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之数学原理

滴答历史 38 0

  核心思路:

  牛顿的《原理》大致上仿照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来布局。全书是一种逻辑体系,从基本的定义﹝决定量﹞开始,再给出几条推理规则﹝理想状态﹞,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和演算﹝理想实验﹞,得到一些普适的结论,再把这些结论应用到实际中与实验或观测数据相对照。[ 王克迪:《〈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导读》,[英]牛顿著,王克迪译,袁江洋校:《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理想史学的核心思路,与同属理想化思维体系的经典物理学相较并无二致,如图14-2所示:

  图14-2 理想史学的核心思路

  理想史学的核心决定量是历史量(s)、时间(t)和历史数(m),经典物理学则是位移(s)、时间(t)和质量(m)。两者皆以理想状态为推理规则。在理想实验的设计上,理想史学亦与经典物理学一样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一)定义法,如:

  定义历史量与时间的比率为历史量的变化率即历史率(v=s/t);历史率与时间的比率则为历史率的变化率即历史率变率(a=Δv/t)。历史率变率在历史数上的积累叫做历史力(F=ma);历史率在历史数上的积累则是历史率积(p=mΔv)。历史力在时间上的积累表现为历史力的时间积,简称历史力积(I=Ft);历史力在历史量上的积累表现为历史力所做之功,即历史功(W=Fs)。历史功与时间的比率为历史功率(P=W/t)。历史点因历史功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历史能;其中使用历史率进行表征的历史能叫做率能(Ek=1/2×mv2),使用历史量进行表征的历史能叫做量能(Ep=mgh)。历史数与历史点分布面积的比率,亦即单位面积历史数就是历史点密度(ρ=m/V)。

  (二)带入法,如:

  根据定义法,可知I=Ft①、F=ma②、a=Δv/t③;

  将③式带入②式可得F=mΔv/t④;

  将④式带入①式可得I=mΔv⑤。

  根据定义法,可知p=mΔv⑥;

  将⑤式带入⑥式可得:I=p,即Ft=mΔv。

  (三)反证法,如:

  不妨设初始理想状态中被定义量不守恒;

  ∵被定义量发生改变,

  ∴状态中必定存在有关量;

  这就与初始理想状态至多只有无关量存在的定义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据此得出的规律有:历史率守恒定律(惯性定律)及其推论1率能守恒定律和推论2历史率积守恒定律(取代规律),其中推论1又可以进一步推广出历史能守恒定律,推论2则可以进一步推论出取代动力规律。

  通过将物理学的理想化思维方法(伽利略所创)引入历史学研究,可以令人惊奇地得到极其类似牛顿体系的历史学运算体系,并且同历史现实完美契合,是笔者自高中至博士期间12年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一点小小的思考。此前有关这个问题的一些初步想法曾经发表在核心期刊。发在这里是希望出版之前(预计今年6月出版)先让大家看看,帮忙多提提意见,以便更完善一些,在此先谢谢大家。

  当然以后要发的书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上面核心思路在具体历史事件中的表现,如果上面思路您已经不感兴趣,那就不用再看下去了。而且由于笔者最近正在写博士论文(晚清宫廷方面的)以及还有一个课题(抗战方面的)所以可能更新会慢会有断点,还请大家谅解。而且大家有这两方面的材料和建议也请不吝赐教。

  今天没什么事就把目录也发了吧

  另外还有件事希望大家帮忙,就是看看有没有你知道的国内国外也在研究类似领域或问题的专家学者。很希望找一个同样研究这方面的学者也好讨教。南开这边的史学理论专业都是研究中国史学史的,其他地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历史、物理、哲学或者其他不知道的院系有没有类似的研究还请大家帮忙告知。

  目录

  序(院长所写)

  自 序 ……………………………………………………

  绪论 历史科技革命宣言 …………………………………

  规律编

  第一章 历史量与历史率(一)

  第二章 历史数

  第三章 历史力(一) ……

  第四章 历史力(二) …………………

  第五章 历史力(三) …………………

  第六章 历史率积与历史力积(一)

  第七章 历史率积与历史力积(二)

  第八章 历史率积与历史力积(三)

  第九章 历史率积与历史力积(四)

  第十章 历史量与历史率(二) ……………………

  第十一章 历史功与历史能(一) ……………………

  第十二章 历史功与历史能(二) …………………………

  理论编

  第十三章 论题缘起与概念定义 ………………………

  第十四章 理想史学核心思路 ……………………………

  第十五章 理想史学的学科定位 …………………………

  第十六章 理想史学的社会价值 …………………………

  第十七章 理想史学的语言基础 …………………………

  第十八章 史料的层次与取舍方法 ………………………

  第十九章 理经分野 ……………………………………

  第二十章 理经互译 ……………………………………

  第二十一章 理论推演 …………………………………

  技术编

  第二十二章 规律整合 …………………………………

  第二十三章 与历史力积相关的规律整合(上) ………

  第二十四章 与历史力积相关的规律整合(下) ………

  第二十五章 更多整合实例 ……………………………

  第二十六章 历史技术的形成步骤和数据获取 ………

  第二十七章 程度决定化 ………………………………

  第二十八章 理想点的受力分析 ………………………

  第二十九章 历史点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

  第三十章 社会历史“兴衰引擎”的初步探索 ………

  后记 ……………………………………………

标签: 数学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