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联书店新书《天朝的天窗——晚清最后十年报刊风暴》(刘青松著,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7月第一版)以1901~1911年的报刊中国为底色,勾勒出晚清最后十年的言论史、思想史。自1901年清政府启动新政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间办报盛行,知识分子以笔为旗,在报刊上抨击时弊,监督官员,要求立宪,甚至公开鼓吹革命。改良和革命的论争,自由和专制的较量,对民众的宪政启蒙,均在报刊上展开。当年的报刊,言论之大胆,思考之深入,风骨之卓绝,百年后仍震撼人心。报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嬗变,影响了历史进程。用孙中山的话说,“此次中国推倒满清,固赖军人之力,而人心一致,则由于各报鼓吹之功。”
节选:炮打武昌,打开一扇天窗
1911年10月11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一家中餐馆,46岁的打工仔孙中山仍像往常一样端盘子。当天,《纽约时报》和丹佛当地的报纸都披露了一条消息:中国武昌被革命军占领。
孙中山并不特别意外,也不特别兴奋。不久前,他接到黄兴从国内发来的电报,说武昌新军必动,请他速筹款应急。半年前,黄兴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捡回一条命。起义失败的次数多了,作为流亡革命家,孙中山显得更淡定了一些。他确实不知道,这一次并非由同盟会领导的起义,能不能避免重蹈覆辙。
这一天,河南彰德洹上村,三年前被解职后闲居于此的袁世凯心情特别好,当天是他52岁生日。他在养寿园大排寿宴,一边和专程来祝寿的亲信赵秉钧、张锡銮、倪嗣冲、袁乃宽、王锡彤等人喝酒,一边欣赏戏台上谭鑫培、王瑶卿、王惠芳等京剧名角的助兴表演。
众人正在兴头上,来了一份关于武昌事变的电报。举座皆惊,相顾失色。袁世凯立即下令撤下酒席,请台上戏子回房休息,他和亲信们围坐一起商议对策。他对众人说:“此乱非洪杨可比,不可等闲视之。”
众口不一。有人说,大清危矣;有人说,不过是兵变,孙中山、黄兴等革命要员都不在武昌,数日即可平灭;有人说,该是袁公出山的时候了;有人说,袁公千万别出山,帮朝廷平灭了兵变,保不准又来个卸磨杀驴。袁世凯静静听着,不作声。
这一天,北京王府井大街,《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里循从居所出来,去拜访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安格斯。莫里循是澳大利亚出生的苏格兰人,已经在北京待了14年,采访过袁世凯、张之洞等要员,在朝野和外交圈拥有广泛的人脉。莫里循多次在第一时间发出独家消息,使《泰晤士报》成了西方新闻界报道中国的权威,“中国的莫理循”广为人知。
莫里循从安格斯那里得到消息:武昌被革命军掌控,湖广总督瑞澂逃逸,第八镇统制张彪被杀(此误)。获得“猛料”的莫里循,又急匆匆去见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朱尔典当天得到英国驻汉口总领事报告:武昌完全处于革命状态,衙门已被焚毁。总督驻在中国巡洋舰上,此舰泊于英国炮舰的后面。
莫里循抓紧时间给《泰晤士报》发去一封电报,题目是《武昌的重大起义》,下有几个小标题:军队叛变/总督逃逸/要求外国援助/局势令人担忧。他写道,外国人拒绝向瑞澂提供帮助,认为革命党反清但并不排外。
这一天,北京城内很是热闹——《国风日报》出了号外,用二号字排出武昌起义的消息,市民抢购,奔走相告。朝廷慌了。陆军部、民政部、内城巡警总厅等机关极力封锁消息,“饬知内城各报馆暂缓登载鄂事”,并派出“检阅委员”实行新闻预检。
《国风日报》不吃这一套。这份当年2月面世的报纸是革命党人白逾桓化名吴友石(无有氏)创办的,景梅九担任主笔。报纸公开的宗旨为“赞助真实立宪,提供爱国精神,以世界之眼光,发精确之议论,指导政府不使政令偏颇,引诱国民勿令责任懈弛” 。报纸初创时,经常穷得揭不开锅,主事者只好敲敲朋友的竹杠,才能维持。“是时同盟会会员入京任职者日渐增多,白、景两人本隶同盟会籍,因此国风报社遂形成为党人荟萃之机关。如田桐、程克、冷公剑、张友于、温楚珩等均寄宿于报社内。常川往来者尤众多,以新闻供给报社。由是《国风日报》在社会上以消息灵通见称,信誉日增,销路日广。” 天子脚下,无法公然鼓吹革命,《国风日报》就打着“有闻必录”的旗号,通过客观报道,揭露清政府对外屈服对内残暴的大量事实。时评版极尽隐喻暗讽之能事,贬斥官场丑恶;副刊版则刊载南明掌故,介绍明末抗清英雄,发表蕴含种族革命思想的诗词。
当天晚上,《国风日报》准备好的武昌起义报道,被“检阅委员”要求全部撤掉,换上其他新闻。对白逾桓、景梅九来说,这显然无法接受。怎么办?
第二天早晨,《国风日报》的读者们一拿到报纸,都惊呼起来——头版一整版都是空白,只印了一行小字:“本报得到武昌方面消息甚多,因警察干涉,一律削去,阅者恕之。”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扇天窗就这样打开了。
天窗一开,人心惶惶。京城内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很多人都在说,肯定是清军完了,革命党人大胜,不然怎么可能空了一整版?
当局无奈,只好跟《国风日报》打招呼:不再作新闻检查,该登什么就登什么吧,只要不造谣就行。
《国风日报》乘胜出击,每天大量刊登前线消息,鼓吹革命军声势壮大。北京满城风雨,清廷举朝惊骇,草木皆兵。
《国风日报》的天窗事件远近皆知,当时京城一家报纸特意为此事画了一张漫画,画上一个麻将牌局,有人打出一张白板,明晃晃的,下面一行字:你怎么打出一张白板呢?
《国风日报》之后,报纸“打出一张白板”之事,还发生过多起。《大公报》和《文汇报》都干过,最有名的当然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上的天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2009年11月19日,《南方周末》刊登了该报对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独家专访内容,在头版及二版各留下三分之一与半个版的空白。头版空白里一行字:“不是每一期都有独家专访,但是每一周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二版空白里一行字:“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人物,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
标签: 草木皆兵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