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三国为何鼎立---史上最权威的解释!!!

滴答历史 46 0

系列历史帝王故事之

   三国为何鼎立

   ——GFT理论的实践应用案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东汉末年,国祚衰微,灾疫频发,民不聊生,一大批英雄人物趁势而起,逐鹿中原争夺天下。

   群雄混战,大浪淘沙,多少英雄豪杰功亏一篑,最后只剩下三位,曹操、孙权、刘备。

   其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中原,麾下集结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势力最众;东吴孙权,继承了父兄孙坚、孙策奠定的大好基业,兵精将猛,盘踞一方;惟有皇叔刘备,无财无势,曾沦落到以卖草鞋为生,从各方面看上去都弱于曹、孙,如何能济身这场争夺天下的豪门盛宴、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这要从他们三个人的类型说起。

   前面我们看到了A与X(毛泽东与蒋介石)、Y与B(孝庄与多尔衮)的对弈,是以A和Y的胜出结局。那么,如果是A与Y的对弈,会如何呢?

   三国时期的三足鼎立,就以这三类典型人物为代表。曹操是A型思维,刘备和孙权则是Y型思维。这两类人的对弈,难分胜负,所以才会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先从Y型人的思维特点说起,Y型是系统思维,他们最擅长整合资源,对他们来说,人就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最会识人用人的人。

   刘备刚刚出来争夺天下的时候,是典型的白手起家,他只凭一样:人才。先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麾下又有赵云、黄忠、马超等一干大将,形成了非常卓越的团队。随着刘备事业的壮大,不断有各路英雄前来投奔,其中包括“凤雏”庞统,人称“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两者兼得,再辅以连吴抗曹的战略,最终开创了西蜀霸业。

   天下之争,就是人才之争。曹操在一首著名的短歌行中写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心声。最典型的是关羽被俘获后,被曹操待若上宾,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赏赐金银无数,还把天下名马驹赤兔马送给他,意在使其易主,为操所用。但关羽并未为其所动,在得到刘备的确切消息之后,还是离开曹营,过五关、斩六将,重新回到刘备的身旁。至于关羽为报曹操知遇之恩,演出了一段华容道义放曹操的故事,那是后话。

   曹操能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也是识人高手,但是终其一生,他可能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留不住关云长,为什么那么多顶尖级的人物会选择追随刘备并且至死效忠?

   这就是A型与Y型的区别,A型人往往个人能力强(曹操文武全才,是文章高手,也是带兵打仗的专家);好胜心极强,喜欢做光芒四射的明星(曹操的手下人才众多,但是没有谁能胜过他);疑心重,尤其是有过用人失误的经验以后(曹操怕别人谋害,便声称梦中会杀人,故意杀侍卫);对别人要求高,但是不一定会要求自己(曹操的名言: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

   而Y型人的个人能力并不突出,以整合资源见长,善于用人,(刘备没有一项特别突出的才能,但他能打造出最好的团队);低调谦虚,宽容随和,让别人有成就感和空间(刘备身边很多人的风头都盖过他,给后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对人的信任建立之后,不轻易动摇(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重视人,肯为他人着想(有句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为何曹操无法揽尽天下人才,而刘备追随者甚众。

   曹操尽管雄才大略,但他的对手是同为资源整合高手、善于用人的刘备和孙权,刘、孙二人联手抗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形成相对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使曹操不得不之三分天下,始有后来众口相传、妇孺皆知的《三国演义》!

   三国这段历史可谓波澜壮阔,它的精彩之处在于,让太多高手生于同一时代,同场竞技,其中周瑜和诸葛亮是最典型的一对。遥想当年,孙权与曹操80万大军对决长江,周瑜妙计,火烧赤壁,是何等辉煌漂亮的大手笔,但是面对诸葛亮,他只能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那么,周瑜和诸葛亮又是什么类型的人呢?且听下回分解。

标签: 历史人物的歇后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