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开始正式的聊《史记》,《史记》以《本纪》作为全书的开端,《本纪》又以“五帝”作为开端,“五帝”的第一位天子就是黄帝,所以咱们先来聊黄帝。
黄帝出生的时代背景是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已经完全取代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人口稳定增长,所以这个时期氏族公社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原有的氏族公社在不断的壮大。氏族公社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和频繁,相互之间,或者是为了共同抵御外敌而选择结盟,或者为了争夺利益,发生矛盾,爆发争斗。
这个时候的神农氏(三皇之一)首领炎帝是当时的天子,也就是当时松散的氏族公社联盟的总盟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他自身的发展并不理想,他对于公社联盟的统治力逐渐下降。因为这个时期各个氏族的自我生存的需求和不断的扩张,联盟内部经常发生争斗,神农氏已经没有解决和调节的能力。
而黄帝长大成人,带领着轩辕氏逐渐壮大起来,开始履行本该是由神农氏履行的义务,或者是将矛盾双方拉到一起和谈,或者是对不听劝阻,不守规矩的氏族以暴制暴,在各氏族公社之间,树立起一个“和事佬”,“惩恶扬善的强者”的龙头形象。随着轩辕氏的实力和名气的不断提高,各氏族公社纷纷开始朝见、臣服黄帝。
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王者只能有一个,旧王者的没落和新王者的崛起必然要通过战争来进行权利的交接,这也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通过三次阪泉之战,黄帝顺理成章的打败了炎帝,战争结束后,轩辕氏和神农氏两个强大的氏族相融合。自此形成了一个更加强大的氏族——华夏族。华夏族也是咱们今天汉族的主体,所以咱们走到哪里都会无比自豪的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在这里我来解答一个小疑惑,阪泉之战是黄帝战胜了炎帝,但为什么我们要叫“炎黄子孙”,而不是“黄炎子孙”?这是因为炎帝的神农氏统治在前,黄帝的轩辕氏统治在后。我们说的“炎黄子孙”是按照他们的统治顺序来叫的,而不是一时的黄帝战胜了炎帝,就要把黄帝放在前面。
炎黄融合后,来归顺的氏族就更加多了,但是有一个强大的氏族九黎族,并不服从黄帝的命令和管理。而九黎族的首领是谁呢?正是大名鼎鼎,知名度甚至是与黄帝齐名的——蚩尤。因为咱们每提黄帝,必有蚩尤。可以说黄帝和蚩尤是远古时代最著名的一对死对头。
黄帝领着附属的各氏族,厉兵秣马,和蚩尤在逐鹿展开大战。期间互有胜负,最后黄帝还是凭借先进的科技——指南针,打败了蚩尤,最终奠定了中国华夏族的基调。(历史上对于先有阪泉之战还是先有逐鹿之战,各有说法,咱们这里只凭《史记》来讲)
战胜蚩尤之后,天下的氏族都推举黄帝为天子。黄帝在真正意义上取代了神农氏。开启了“五帝”的统治时期。
黄帝非常热衷于开疆拓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继位天子之后,领着自己的精兵强将,不断的征讨那些像蚩尤一样的不归顺者,和更远的不知名者,扩充自己的控制范围,从未停歇。黄帝时期的控制范围就成为了我们中国今天国土的一个雏形——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根基,向四周辐射,包括控制长江流域各水系。而且黄帝到一个地方就祭祀一个地方的山川鬼神,这种人向大自然膜拜的方式,受到了后世帝王们的争相模仿。
黄帝不仅是追求扩大地域上的影响力,他更对当时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帝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推算历法,创造了最早的历法——黄帝纪年。他给整个人类设置生物钟,预知节气日辰,顺应天地四时规律,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黄帝也是最早的环境保护者,他提倡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这种环保意识距今已经将近五千年了。并且黄帝大力发展生产,开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等。由此,黄帝将华夏族人的生活方式调整的更加标准化,更加的符合自然规律,华夏族人慢慢的由“野兽”的不规律的生活方式,逐渐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靠拢。
根据流传至今的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作证,可以说黄帝是真正意义上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标签: 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