武王仍然黾勉从事,以待时机的完全成熟。武王在丰水以东营建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积极准备灭商。武王还尽力网罗人材。他说:“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②“乱臣”指有贤才的治国之臣。

  武王的乱臣主要有召公、毕公、毛叔郑,以及文王旧臣师尚父、散宜生、泰颠、闳夭等。师尚父又称吕尚、姜牙、太公望等,是姜姓的吕国首领而入于周者,因善于统兵打仗,故被称为“师”,后来成为协助武王灭商的主要武将。

接照《史记·周本纪》的说法,武王九年曾经率兵东进至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诸侯不期而会者多至800。

  武王审时度势,认为时机仍未完全成熟,所以命令退兵。直到纣王杀比干、囚箕子,陷于彻底孤立的时候,武王才认为灭商时机已到。武王十一年元月周师出发东征,除了主力军戎车300乘、虎贲3000千人、甲士4500人以外,还有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方国和部族的人员。

  二月间周军从孟津渡过黄河,东北行,经过怀(今河南沁阳)、共头(今河南辉县境)等地奔赴朝歌(今河南淇县)。这个月的甲子日的早晨,武王在朝歌郊外的牧野和纣军决战。战前,武王誓师。在誓辞中,武王历数纣的罪状,勉励友邦冢君和周师官兵“尚桓桓,如虎如貌、如熊如罴于商郊”①奋勇杀敌。

  这时候虽然“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②,但却皆无战心。在激烈战斗后纣王败,逃奔鹿台自焚而死。武王以黄钺斩纣头,悬于大白之旗示众。《利簋》铭文说“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可见牧野之战只用一天时间即告胜利。次日,在商王宫殿里举行隆重仪式,由尹逸宣读祝文:“殷末孙受德迷先成汤之明,侮灭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昊天上帝。

  ”武王再拜稽首,表示“膺受大命,革殷受天明命”③。

武王灭商以后,立纣王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命令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和百姓,表彰殷贤人商容和被纣杀死的诤臣比干,将商朝屯积在鹿台和巨桥的粮食财物散发给民众,武王还命人迁九鼎宝玉归周,以象征主宰天下的权力的递嬗,并派军队征伐商王畿及其附近地区的戏方、靡、陈、卫、磨、宣方、蜀、厉等方国部落,作为灭商战争的余绪。

  据《利簋》铭文记载,武王在殷都停留了7天,于甲子日之后的辛未日到达今河南郑州一带的柬师。此后,武王西行至伊洛地区,考察地理形势。在这年的四月间,武王率军凯旋返归镐京。西周诸王世系是:

需要注意的是在武、成之间有周公当政,厉、宣之间有共和行政,这是两个重要而又特殊的历史时期。

原文地址:

标签: 周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