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要心怀历史、敬畏历史,尊崇优秀传统文化,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重视、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
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是增强历史自觉的保障。中华文化一贯提倡继承与批判结合,扬清抑浊、推陈出新,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和动力。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是增强历史自觉的前提。我们已经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也要认识到这些成果是初步的、不够全面,还有许多历史谜题有待破解。我们要把考古探索、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全方位,拓展研究的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例如,科技赋能使故宫博物馆成为了网红。故宫博物馆运用文化和科技的力量,让文物重回人们的生活。游客是无限的,展厅的面积是有限的,如何让更多人看到藏品?故宫建成了数字故宫社区。科技让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与故宫“亲密接触”,登录故宫网站,人们可细赏三羊尊上的每一道纹饰,慢品《展子虔游春图卷》的每一处笔画。我们要积极探索通过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等方式,实现“文化+”跨界融合,激发自身活力,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
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华文明的沟通交流自古就开放包容,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玄奘远赴西天取经,不畏艰险,跋涉数万公里,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文化之旅,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作用。鉴真东渡,颂扬了中日两国人民一衣带水的传统友谊,为人类和平、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理解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尊重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用文明交流破解文明冲突。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标签: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