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毛蒋“隔空对话”经典台词的“精校批注”与“考证笺释”

滴答历史 25 0

  《淮海战役》毛蒋“隔空对话”经典台词的“精校批注”与“考证笺释”

  文/荞麦花开

  《大决战》三部曲是中外战争题材影视制作的无上经典,其台词尤为经典。但坑爹的是该片上映时未出字幕,而如今网上流传的各字幕,良莠不齐,莠的自不必说,即便良的,细察之下,瑕疵也所在多有,难以尽如人意。我们期待着有朝一日,有心人能制作出一本《大决战》全集台词“无损版”,那就是莫大功德了;如果当年的片方竟能放出电影原本的剧本台词,那对于广大网友来说就更是功德无量喽~。

  《大决战》三部片台词经典,尤以《淮海战役》片中毛蒋“隔空对话”一段最为经典。但我遍览网上能找到的台词,无一“善本”。大贤不出手,我来。以下是我斟酌择定的词本,部分字词仍存疑,不敢自必,请同好方家不吝赐正~。

  注:下“精校本”中,部分句子用逗号作断句,可能与书面文字断句习惯有异,是为了严格摹拟人物台词、情态“真貌”。此须先言明。如“仿佛这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一句,按书面文字文法习惯,应是无断句,直接拉通,即“仿佛这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但仔细听蒋台词,在“古战场”之后,是有一个停顿断句的,故鄙“精校本”中此句用逗号隔断。他皆类此,兹不细述,唯待有心人与余会心:)。

  [精校本《大决战》毛蒋“隔空对话”台词词本.荞麦花开]

  [蒋介石]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直1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毛泽东]战役发起以前,对隔断徐州、蚌埠,完全孤立徐州这么一大坨敌人,我们尚不敢做这种估计。对黄维兵团加入淮海战场,我们一直很担心。现在看来,正是蒋介石破釜沉舟,调集了他最大的一个战略集团,南线战略决战才显得这样非同小可,这样有声有色。

  [蒋介石]当年2先总理领3革命军,分三路会合徐州,兴师北上,光复徐州的第二天,清帝见大势已去,宣告退位。民国十六年四月4,也正是在徐州城郊,我有幸亲率数十万健儿,征讨北洋军阀孙传芳、张宗昌,大获全胜!

  [毛泽东]我讲过,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现在看来,这个话,没有错。照一般规律,总兵力和装备不超过对方,绝不可进入战略决战。也不尽然。解放战争两年多,我们滚大了,我们打精了,我们积累了有利决战的条件。好比凹凸镜,向着炎炎的烈日,百倍、千倍的光度聚合到一点上,白热化了,冒烟了,不能不燃烧了!

  [蒋介石]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项羽被困垓下,仿佛这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二十年前5,我从徐州踏上征途,开始了第二次北伐6,中华秋海棠叶遂归于一统。本党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二十年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为我的葬身之地了吗?!7

  [毛泽东]所谓战略决战,简单说,就是,赌国家的命运,赌军队的命运。这个“赌”字啊8很不好听,可又找不出一个更恰切的字来代替它,就是这么一回事,“啪”的一下,押上去咯9!正是因为如此,事情临到了面前,又禁不住心扑扑地跳,哪有这个道理呀10,心跳的什么呢?我们不怕燃烧,我们不怕白热化,我们不怕烫着这里、烫着那里,我们的手,不能发抖哇11!

  [蒋介石]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毛泽东]六十万对八十万,这是一锅夹生饭,夹生就夹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精校批注与考证笺释.荞麦花开]

  1,曲直:细味蒋之语音,或以“曲折”为最近;但仍不能断定。姑且从文法结构来分析:“是非”为正反结构,“曲折”结构与之不同,“曲直”结构也为正反,与之相同,或以“曲直”为得?

  2,当年:由此句“清帝退位”可知,此年为民国元年,即1912年。

  3,领:此字颇费斟酌。有版本为“领”,有版本为“令”。那么,到底是“先总理领革命军”,还是“先总理令革命军”?查《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1976年11月版),该书在“1911年11月24日孙中山回国—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区间,并未言及孙“领”或“令”革命军北伐之事。查一本“僻书”《1912年2月15日中华民国统一大典纪念册》,中有文字“(1912年)1月11日,孙文总统宣布亲任总司令督师北伐,令陆军总长黄兴任总参谋长,令林述庆为北伐军临淮总司令,率粤、浦、淮三军,以徐州为目标,会师北上。兵分三路,即中路为粤军,沿津浦线北上;右路为浦军、镇军,经扬州北进;左路为淮泗讨虏军,自寿县经濉溪、萧县北伐。2月11日光复徐州。”——豁然开朗:该段文字不但写明了“孙文总统宣布亲任总司令督师北伐”,且将“革命军分三路会合徐州”的“三路”具体为何也叙明了。一般认为,袁世凯“玩敌自重”是促使清帝退位的最大因素。但我们读史应有综合、客观的观点,不应忽略各路民军北伐在促使清帝退位这一过程中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然此点似历来不受重视,“权威著作”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中,亦仅在“南北议和”节内,用数行文字略记“清帝退位前民军北伐”之经过,对其作用仅定为“复行制造议和空气”数字。倒是同出于邹鲁之手、撰于1948年的《重修粤军阵亡将士墓记》中,写明了“民军北伐”对于巩固新生民国政权、逼迫清帝退位的历史作用:“第念民国政府成立于南京时,汉阳既失,张勋沿津浦路挥大军来犯,民国势至芨芨也。赖我粤军将士,奋勇牺牲,一捷固镇,再捷南宿州,直捣徐州,张勋奔逃。清廷见势已去,乃宣布退位,民国始告完成。”——此段文字简直可以作为蒋此处台词“当年先总理领革命军,分三路会合徐州,兴师北上,光复徐州的第二天,清帝见大势已去,宣告退位”的“详注”;特别是“清廷见势已去,乃宣布退位”与蒋之“清帝见大势已去,宣告退位”,几出一口(考虑到《大决战》剧组堪称恐怖的资料搜集,不排除蒋此处台词便是参考了邹鲁文这一因素)!蒋以总理传人自命,以军人自命,宜其“重人所不重”、特为“拈出”此段“先总理领革命军兴师北上”的史实,使其凭借《大决战》之经典,表而出之,光而大之,如乌金逢日、光彩灿然^_^。——我们为什么说《大决战》经典?《大决战》之台词经典?其台词不但如杜诗韩文,“无一字无出处”;且“无一出处不择”,创作者们抉奥发微、显幽烛隐的良苦而精妙的用心,更令人三嚼之下,余味仍遒。——但是我们即便分析到这儿,对于这个字到底是“领”还是“令”,仍似不易确定:由前引“孙文总统宣布亲任总司令督师北伐,令陆军总长黄兴任总参谋长,令林述庆为北伐军临淮总司令,率粤、浦、淮三军,以徐州为目标,会师北上。兵分三路”一段中“令陆军总长”、“令林述庆”,似明显可定为“先总理令革命军”(孙并未亲率军队亲临前线是很显然的)。然,此处又言明“孙文总统宣布亲任总司令督师北伐”,则孙自是名正言顺的北伐军总司令,不论其是否真正身披戎装、为众前驱,都可以视为“领”革命军——即便不在前线,那也是“遥领”啊。所以此处用“领”字,似也可通。进一步深玩蒋之语意,他是以总司令身率万众、亲冒矢石为荣为傲的——你看他后边说“我有幸亲率数十万健儿”、“我从徐州踏上征途,开始了第二次北伐”无不念念在兹;而其又以总理信徒及传人自居自命,所以,从蒋之本意出发,我倾向于认为他此处要表达的是“先总理领革命军”一意。——至于“先总理令革命军”更符实情,以蒋“本意”衡之,已是第二义了。这里很有韵味儿:历史的真实自然是“令”为真,但深察人物内心世界的“历史文学”的真实,却不妨以“领”近真。这也是我在“领”与“令”之间斟酌再三、终定前者的原因。——当然,我这个判定不敢自必,读者诸君完全可以有你们自己的推论和选择。其实,很多的推论推测,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推导的过程,重要的是逻辑链是否缜密扎实;至于最后结论为何,也许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4,民国十六年四月:本条“四月”的“四”字,颇费了我一番思量。查《蒋介石年谱》,民国十六年四月,即1927年4月,并无蒋在徐州城郊的任何记录。该月蒋在上海制造“412事件”,然后武汉方面清蒋出党,免其本兼各职,“宁汉分流”。难道是相近的“音误”,不是“四月”是“十月”?查《年谱》十月条,更不可能:蒋其时下野旅日,与宋太夫人为邻,大献殷勤,得太夫人允其与宋美龄之婚约。——那么,蒋“在徐州城郊,有幸亲率数十万健儿,征讨北洋军阀孙传芳、张宗昌”,究竟是在几月呢?我从一篇《北伐战争略述》文中发现,“1927年5月,蒋介石再次举行北伐,何应钦、蒋介石(白崇禧代理)、李宗仁分别担任一、二、三路北伐军总指挥,王天培为第三路军的前敌总指挥,隶任第十军军长。王天培是与叶挺齐名的北伐名将,王天培率部取得徐州大捷,国内各大报章竞相报道,将王天培的十军和叶挺的独立团并称为‘铁军’,王天培也因此被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这就是“数十万健儿,征讨北洋军阀孙传芳、张宗昌,大获全胜”的详情了;只不过真实的历史是,这“数十万健儿”完全不是蒋本人“亲率”的^_^。——好吧,如果我们认同上文对“先总理领革命军”之“领”为“遥领”的理解,此处也不妨对“先总理传人”给予“同等待遇”:“率”也可“遥率”(^_^)。也就是说,“民国十六年‘五月’,也正是在徐州城郊,我有幸‘遥率’数十万健儿,征讨北洋军阀孙传芳、张宗昌,大获全胜!”——这么说才准确!为论析严密,我们再查《蒋介石年谱》,“5月1日,(蒋)以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布了继续北伐的命令,自任北伐军总司令”,“5月27日,赴津浦沿线视察督战”,“6月17日,抵达徐州,等候与冯玉祥举行会谈”——则是1927年5月,蒋“发布了继续北伐的命令,自任北伐军总司令”,可是他并没有在前线指挥作战而大胜孙张(实情是王天培指挥十军取得了徐州大捷)——除了5月27日“赴津浦沿线视察督战”,或许可算“‘在徐州城郊’,我有幸‘亲率’数十万健儿,征讨北洋军阀孙传芳、张宗昌”(^_^)?看来蒋先生跟我们现在一样,也是“功必归上”、“功必自居”呀~。——但是还有个问题,我们上文引文论析,确知在徐州城郊“大获全胜”是在1927年5月,可是为何蒋口中说的是“民国十六年四月”呢?须知民国纪元的规定和习惯是,称“民国某年某月”,则某月为公历月(《孙中山年谱》“1912年1月2日,通电各省采用阳历,并以临时大总统就职的阳历一月一日,作为民国建元的开始。”),照理说蒋此处既说“民国十六年四月”,那就是公历1927年4月啦。——如果我们认同蒋此处“民国十六年四月”这一说不是剧组的低级失误,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四月”是农历的四月,公历为五月。这样就严丝合缝了。规矩设是设,并非不可破,蒋先生作为深受吾国传统浸润的“老人”,开口道一个阴历的四月,未始没有可能——没准还更贴切呢!——剧组方理直气壮的说:这句话姓“蒋”!所以我们一定要他说“四月”^_^。

  Ps:历史的讽刺是,蒋幸好是没有“亲率”健儿们攻城掠寨。自1927年5月王天培指挥部队取得徐州大捷后,《蒋介石年谱》载,蒋于7月25日,“启程赴徐州前线,指挥作战”,8月6日,“由徐州前线返回南京”,8月12日,“在南京召开高级军事会议,检讨对孙传芳作战失利原因”。——由是可知,蒋亲临徐州前线指挥部队作战,最后以失利收场。《郑洞国回忆录》对此时段徐州战事亦有记载:“以后蒋介石先生亲自指挥反攻(徐州),不料遭到失败,孙传芳军队乘机卷土重来。”——《淮海战役》片中陈诗人有句经典台词:“我以为过去的回忆比将来的希望更加甜蜜!”蒋先生此处的台词就是活鲜鲜的“现身说法”呀^_^。

  5,二十年前:《蒋介石年谱》“1928年2月9日”条:(蒋介石)由南京抵达徐州前线视察军事,并电邀冯玉祥、阎锡山来徐州开军事会议。……在徐州举行了“第二次北伐誓师大会”。荞麦按:此段毛蒋“隔空对话”发生时间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初、“黄百韬被围与邱李兵团东进”区间,即1948年11月上中旬。蒋此处说“二十年前”,即1928年。蒋此处自述符合历史。

  6,第二次北伐:如果将前述1912年1月“先总理领革命军分三路会合徐州,兴师北上”算作一次北伐,将前述1927年5月“(蒋)以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布了继续北伐的命令,自任北伐军总司令”也算作一次北伐,那么蒋此处自述的“二十年前”即1928年2月在徐州举行的“第二次北伐誓师大会”,从北伐“道统”上来说,应该算第三次北伐了吧?呵呵,说1928年这次北伐算第二次,前面就势必要“略去”一次——但不知前面哪次北伐“可略”呢。略去“先总理”那次,不是总理传人干的事儿吧;略去自己那次,等于是自我否定嘛。——这个我们不细究了。此处也不是片子的“低级失误”,而实在是历史上便的确以1928年2月这次为“第二次北伐”。我们这里拈出来提一下,聊增谈兴耳~。

  7,?!:此处句末蒋之情态语气,非“?!”不足以尽其妙。

  8,9,10,11:这四处的语气词“啊”、“咯”、“呀”、“哇”,是我仔细听后择定的,应该能比较精准传神出太祖的语气和情态~。

  荞麦花开写于成都

  2014年1月11日

标签: 经典战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