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领导,哪有蔺相如的“完璧归赵”?

滴答历史 68 0

  史记里完璧归赵的故事十分精彩动人。简而言之,那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爱不释手,可是秦国国王秦昭王提出要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惠文王担心秦王有诈,将和氏璧据为己有后拒付城池,想要拒绝他,但又害怕国力强大的秦国以此为借口攻打赵国,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他的宦官头目缪贤向他推荐自己的门客蔺相如,说他有智慧,能够解决这个难题。赵惠文王于是召见蔺相如前来商谈,蔺相如说:如果赵王拒绝秦王,理亏在于赵国;而如果赵王将和氏璧献于秦王,秦王拒绝交割城池,则是秦王失信于天下。所以建议赵王答应秦王要求,让他将和氏璧带去秦国示于秦王,他担保如果秦王拒绝遵守诺言交割城池,则他会将和氏璧物归原主带回赵国。赵王与蔺相如一番交谈之后,感觉对方见识卓越,有谋有勇,遂委派其携带宝玉出使秦国,结果蔺相如果然不辱使命,在秦国与秦昭王一番斗智斗勇之后,完璧归赵。

  蔺相如在秦国是如何与秦王斗智斗勇完成使命的,史记里有生动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总而言之从结果看“完璧归赵”既使得赵国保住了和氏璧,又没有给秦国留下进攻赵国的口实,所以对赵国而言蔺相如完璧归赵可谓厥功至伟。不过细想之下,虽说完璧归赵的功臣非蔺相如莫属,但其实赵惠文王也功不可没,而且他的功劳并不逊色于蔺相如之功的。

  赵惠文王的功绩在于识人和用人,他不仅辨识出蔺相如是人才,而且敢于冒险启用这个人才。这不是寻常君王做得到的。战国时代尔虞我诈成风,类似苏秦张仪等诸多说客策士们为寻找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机会奔走来往于各国诸侯之间,这些人有奶便是娘,对于某国之某王并无忠诚之心可言,设想万一蔺相如也是唯利是图之辈,和氏璧到手,转身将之作为觐见之礼献给秦王,凭那价值连城的大礼,外加他本人的才识谋略,要在秦国谋得高官厚禄应该不是问题。而对于赵惠文王来说一旦看走眼,所任非人,则不仅鸡飞蛋打丢失和氏璧,而且必然成为天下笑柄。相比而言:如果当初答应秦王要求直接把和氏璧送给秦王,若秦王失信于天下, 不回赠城池,至少赵国还在道义上占据上风,其结果岂非还好些?而且,蔺相如原本不过区区一个宦官令的门客,名不见经传,虽说出谋划策言之成理,之前并未有过什么让人刮目相看的事迹,仅凭一次面试,一番交谈,赵惠文王便断定其为人才,而且对其诚信也毫不怀疑,敢于冒险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托付给他,如此想来,赵惠文王的识人眼光和用人不疑的胆略实在非同凡响。兴许有人会说赵惠文王使用蔺相如也不过犹如押宝,结果偶然押中了,便有了完璧归赵。但事实上赵惠文王押宝押对并非一次,赵国之后出现的另一位名将赵奢也是被他慧眼识英雄发掘出来,并使之功成名就的。可见押宝押对并非偶然,在识人用人这一点上赵惠文王的本领是非常高超的。赵惠文王死后,太子赵孝成王继位,他看中并使用了名将赵奢的儿子,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导致赵国在与秦国交战之中大败,四十万兵士遭活埋,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赵孝成王的所用非人也从反面衬托出其父赵惠文王识人用人眼光的精准和老道。

  赵惠文王另外还有一个让人十分欣赏和钦佩的品行,就是虽然身为君王,却十分厚道低调,甘为绿叶隐身幕后,成就属下功名,而不掠人之美。试想如果赵惠文王是个好大喜功之徒,则即使完璧归赵的具体执行人是蔺相如,凭借君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和身份,他也完全可以以“英明领袖”或“总设计师”或什么什么“核心”之类的名义,轻而易举地将主要功劳记在自己名下的吧。倘若那样,历史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记载:大书特书赵惠文王识人用人的英明和雄才大略,而蔺相如赵奢等人则可以作为衬托赵惠文王的次要人物,他们功绩也可以草草一笔带过的吧。

  蔺相如凭借司马迁记载的完璧归赵而千古留名,他固然不是浪得虚名,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是他成就功名的基础,但同时能够遇上像赵惠文王那样既能够识才用才,又心胸宽厚成人之美的贤明君主也是至关重要的。若非识才用才之主,则蔺相如根本没有完璧归赵的机会;若非心胸宽厚之主,则即使完璧归赵,那功劳主要也是主子的。

标签: 完璧归赵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