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孟子
孟子父亲早死,由母亲抚养长大,单亲的家庭境遇类似于孔子早年。母亲是孩子人生第一任启蒙老师,孟母在小孟轲学习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教育启蒙作用。据考证,孟母源于鲁大夫党氏一族,后为仉氏,她明理修贤,始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断杼教子的典故,孟母对小孟轲的学习成长起到积极良好的教育激励作用。即使孟子有了妻子,还是对母亲的话十分重视,因孟母劝解,孟子打消了休妻的念头。孟子第一次周游归邹后,想要再次周游,但因奉养老母而没有成行。孟母见儿子长吁短叹,闷闷不乐,问明原因,表明态度,就把孟子心中的积虑一扫而空,于是孟子再次周游列国。孟母因养育亚圣,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并称"贤良三母”,成为古代中 亲的典范,孟母位居其首。北宋大学士孔道辅修葺孟母墓时,发现墓中有一副陪葬的孟子石像,可见孟母在孟子心中的分量之重。现代女性的文化教育程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文化素质,从而影响社会民众的教育状态。
孟子父亲孟孙激,孟氏先祖出自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因避鲁国动乱而迁徙到邹国。孟子无疑具有贵族身份,与孔子当年相似,而且受业于子思门徒,从小学习儒学,按他自己的话说,“予私淑诸贤”,拜过较多儒者为师。孟子家庭境况与孔子当年相似,又得子思一脉真传,兼采多位儒者之长,加上自己独立思考,勤奋学习,终成一代儒学大师。周游列国前,孟子已经收了不少弟子。邹鲁两国,儒学盛行,可放眼各国,却是墨家和杨朱学派学说正充斥天下的时候,孟子要发扬儒学,不得不面对这两大竞争对手。从《孟子》中可以发现孟子对这两家学说极有力度的批判,针对墨家兼爱,孟子认为无父,针对杨朱贵生,孟子认为无君,进一步指出无君无父,是为禽兽。在扫清了这两家学派 对儒家的挤压的同时,孟子提出经自己发展的、封建社会后期遵奉的儒家正统思想。从孟子在齐国稷下学宫的经历,可知与各家代表人物都有过争鸣。
《梁惠王》作为《孟子》七篇的第一篇,源于孟子开宗明义提出仁义这一贯穿儒学的中心主张。《孟子》七篇原来没有篇名,后学加之。孟子第一次周游经过齐国、宋国,仁政保民主张不为两国君主采纳,但接受宋君七十镒金回邹国。第二次周游经过滕国、魏国、齐国、宋国、鲁国,在滕国与农家代表人物许行门徒徐相有过激烈争论,仁政主张仍不为滕君所采用,这种情况下才到了魏国。孟子在魏国两年,梁惠王也没有采纳孟子仁政保民的主张,第二年梁惠王去世,孟子便到了齐国,得到齐宣王礼遇,为稷下学宫的上大夫之一,在齐国时间远比在魏国时间长。虽然始终没有诸侯真正实施孟子的仁政保民的思想,但通过游说诸侯、稷下学宫争鸣,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儒学的影响力,使孔子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就两次周游孟子所受的待遇来说,宋君偃和齐宣王对孟子待遇较好,腾文公其次,梁惠王再次,但都一定程度上给予礼遇,孟子还因不得志拒绝齐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镒。魏国为当时的中原大国,大梁城又是经济繁荣的大都市,鸿沟联通淮河、泗水,水路交通尤为便利,商贾繁华,这也是孟子游魏的客观原因之一,而且有数十辆车马,数百位弟子随行,声势浩大,俨然有超越墨子当年三百弟子守宋城的意向,这也是孟子后学编排《梁惠王》为《孟子》首篇的缘故吧。
在商鞅潜回秦国商地、攻打郑地身亡车裂后,孟子为了真正推行孔子的主张,开启了第一次游学活动。他首先到了齐国,这时期齐威王任用邹忌实施变法,尚有孙膑、田忌等人辅佐,孟子很不得志,离齐赴宋前收匡章为徒。在宋公子偃自立为君的时候,孟子到了宋国。据台湾学者傅佩荣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解《孟子的智慧》时讲,儒家讲究礼仪,而讲究礼仪则需要花钱。这么看来,孟子游说齐宋两国是明智之选,因为两国都是经济发达、商贾繁华的诸侯国。在此前后,庄子主动辞去宋漆园吏职,二人并无会晤。滕文公还是世子,出使楚国时两次经过宋国,都请教孟子。不久,孟子接受宋君赠金七十镒,回邹国。
滕定公去世,滕文公就丧礼派然友两次向孟子征询意见。滕文公即位,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亲自向他请教为政之道。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他认为人民有了固定产业收入,才有稳定的思想道德和社会秩序,而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后,还必须进行“人伦”教化。滕文公又派毕战询问井田制的情况。同年,农家许行从楚国赶到滕国来,许行及门徒与孟子展开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农”“儒”论战。许行主张君民并耕、市贾不二,反对不劳而食,是小农经济平均主义的反映,与孟子所主张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等级分工思想是针锋相对的。孟子看得明白,滕国自身难保,谈不上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于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
此时,纵横家代表人物张仪为魏相。《孟子》记载,梁惠王初见孟子便问以利,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答“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就怎样报复齐、秦、楚的具体办法向孟子请教,孟子讲了一套施仁政于民的办法,得不到梁惠王的重视。第二年,梁惠王去世,梁襄王即位,改用纵横家公孙衍为相国,张仪失宠离去,名家代表人物惠施重回魏国。孟子对梁襄王印象又很坏,赶上齐宣王即位,孟子二度奔齐。
约前318年,孟子再游齐国,受到齐宣王礼遇,成为稷下学宫上大夫之一,参与百家争鸣的学术盛事。前314年,齐宣王派孟子弟子匡章伐燕,大获全胜,孟子劝宣王及时立燕君,宣王不听,燕人叛乱,齐军被迫撤离燕国。宣王后悔不听孟子劝告。孟子对齐宣王的进言很多,并未见用。齐宣王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并打算在国都大梁城里面给孟子一座宅第,用万钟的俸禄来养孟子的弟子,实际上是把孟子当作一块招牌,博得尊贤重士的名声。孟子于是离开齐国,在齐的边境昼地停留了三宿。他寄希望于齐宣王,企望在齐国有所作为,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但愿望落空了,只得离开齐国。
前312年,当秦楚正要交战之时,孟子在石丘遇到道家人物宋钘。宋钘准备去游说秦楚罢兵,“我将言其不利也。”孟子反对言“利”,主张讲“仁义”。再游宋国时,与弟子万章有问答。万章问,宋是小国,齐楚两大国将要讨伐它,该怎么办呢?孟子说,商汤和周武王行仁政,将天下黎民百姓从水火中拯救出来,黎民百姓都拥戴商汤和周武王。如果宋君能行仁政,天下黎民百姓都翘首期待他称王。齐楚虽大,能拿宋怎么样呢。不必怕大国。
不久,孟子到了鲁国。鲁平公想要拜访他,因小臣臧仓说他坏话而没有成行。弟子乐正子在鲁国为官,告诉他这一消息,孟子很有感慨,说这是天意,岂是小人所能阻止的。孟子仁政保民的政治主张未能得到诸侯们采纳,这次在鲁国的感慨不正是代表他周游列国的整体感受吗?可以说他言行迂阔,但不能说他迂腐,比如孟子反对君主言利,实质想要纠正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大国兼并小国,统治者所得财富颇多,齐缗王灭宋后骄傲自大,终遭叛变身死便是后例。再如,他对梁惠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时魏国因频繁的战争致使人口减少,所以他说这话,不可孤立理解。现在有人拿这话说事,他们说要是真的这样,岂不是没有国家了?他们没有理解儒家的中庸为用这一思想理念。孟子说话和孔子一样,常常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一问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不一一举例。诸侯们因为战国斗争的需要而没有能够采纳孟子的主张,不过也知道孟子学说的好,正常的统治者都知道仁政保民的重要,所以对他礼遇有加,尤其齐宣王,给孟子稷下学宫的上大夫身份之后,又给予他以卿的身份,对他的礼遇达到极点。孟子在鲁国未能见到鲁君,此时他已经六十几岁,于是回老家邹国。
孟子晚年从事教育和著述,与弟子万章等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子学说思想,写成《孟子》一书。东汉末年,赵歧注释《孟子》,著有《孟子章句》一书。中唐韩愈以继承孔孟道统自居,开启儒学振兴之始。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刊刻了"十一经",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宋人开始重视孟子,特别到了南宋,大儒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为“四书”中文字所占比列最大的一部,深刻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孟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人性本善的心性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的教育思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仁政王道的政治思想,“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养气修养功夫等等,仍然无形地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标签: 古代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