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伏羲死后葬在襄阳境内。因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而生伏羲,图腾为龙,故伏羲死后身体化为形状似龙形和足迹的群山横亘襄阳南(岘首,中岘诸山),而掌控宇宙秩序的“规矩”则化为西边的群山(上岘诸山)。因为山小而险,故称之为岘山。
史引东汉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阳”。(唐朝)司马贞《史记·三皇本纪》云:“按皇甫谧,伏牺葬南郡”。(南宋)罗泌撰《路史》云:“伏羲……世纪云葬南郡在襄阳”。(清代)马骕撰《绎史》云:“帝王世纪庖牺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清代)夏力恕《湖广通志》载: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长沙舜葬零陵。乾隆版《钦定四库全书》、《通鉴外纪》、《世说新语》、《元和郡县志》中亦有详细记载。
襄阳伏羲冢
《南齐书》载:“时襄阳有盗发古冢者,相传云是羲王冢。大获其宝,玉履,玉屏风,竹简书,青丝编等。竹简宽数分,长二尺,皮节如新。盗以把火自照。” 《南史》载:“永明三年,兼尚书左丞。时襄阳人开古冢,得玉镜及竹简古书,字不可识。王僧虔善识字体,亦不能谙,直云是蝌蚪书。” 另据同治《襄阳县志》引《南雍州记》称:“古冢于习家池北,后沈约亦得数简,以示刘绘。”蝌蚪文为上古文字,传说中是神仙使用的文字。故云伏羲冢在凤林山(亦名卧龙山),也有紫盖山说(岘山中岘)。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高约70.5米、长约230米的中国最大的山体头像雕像——伏羲摩崖石刻雕像位于襄阳岘山。“眼睛长9米、高2米,鼻子长18米、宽9米,一个鼻孔可容纳十余人。雕像由国内著名雕刻大师聂承兴负责设计。
襄阳伏羲庙
据说伏羲陨落之后葬在南郡襄阳的岘山中。世人为了纪念这位远古的伟大帝王在襄阳的紫盖山上修建了石头建的伏羲庙,庙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庙前有石制牌匾一付。直到南北朝时香火一直十分兴盛,而且时常有紫雾缭绕,故称紫盖山。但世风日下,战乱不断,饿殍遍野,民风也不如上古时期淳朴。已升天为神的伏羲天帝看到这一切,心中痛惜,化为凡人下界点播世人。但是当时在伏羲庙的一位年轻人不仅不领情还对伏羲神像不敬。伏羲一气引来一阵天罡雷风,刮倒了紫盖山上的伏羲庙。从此伏羲庙又化为砂石散落山中。而庙前的石制牌匾也被刮到了南边群山间,并化为一座山峰,因为这座山是伏羲庙的牌匾所化,而且又形似匾所以被襄人称为匾山,后讹音为扁山。石像也同时飞落到南边化为一座山峰,因为此山奇险陡峭故俗称尖山。
襄阳伏羲洞
伏羲洞又名圣人洞,文献记载“伏龙山(今俗称歪头山),县南二十里。宋曾巩知襄州日祷雨此山,有应。山上有伏龙庙,山中有圣人洞,相传唐时一老翁游此,形貌异常,因以名洞。”这一记载,说明唐朝开始有圣人的传说和圣人洞的叫法,宋代曾巩在山上祈雨,伏龙庙应当自唐或宋代就已存在。《周易参同契》:至圣伏羲,庶圣孔子,圣雄文王。传说唐时游伏龙山的圣人即为升为天神的至圣伏羲,而岘山为伏羲肉体所化。 洞如天斧劈开呈“|”形,似伏羲“一画开天”,岩洞深10米,高6米左右,宽2米多,越往里走越窄。洞外层岩形成的横窟,十分新奇,曾是佛教、道教争相祭祀之地,沧海桑田它们静静的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更迭。
标签: 伏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