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滴答历史 128 0

白起一生歼灭六国军队约有165万。

李牧抗击匈奴,数败秦军,可谓是百战不殆。

廉颇率赵军攻齐拔燕,所向披靡,堪称柱国大将。

王翦战功赫赫,秦始皇统一六国,数他的战功最大。

此四将皆多次指挥大规模战役,在战术各有所长,且都能达到所向无敌的效果,因此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然而这四大名将,除了王翦以外,无一善终。

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白起、廉颇、李牧到底是因何而死呢?王翦又是凭什么成了唯一善终者呢?我们不妨来回看三将的死因,从中来探寻王翦为何独得善终的答案。

过份偏执过份自我的白起白起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可是他也是一个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狂。

他有着战无不胜的军事能力,的确是值得骄傲的基本。可是将军的荣誉跟意愿都是建立在皇权之下,功高盖主已然犯了大忌,何况如白起这般对君王冷嘲热讽。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白起因为半路得病,不能走动,以致没能参加秦韩之间的邯郸之战。结果前线主将王陵一再失利,秦王数次增兵无效。

正在这时,白起病愈,秦王便准备用他换下王陵,负责邯郸的战事。可白起狠狠的打了秦王的脸,以邯郸不易攻为由,断然拒绝了秦王。

此刻正是前线战事吃紧时,又是国君亲自点将,按理说换成谁都该欣然领命而去。即便无力扭转战局,也当尽死力与前线秦军共同存亡进退。方不负为臣之忠,为将之责。

偏偏白起是个犟驴,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意见。秦王无奈,只得改派王龁替王陵。白起虽然守住了自己的立场,殊不知他偏执的个性已经引来秦王的不满。将军可以有性格,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前提是在不违王命的情况下。若君王的面子你都不给,君王又怎么会给你活路。

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事情还没有结束,秦军再次攻韩失败后,白起竟以此来嘲讽秦王:“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

秦王知道后勃然大怒,一再下旨命白起出兵。可白起还是白起,尽管秦王一再催促,他依旧拖病不出。三个月后,前线一个个败报传来,秦王更加迁怒白起,强令其出兵。

白起这次虽然被迫动身了,但之前一再抗旨已经激起了秦王的杀心。行军到半路上,秦王就下旨赐其自尽。一代杀神,就此陨落。

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白起为什么会落得这么个下场,他偏执的性格占着很多的原因。太以自我为中心,以致无视君王的感受。这样的人臣,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又有几个君王能容得下他?

二 改朝换代成了弃車的廉颇赵惠文王、赵惠成王在位期间,廉颇都深得重用。因此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得了出将入相的荣勋。

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等到赵悼襄王继位时,廉颇已经是三朝老臣了。可是赵悼襄王对这个老将并没有多大好感,新王刚立也需要任用自己的人来维持王权。

于是赵悼襄王刚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乍受冷落,心中不嗔,竟然派兵攻打乐乘。

乐乘虽然被打跑了,可是赵国再也待不下去了,廉颇便去了大梁投奔魏国。

流亡他国后,这个名将再没得到重用。

从自己国家叛逃而出的将军,别人怎能放心?虽然赵、魏两国都仰慕其名,但都不肯真正重用他。这时廉颇想要重回赵国,又不能如愿,最终陷入了尴尬的处境之中,在寿春郁郁而终。

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赵国没有一再更换国君,廉颇也就不会不受重用,更不会最后落得个悲剧收场。

三 君王昏聩导致被冤杀的李牧李牧算是死的最冤枉的名将,他的死跟同为战国四名将的王翦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只是他不是死在跟王翦在战场上的对决上,而且死在王翦攻心的离间计中。

公元229年,嬴政以王翦为帅,直下井陉,攻击李牧。只是这一次王翦没有选择正面交锋,而是采取了阴谋来拔除李牧。

王翦禀告秦王,实行反间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当时的赵王本就是昏庸无谋之辈,知悉此事后不经查实,立刻派人去替换李牧,并设下圈套将这个“叛将”斩杀。

可惜一代名将,最后冤死在自己人手里。若赵王贤明,李牧怎会轻易受害。

四 王翦为何善终?低调且有大智慧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那三人之所以没得善终,根本原因要么是自身具有致命性格死穴,如白起的功高盖主和偏执自我。或是君王昏庸,如廉颇不受重用,李牧被离间惨死。

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王翦能善终,是因为他们三人要面对的劣势环境王翦没有,并且王翦具备他们没有的优点。

王翦的君王是谁?是那个虎视雄吞,一扫六合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英明神武,知人善用,还给了他们足够的信任。因此王翦不用面临像廉颇一样流亡他国的命运,更不用像李牧一样,被一个离间计就让自己人收拾了。在秦始皇手下,王翦可以充分的施展本事,更不用担心受到本国的迫害跟排挤。

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2. 武将最怕的就是功高盖主。白起便是这样,他非但不引以为患,反而始终以自我为中心,多次跟君王对着干。王翦则不同,虽然也有着显赫的战功,可是他聪明太多。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做人风格,并且在嬴政一统六国后,果断的选择了急流勇退。将军本是太平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这也是很多大将没有的觉悟。不得不说王翦的做法是明智的,也为他换来一个善终的下场。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誉驰丹青。同为四大名将,或被赐自杀,或抑郁而终,或是冤枉被害,得善终竟只王翦一人,这样截然不同的下场不免让人唏嘘。

可这样的下场,既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不也是他们自己的性格所致吗?

标签: 王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