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死亡者的笑声(2)

滴答历史 55 0

解读死亡者的笑声(2)

   《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札记

   死亡与生命之间的距离究竟由多远?我相信这一定是一个会困惑很多人的命题。按照我的理解,死亡和生命之间就是一层薄薄的纸,你捅破了也就“超越”了。

   很多年前,刚参加工作哪会儿,住集体宿舍,我的一个工友,常常在饭后,提着一把破吉他,跑到宿舍后面的树林中,自弹自唱,这小子翻来覆去的就是那么几首曲子,其中有一首我记忆犹新:

   人生啊,人死啊,好像那一盏灯啊,人死了如灯灭,棺材板子油光光……

   如今,人死去了一般是享受不了油光光的棺材板子的,但是,像一盏灯的说法倒是有几分道理。而很多年以后的一天,这位弹吉他的老兄,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跌了一跤,连半句话都没留下,就挂了,我去送别他的时候,很想问问他的家人,他的那把破吉他是否还在,但是,他那灰暗甚至有些嚎叫的歌声在我的心里不能磨灭。

   还是在很多年前,我的一位同事患癌症,我去看他的时候,和他同房的一个老者,看样子精神矍铄,我随口问了一句“大爷,您什么病?”老人还不犹豫的回答“癌症,晚期啦。不过我七十六岁了,够本了,我儿孙满群。”老人声音洪亮,十分乐观。结果是我那位五十刚出头的同事先走了,人家还活着。

   我记得数年前,在上海有一个身患癌症晚期的教师叫陆幽青的,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一本《死亡日记》点滴记录了他在最后的日子的一些感受,令人心动。其实淡看死亡,生命才能彰显出它的价值和魅力。我喜欢读书,也喜欢思考,所以,我在读《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对作者的钦佩,对她豁达的人生观,和幽默的生活态度的欣赏。

   有一则笑话,一个财主快要病死了,他特别怕死,就问他的仆人:“你说死了到底好不好?”仆人回答说“死了好啊,特别好。”财主不解问“此话怎讲?”仆人说“老爷啊,死了一定好,要不那些死了的人,怎么一个也没回来呢,还是那边好。”或许你我能从这个笑话之中感悟到一些东西吧。

   玛里琳的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与死亡有关的,按照我们忌讳的观点,这样的话题还是不说为妙,但是,说了又能怎样呢?我们谁能回避死亡?谁又能躲开死亡?在时间的坐标上,我们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点而已,来过,又走了,仅此而已。

   在玛里琳的这本书里,她例举了大量的讣告文章,有些让你看着不能不佩服这些人,即使是把死亡这样严肃的话题,也能变得轻松愉快。生命和死亡都是物质的一种形式或者是转化的形态而已。物质是不灭的,精神可以永远,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进化和遗失必然相伴相生。所以,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没必要克扣自己,更没必要苛刻他人。活着让生命和生活充满着快乐的质感,这就足够了。而且,有的时候,这种快乐,绝非财富所能买到的。我喜欢一首小诗很多年,以至于有人斥责我很颓废,现摘抄如下:

   逢时把酒且高歌,须信人生有几何,万两黄金末为贵,一家安乐值钱多。

   颓废么?我看未必,最多是一种人生观而已。在玛里琳的笔下,从讣告中解读人生,解读豁达,解读无畏,解读快乐。我们把人生的话题看的太沉重了,为生计所累,为名誉所累,为蝇营狗苟所累,为欲望所累,累得一塌糊涂,累得一无是处。在生与死的面前,我们选择了生,但是,从生下来那一刻起,面对着欲望的世界,面对着自己的欲望,人类就在奔向自己命运的那一端,没有什么诱惑比这个更能让生命牵肠挂肚,义无反顾的了。人太习惯于“早知这样何必当初”的自怨了,我记得一个哲学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过程,只有活过才会明白。”事实上,活过不明白的也不占少数。人所以有矛盾有冲突的跟班原因在于人的思想永远不会一成不变,更不会一个模式,矛盾决定人生,矛盾也激活人生。或许讣告就是一个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最后最简短的总结,是历史灌木丛中最不起眼的一株,但是,就是这一株却浓缩了人生的精华,浓缩了人生不尽然的全部。

   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中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生命应当体现出一种尊严,也应当体现出一种快乐。

   我们不必去质证什么,在人生的舞台上,来过,演出过,哪怕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跑龙套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2008年4月10日星期四

标签: 历史故事摘抄简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