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红楼梦》抄本1736年就已面世 ——驳皇极梅先生

滴答历史 20 0

  在天涯社区“书话红楼”栏目,皇极梅先生的《红楼梦抄本问世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初》一文颇为吸引眼球。以 588的点击量,97的回复傲居榜首,不过点评回复基本上都是他自写自评,大可不必在意,点击率是否有水分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此人平素只擅长转发他人文章,原创似乎不多 ,此文受到如此多读者捧场,笔者遂起好奇之心,莫非此文又有了史无前例之新发现?

  细读这篇文章,才知道皇先生考证极不严谨,仅依据两件事做“标杆”,就毫不客气将《红楼梦》抄本面世的时间后推了四十六年,当然,这是对比笔者的观点,若依照传统红学“乾隆十九年(1754)”,也后推了二十八年,难道皇先生这两根“标杆”,真的证据确凿,无懈可击?当然不是,只需笔者稍加辩驳,他这个结论便不成立。

  一、吴云《红楼梦传奇序》中所谓“《四库全书》告成时,《红楼梦》稍稍流布”的话,只是局限于吴云本人知见,存在《红楼梦》抄本早已流传,而吴云一无所知的可能,更何况他说这番话时,程高刻印本已经面世,而抄本肯定比刻印本早得多。当然,前提是“程前脂后”论荒谬之极。

  二、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六记载的时间;《随园诗话》的刊刻时间;以及明义创作《题红诗》时间;袁枚看到明义诗的时间;与《红楼梦》抄本面世时间是五个不同的时间概念,不能划等号,这是常识。袁枚之弟袁树乾隆四十七年出任广东肇庆知府的记载,只能证明《随园诗话》第二卷第二十三条有关明义《题红诗》的记载时间与之相近。记住,是袁枚记载的时间相近,而并不代表明义题诗的时间,更不意味《红楼梦》抄本面世时间就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这也是常识。

  皇极梅先生的这篇文章缺乏缜密的逻辑推理,结论十分草率,这是当今年轻一代《红楼梦》研究爱好者的通病,所以哪怕胡诌之文不乏采信附和者。我真不懂,有甲戌本(1754)《红楼梦》摆在那里,“抄本1782年面世”的话是怎么说出口的?而附和者如云,竟无一人提出质疑。

  皇极梅先生曾依据庚辰本第四十三回夹批:“近闻刚丙庙又有三教庵,以如来为尊,太上为次,先师为末,真杀有余辜,所谓此书救世之溺不假”,考证认定此批作于乾隆乙巳(1785年)或丙午(1786年)年。对此,笔者当时只留言四个字:你真会扯!

  笔者不是一个拆他人大厦建自己茅屋的人。对于《红楼梦》抄本何时面世?笔者给出的答案是:1736年底。早在1729年,曹寅《红楼梦》动笔,至1735年已经完成旧稿;雍正皇帝暴毙后,曹寅对旧稿作了改动,具体所做的工作是:分了回目;插入脂批和梦曲,补记雍正皇帝轶事及死亡情节,改书名《红楼梦》为《石头记》。这个工作花了一年时间,曹寅就推出了一个前八十回的自改自评本,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卞藏本,此本才是《红楼梦》最早面世的抄本。

标签: 地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