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李牧、白起、王翦四位战国名将,如果论官职,排列顺序应该是:
1.廉颇、2.王翦、3.李牧、4.白起
如果论封爵,四位名将的排列顺序是:
1.王翦、2.廉颇、3.白起、4.李牧
咱们从史书的记载中分别来介绍一下他们各自的履历。
一、廉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记载:
廉颇是战国四名将中最年长的,赵惠文王时期
,廉颇因参加了伐齐的战役,因功受封,被拜为上卿。
大家都知道“三公九卿”,廉颇做了上卿,职位就很高了,仅次于“公”。
蔺相如也做过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
这就是说,蔺相如和廉颇在级别上一样,都是上卿,而在上朝班次上还位列于廉颇之尊,所以廉颇是很不高兴的。
除了廉颇和蔺相如,赵奢也曾经与他们平级:
赵奢是因为打赢了阏与之战,击败了秦军,受到晋升,封为“马服君”
,与廉颇、蔺相如同一级别。
长平之战后,邯郸被围,廉颇重新被起用,他率兵保卫邯郸,又击败了燕国的入侵,地位再次上升:
廉颇被封为“信平君”
,还成为了“假相国”,就是副相的职位。
战国四名将中,只有廉颇做到了“相”的级别,所以说,他的职位是最高的。
二、李牧
李牧的升迁比较简单:
李牧的军职做到“大将军”,封为“武安君”,这个称号与秦国的白起是一样的。
三、白起
白起的升迁之路步履扎实而又十分艰难,《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
秦昭王三十三年,白起因积军功
至“左庶长”。
白起是一步步地上升,他还做过“左更”。攻打韩魏的战役中立下大功,升为
“国尉”。
咱们留意一下前文说到的那个赵奢,阏与之战后,赵屠被封为“马服君”,而他有个部下名叫许历,被晋升为“国尉”。白起目前就相当于许历这个级别。
我们发现,秦国对于将士们的升迁还是很吝啬的。歼敌二十四万的白起,仅仅是个“国尉”。
再度立功,白起晋升为“大良造”
,这就他一生中最高的一个封爵了。
咱们来看一下当时秦国因军功封爵从低到高的的二十个级别:
白起的“大良造”就是第十六级。在长平之战时,秦国的二号猛将名叫王龁,他当时的爵位是“左庶长”。而邯郸之战的秦国主将王陵也不过是个“五大夫”。
看来,秦国普通将士的晋升是十分艰难的。而秦国王室成员如果立了功则晋升很快。“大良造”以上的封爵其本上都是授给立功的王室成员的。比如说有个魏冉,是王室成员,没什么大功,但却曾受封为“彻侯”。
白起因攻打楚国再立新功,被封为“武安君”。
这样的晋升
实在太艰难了。
到了长平之战时,白起受命成为主将:
上将军,是白起获得的最高军职。
从苏代与秦相范雎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推知,当时白起大约为“卿”这个级别,还达不到“公”,在范雎之下。
长平之战后,白起受到猜忌,含冤而死。
四、王翦
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看不出王翦的具体晋升情况,但能从侧面推测一下。
赵国的覆灭,就是王翦立下的大功。有灭国之功,确实非常辉煌。
咱们看下面这段记载:
王翦认为他功劳不小,但还没有封侯,所以就向秦始皇多要田产财物。
秦始皇统一天下,王翦和王贲父子和蒙家立功最多。
秦始皇东巡江淮,曾经在琅琊刻下石碑,碑文中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
这个王离是王贲的儿子,为什么排序却在父亲之前呢?那么,我们分析,王离应该是继承了祖父王翦的封爵。
也就是说,王翦功成身退,解甲归田之前,曾经受封为“武城侯”。
综上所述,咱们把战国四大名将各自的最高职位和封爵都列出来比较一下:
廉颇――
职位:假相国
爵位:上卿
封号:信平君
白起――
职位:上将军
封爵:大良造
封号:武安君
李牧――
职位:大将军
封号:武安君
王翦――
职位:大将军
爵位:列侯
论官职,廉颇曾经为“假相国”,为百官之首;王翦率兵最多,次之;李牧曾任“大将军”,高于白起的“上将军”。
所以按照官职来说,排列顺序是:廉颇、王翦、李牧、白起。
论爵位,王翦封为“列侯”,级别最高;廉颇做到“上卿”,次之;白起为“大良造”,封“武安君”,再次;李牧只有个“武安君”的封号。
所以按照爵位,四位名将的排列顺序是:王翦、廉颇、白起、李牧。
标签: 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