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历史之百日维新——君主立宪制的第一次尝试

滴答历史 48 0

  在《换个角度看历史之同光中兴》里我们已经知道,中国人经历了无数的屈辱和苦难,终于认识到自己并非世界的中心,而只是其中一个普通弱国;认识到自己不仅器物落后,而且文化和制度全方位落后,需要建立宪政来实现民族的复兴。这时历史已经过去了近60年,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一甲子。60年虽然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在近现代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却足以改变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格局。

  纵观世界民主发展史,不同类型国家民主化转型的难度各异。首先,民主的先发国家相对容易,后发国家相对较难。比如同是西方国家,法国就比英、美艰难,非西方的亚非拉各国更是难上加难。其次,处于地缘政治中心的国家较难,比如法、中,而边缘国家则相对容易,比如荷兰、丹麦、瑞典、日本等,美国当时也是远离欧洲的边缘小国。第三,国家越大越难,而小国相对容易。第四、专制程度越高越难,低的相对容易。以上几点中国都占尽了劣势,再加上异族统治、王朝末世等特殊历史环境,更让民主转型难上加难。

  但是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转型并不是绝对没有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一个绝好的时机。当时清王朝刚进入下坡期,国内外环境还没有那么险恶。如果全国上下励精图治,变法维新,50年后或许能脱胎换骨,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一个好机会,当时统治阶级余威尚在,如果趁着洋务运动大力推行民主化改革,30年后或许也能小有成就,称霸亚洲。甲午战争后,中国迎来了第三次机会。

  甲午惨败激发了国人对变革的强烈诉求,官绅阶级普遍认识到非改革制度不可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呼吁朝廷变法维新。在康、梁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各地纷纷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学堂和报馆。与此同时,列强开始瓜分中国,亡国危机日益严重。德国侵占胶州湾,俄国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英国进占山东威海。

  在浪费了4年时间后,慈禧终于对局势有所触动。1898年,光绪皇帝发布诏书,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在康梁等人的协助下,维新派在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政治上改订律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扩建海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允许设立报馆、学会。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虽然还未涉及深层的政治体制改革,但已经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杀了六君子。中国的第一场民主化运动仅一百零三天就被血腥镇压了,史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对现代中国的民主化改革有极大的警示作用。综合起来,它的失败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思想启蒙和理论准备不足。由于时代条件的制约,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前启蒙阶段,沉积了2千多年的伦理观念依然占统治地位。个别士大夫通过自学完成了新知识的初步积累,但是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阶层。即便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康、梁有关民主宪政的学理准备尚不充分、不系统,对自由、平等、民权的理解过于肤浅、粗糙。

  第二、改革者缺乏实际政治经验。一场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获得广大中间温和派的支持,以及能否让既得利益者保持有限支持或中立,只有这样才能将反对变革的保守派孤立起来。然而光绪、康梁等初出茅庐,缺乏实际的社会政治经验,最后导致顽固守旧派(例如徐桐、倭仁等)、有限支持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如慈禧、荣禄等)与温和的改革派(张之洞、孙家鼐等),在变法的过程中形成了反对同盟。

  第三、时间紧迫,缺乏统筹。在错失两次民主化的良机后,中国社会已经缺乏从容改革的时间和空间。强烈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使得改革者希望以一种迅速、彻底、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来推动变革。光绪皇帝在短短100天时间里,发布了近300道改革上谕,这些上谕之间几乎都不配套,甚至缺乏政治上的基本章法。

  第四、统治者贪恋权力。维新变法的最终目标是君主立宪,这就要求慈禧放弃权力,将实权操与责任内阁。而慈禧之所以赞同变法,只是试图永固皇权。因此当变法一旦触及权力,就会激起强烈反弹。可以说,慈禧太后对权力的的贪恋,直接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的最后一次好机会。虽然当时的满清政府腐败无能、摇摇欲坠,但是慈禧太后经过几十年的统治,具有压倒一切的政治优势。再加上李鸿章、张之洞等重臣忠心耿耿,一言九鼎。如果让光绪变法维新,慈禧坐镇幕后,控制大局,或许到辛亥时是另一番局面了。错过了这次机会,中国也就无奈告别了英美式的渐进民主道路,转而滑向了法国式的激进革命道路。这是一条不归路,要么从大乱走向灭亡,要么从大乱走向专制。

标签: 初出茅庐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