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读”
对于古代典籍而言,所谓解读,不妨理解为一种解释和发挥,让读者更了解这些典籍的方方面面。发挥,即是对典籍所述之事或所述之人的分析和破解。华龄出版社2006年6月陆续出版的的“读史观天下•二十五史解读”丛书,如《史记解读》、《汉书解读》、《后汉书解读》、《三国志解读》等等,一路下来直至《清史解读》,就是这一类的书籍。可以这样说,出版者的初衷、读者的希冀,都是想通过“二十五史”来认识我们古代的历史。
这是一个宏大的构想,自然要组成编委、丛书主编、各册主编,以及具体撰稿人。既然是解读,便不是单纯的注释,译文,或者依据零星史料进行一般性述说。我总以为,这套丛书的编撰与读者的期许之间,肯定会存有落差。“编”与“读”实难两全。
以“二十五史”的某史解读,来确定某册的书名,这是肯定的。否则就偏离了“二十五史”,成了纯粹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解读,其史料来源可能出自诸多文献,反而与解读的对象脱节了。
所以,“解读”一定是包括“二十五史”本身,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一些史学知识,如读者加以连贯,或可顺势了解史学史的某些脉络。这是一。其二,一定是从“二十五史”里选择具有内在联系的值得解读的事件和人物,使读者在阅读中了解我们的原典是怎么记载我们的历史的。
应该说这套丛书已经在这上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每册前均有对某部史著的简介,随后展开对从这些史著里选出的题目的解读。
本书关于某部史著的“简介”部分太过简单。至于解读的题目,采用问答形式,并不完全合乎读者的口味,这恰恰是前面提到的那种“落差”之所在。
以《史记解读》(上下册)为例,《史记》的“简介”仅占1页,与全书600页极不相称。其所选定的问题共892题,似多多包罗,但读后只是对某个问题大体知道是怎么回事,很难形成对《史记》自黄帝到汉武帝这么长的历史阶段的总体认识,哪怕再把这段通史分成若干段落来了解也好嘛。再者,题目的回答过于白话,且极少引用原典文字,议论、分析亦嫌空泛。如此,等于忽略了原典和读者的亲和力。
以秦代为例,《史记》有《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陈涉世家》、《李斯列传》等等篇章,从多视角记载了秦的兴亡。按现代人的读史习惯,希望有一条纵向的线索:秦朝的前身是秦国,其曾有功于周室东迁,其开始强大始于秦孝公起用商鞅实行变法,至秦王嬴政用二十年时间终灭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王朝。接下来,应该是全面实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抗击匈奴、拓展疆域,以及伴随着的暴政,诸如严刑峻法、建宫殿、修陵墓、筑长城、焚书坑儒、秦二世上台等等,乃至陈涉吴广揭竿而起,遂引出众多英雄豪杰登上历史舞台,等等。若依此为篇章结构,再行设题(也不必拘泥于问答形式),广引原典,夹叙夹议,层层串讲,则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将不再是一个个被分割了的“提问”和“回答”。
这不过是读书后的一派“门外之言”,不足为道。
标签: 秦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