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的神农氏王朝(9/35)_神农族东拓方略

滴答历史 92 0

  五千年前的神农氏王朝(9/35)

  (新浪博客及微博号:百西村头 "blog.sina.com.cn/siyuanzu" )

  九,神农族东拓方略

  五千多年前的神农族新建的方城,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完备的壕沟护城河及对外码头,城中议政大厅(两百多平方米)、祭祀广场、祖先陵区、手工作坊区、仓储区、居民生活区等可谓一应俱全。神农族的精英们每天在城中运筹帷幄、指点江山、令达各地。而神农族方国控制地区源源不断地运来了粮食、燃料、猎获、玉料、石料、木料、骨料、竹麻等城中所需的物资;城中制造的石器、玉器、武器、陶器、衣物布料、药品、舟筏等也被运往各地的神农族部落及友好结盟的部落,神农族方国可谓蒸蒸日上。

五千年前的神农氏王朝(9/35)_神农族东拓方略

  (图9-1:舟楫时代的神农族方国都城位于水路咽喉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五千多年前虽然陶瓦片未见现身,但原始的红烧砖却是实实在在地出现了。在凌家滩居住的神农族人修建公共大厅和住房时,会用捣烂的植物与泥土混合,然后以加工好的原木为筋骨,将搅拌后的混合泥块砌成墙,最后烧起熊熊大火(温度达千度),泥墙就变成了硬邦邦的砖墙,刮风下雨也能屹立不倒了。神农族人修建祭坛和陵墓时也使用到了这种红烧砖技术,这比同时代的古埃及用大石头修建宗教建筑的方法更为高效实用,也足见东方民族之聪明睿智。后来神农氏王朝时期(约5100年前)修建王宫地台及水利大坝等工程时也使用了相关技术,而目前发现最早的宫殿瓦片是在约4000年前夏启时代的都城(陶寺遗址)出土的。

  仓颉氏除了辅助神农族首领立公修建了功能完备的方城,还为立公出谋划策,制定神农族东拓殖民的方略。五千多年前海退早已结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陆地多已露出,古太湖也逐渐成形。这时,神农族与栖霞族等联盟氏族的东拓队伍,其触角已到达长江入海口的北部至杭州湾南部的广大冲积平原地区,大片的无人之地成为新老居民的财富盛宴。不过地球上有财富的地方从来不缺竞争者,与神农族联盟争夺三角洲土地的竞争者有南部的土著鹤阳族(河姆渡文化),也有中部的土著夙沙族(《吕氏春秋》提及夙沙族),还有源自北方、伺机南下争地的补遂族(《战国策》提及补遂族)。不过太湖流域及入海口三角洲之地形成的初期,仍属地广人稀的时期,各族人口尚寡,故彼此竞争冲突仍未形成大规模。

五千年前的神农氏王朝(9/35)_神农族东拓方略

  (图9-2:土著鹤阳族_河姆渡人脸谱复原)

  不过当时神农氏方国的首领立公,获悉了东部滨海地区仍有众多的土地竞争者,仍不禁为立足未稳的神农族开拓者们忧心忡忡。好在辅政的仓颉氏曾游历四方,知己知彼自然不乏对策,他为立公分析了神农族自身的优势所在,并献上一策。立公与众族老们听后觉得甚妙,便下令按计实施。

五千年前的神农氏王朝(9/35)_神农族东拓方略

  (图9-3:土著夙沙族,即马家浜-崧泽文化陶器,而一些陶器出现神秘的八角图案。)

  首先面对南部的土著鹤阳族(河姆渡文化),立公派出使者和懂土语的族人,带上许多精美的玉器和大量采集的药材作为礼物,乘舟前往鹤阳族首领居住的聚落登门拜访。神农族两百年来可谓历经沧桑,曾在各地挣扎求存的经历,不但使其掌握了各种实用的生存生活技能,其外交应变能力也比土著们成熟老练得多。加上自身的宗教文化基因和医药方面的本领,更使之成为时世的佼佼者。由于彼此已经竞争共存了相当时期,鹤阳族的长老们其实也早已知道神农族人高超的巫医之术、神奇的建筑工艺、精美的玉饰和神秘的宗教祭祀文化,他们也很期望能攀上这个强大且先进的外来过江龙氏族。双方经过友好的协商,十分愉快地达成友好协定和互助盟约。内容大致为:神农族人的土地拓展计划将不包括鹤阳族传统的控制区,即今天杭州湾以南的地区;鹤阳族也不染指杭州湾以北的土地,而专心开拓南方的滨海湿地。另外双方将大力开展实物交易,神农族以玉器、药材、山货、石器工具等,交换鹤阳族的粮食、纺织品、海货等;神农族的巫师也为鹤阳族人提供治疗和宗教方面的援助。与鹤阳族的结盟,令神农族如虎添翼,其在东部沿海的土地拓展围垦中遇到的阻力大大减少了。

五千年前的神农氏王朝(9/35)_神农族东拓方略

  (图9-4:补遂族_大汶口文化陶器,一些陶器也用到神秘的八角图案。)

  神农族面对的另外一个土地竞争者就是实力强劲的土著夙沙族(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夙沙族的传统生活区域与神农族新拓展的领地可谓犬牙交错,均位于古太湖流域地区和古长江入海口的滨海之地。夙沙族人口较多,但聚落分散;而神农族则较为步调一致,定期的传统祭祀仪式也使神农族各部十分团结,加上一些盟友氏族,神农族的实力略胜一筹。不过,根据大本营的策略,神农族人对夙沙族人仍是十分谦逊怀柔,大力推动两族的通婚,互结秦晋之好。夙沙族人也十分艳羡神农族各种新鲜实用的生活技能和宗教文化,龟卜测事、驱魔治病、通神避祸、祭祀天地等很快成为当地时尚,渐渐两族百姓可谓习俗互通、水乳交融。神农族这时实施的策略确是高,它为百年后史籍上所提及的两族纷争最终的圆满结局埋下了伏笔。

  不过对于来自北方的土地竞争者,神农族却采取截然不同的策略,这个竞争者就是补遂族。补遂族发源于黄淮下游及古山东半岛地区,这个地区后来也发育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兴盛一时,补遂族也是后来的东夷、淮夷的祖先之一(大汶口文化早期)。也许神农族当初被迫南下经过补遂族的传统聚落时,双方交往并不愉快,所以神农族立足东部沿海后,对南下开拓耕地的补遂族人并不客气。毕竟也是山高水远,当时远离其祖地的补遂族开拓者仿如浮萍,势单力薄,难怪神农族采取坚决驱离的策略,一旦发现有补遂族人接近领地垦殖,神农族就毫不客气组织力量将其驱离。

五千年前的神农氏王朝(9/35)_神农族东拓方略

  (图9-5:神农族立稳脚跟后,就迅速向东部沿海的滩涂沙田拓殖发展。)

  这时期海退虽然结束,但大江大河携带的巨量泥沙仍使河岸及海岸线缓慢向前推进,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新长的土地进行耕种,并阻挡北方的补遂族人南下争夺,神农族大本营决定,神农族与盟友栖霞族各分出相当的人力,进驻长江的北岸,开发更多新的殖民聚落,联手拱卫东部沿海广袤的鱼米之乡。不过神农族与补遂族也渐成世仇,近千年间,无数战争死难者惨遭杀戮,皆因神农氏族与补遂族或其后裔的之间的诸多战争,这也是一种无奈的孽缘。最后约4600年前炎黄集团与补遂族的后裔联手击败神农氏的大军,即所谓的阪泉之战,神农氏王朝也从此走向衰败。

标签: 神农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