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沙子上的宫殿--电视剧amp;lt;卧薪尝胆amp;gt;观后感

滴答历史 42 0

根据史料记载,吴国其实是大禹治水时一个叫做胥的得力助手的封地。从这个角度来说,跟对一个好老板,将来得到的好处不只是有肉吃。苏州的胥门其实也是因此而得名。可能因为历史太久远,或者伍子胥的名声太响亮,所以提到胥门,人们想到的通常是伍子胥。再后来,吴地的人民干脆连端午节也打包送了。

   伍子胥是来自楚国的职业政客。在那个没有平面媒体,更不用说互联网的时代,个人的信誉完全靠口碑效应。具有营销意识的能臣义士往往会在这方面做足功夫。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很多名人传记的标准格式都是:某某,某地人也,然后举出一大堆特点,再编出一段段故事,时间地点人物还有故事情节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甚至连对白都活灵活现的。要不是当事人自己有意透露出来,除非故事总在狗窝边发生,是狗仔队给整出来的吧。

   个人以为伍子胥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原因主要是:首先,伍子胥确实有本事;还有,伍子胥是楚国名门望族之后,老子英雄儿好汉,世俗观念还是蛮根深蒂固的;再者,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最后,个人的营销技巧运用得恰如其分,使得自己光芒四射,人格魅力无与伦比。我的家乡曾是楚国的都城,在那个古时称为郢的地方,还有个河滩说是伍子胥后来杀回楚国鞭挞楚王的地方。从口传相诵的民间故事来看,楚国人似乎也没有把伍子胥当成叛徒来看。在一个没有户口,不需要办签证的年代,人们对于英雄的崇拜往往是超越种族和国籍的。

   吴王阖闾通过一种非正常的手段成为吴国第二十四任国王。在那个人才自由流动的年代,他可以挑选合适的能臣武将,成为一位伟大的王。然而这份家业终究是要传给自己的下一代的。二世祖是否能够保证这份家业万世一系,他很怀疑。他的儿子夫差发现伍子胥是影响阖闾决策的最佳人选,他成功地获得了伍子胥的背书,从而当上了太子,并在就李之战--阖闾的滑铁卢--之后成为吴国的大当家。大当家不做打劫脚底板的勾当,他们的口号是:打败越国,为父报仇,抢粮抢钱抢地盘。后来还增加了一条抢女人。当然,这是后话。

   因为目标很明确,所以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实际上做事情需要一个唯一的诉求是对的。脑白金广告做得那么恶俗,全民应该闻之而共讨之,然而脑白金把保健品作为送亲友的诉求打动了很多善良的人。当然,这是一些专家得出的结论。上次做简报,自己在每一页列了很多图表,想尽量提供更多的信息,后来老板提醒说,其实每页有一个主题就可以了。我相信他是对的。

   很快以夫差为核心的吴国打败了越国,勾践、范蠡等一帮甲级战犯被钦点到吴国做苦力三年。这段历史就是我们从小所熟知的卧薪尝胆的故事。

   勾践在电视剧里面有着高大的道德形象,深谋远虑,喜欢把自己当成长辈拖着腔调教训别人。他认为自己代表天道,无论是受尽欺辱,还是在后来彻底灭掉吴国,还有毁掉吴国宗庙,并入吴国土地,都是有这种强烈的心理在支撑着。春秋无义战。这是从今人的角度来说的。我蛮相信历史本来的勾践应该还是蛮乐天的,还有着坚韧的性格。这种人在当时也算是出类拔萃的,可能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主流想法。

   好花还需要绿叶衬,何况勾践还是从善如流的那种狠角。个人比较欣赏历史中的范蠡,他有着一个优秀知识分子的良好品德:知识广博、为人宽厚、知错必改、坚毅不拔、用情专一。而且那种积极出世和入世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称道的。个人颇不喜欢的一点是,在当时,家国观念其实是一件很淡漠的事情,他竟然能够被勾践类似的道德旗帜所征服,把自己心爱的西施送给吴王。

   个人不喜欢电视剧里伍子胥的形象。他太过于强悍,总是气势凌人,喜欢拿历史压人。夫差也很反感这一点。他由一开始的言听计从变成很叛逆。和伍子胥由一开始的人民内部矛盾演化为势同水火的路线之争。夫差在兵败之后感慨没有听老相国的话,但是对错本来就没有客观定义的。何况人家吴国国民还可以就此一下子获得越国国籍,享受天道级别的待遇呢。

   就电视剧所塑造的形象来说,夫差这个人其实还是很强大也很温情的。作为一个超级钻石王老伍,他最终获得了很傻很天真的西施的芳心。需要提到的是,卧薪尝胆的主线,是夫差和勾践个人恩怨与家国情愁交织在一起的故事;副线却是夫差、范蠡和西施之间的三角恋爱。看过卧薪尝胆,你会发现,其实像夫差这样的钻石王老伍也不可靠。个人的观点是,夫差所能够付出的一切都是基于其地位和背景的,等一切都烟消云散后,他缺少一颗平常心...

标签: 卧薪尝胆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