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补遗晚清名臣张之洞病逝

滴答历史 50 0

历史上的今天补遗晚清名臣张之洞病逝

  不言革命而革命,洋务教育两为之。

  一生功过虽参半,难免后世被鞭尸。

  (新韵)

  在106年前的今天,1909年10月5日 (农历八月廿二),晚清名臣、清流首领、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香帅、大学士张之洞病逝。

历史上的今天补遗晚清名臣张之洞病逝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后人评价:

  毛泽东:“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孙中山:“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艾尔斯:“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张继熙:“公常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故以兴学为求才治国之首务。”

  苏云峰:“湖北教育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张之洞的领导,而张之洞,对教育改革的贡献,并不限于湖北一地,而是具有全国性意义。张之洞是湖北教育近代化的奠基人,其伟大的教育思想,为湖北培养了大批人才,使湖北形成了一个知识和价值观念不同于传统文人的新型知识分子群而活跃于清末政治舞台。“

  清廷上谕:“公忠体国,廉政无私”、“提倡新政,利国便民”……赐谥号“文襄”。

  《清史稿·张之洞传》:张之洞是个清官,且又“爱才好客”,做了数十年的封疆大吏,到死,“家不增一亩。”

  《大公报》:“当张相国之抱病也,有惟恐其死者,有惟恐其不死者。”批评他:“张相国一毫无宗旨,毫无政见,随波逐流,媚主以求荣之人也……相国之生平,恃以训勉全国者,惟在‘忠君’二字。”

  《申报》:“固卓乎近数十年汉大臣中不可多得之人才,抑亦光绪朝三十四年有数之人物也。”

  《新闻报》:“若与历代贤臣相比,张之洞不愧为诤臣、能臣、良臣。”

  张之洞非常重视教育,没想到自己死后却被国人几度(至少3次)刨坟污辱其尸骨。张之洞地下真个有知也应难以瞑目吧?

标签: 历代名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