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一览

滴答历史 26 0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一览

    农民是占有或部分占有生产资料,靠从事农业劳动为生的人。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的基础上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而在古代社会,农民却是饱受剥削压迫的,农民境地如悯农里所言: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于是农民起义发生,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农村或农业人口的暴动,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

     揭竿而起: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是中国著名的农民义军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是爆发于秦末(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朝的黑暗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显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陈胜和吴广虽在起义不久即先后牺牲,但秦朝的灭亡是和他们首倡起义的功绩分不开的。

     绿林好汉: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起义指中国古代新莽末的农民起义。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组织了以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为根据地的武装起义,史称“绿林军”。地皇三年(22年)二王分兵,遂又称被为下江兵和新市兵。次年,义军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郾县(今河南郾城)等地。王莽乃派王寻、王邑率军镇压,但在昆阳之战遭到惨败。义军乘胜攻洛阳、长安。长安被迅速攻占后,王莽被杀。

     黄天当立: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

    中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爆发的。

     瓦岗军威:隋末瓦岗农民起义

    从隋大业六年(610年)翟让聚众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举起反隋义旗,到武德元年(618年)李密率部投唐,前后9年,在中原大地活跃着一支矛头直指隋廷的农民武装力量,这就是翟让和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事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

     满城尽带黄金甲:唐末黄巢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是875年至884年发生在唐朝末期的一次志在推翻唐王朝的农民起义。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率众几十万,转战十几省,持续十几年,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宏伟壮烈的农民革命战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它沉重地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表现了农民战争对封建社会的改造作用。同时,起义也削弱了藩镇 割据势力,打破了原来中央与藩镇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的均势。

     水泊梁山:北宋末年宋江起义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宋江聚众梁山泊(又名梁山泺。今山东省梁山、郓城间)起义,反抗官府,抗击官军镇压的作战。明初出现《水浒传》,将宋江起义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感人,因而使这次本来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农民起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广泛流传于民间,以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末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又称作红军,是元朝末年起来反抗元朝的主要起事力量,该事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因打红旗,头扎红巾,故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

     迎闯王,不纳粮:明末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起义,中国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李自成(1606~1645)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家世业农。自成以家贫,为人牧羊,略识文字,及长为银川驿卒。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崇祯三年(1630),自成以裁驿卒失业,遂投活动于西川的不沾泥张存孟部。后因张存孟败降,自为一军。

     太平天国: 清朝洪秀全金田起义

    天王洪秀全太平天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特例,例如以西方宗教名义组织势力,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之“中国农民起义”且“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清朝入关后强令剃发易服,太平军因拒绝此俗,亦被清廷称作“长毛”、“长毛贼”、“发贼”、“发逆”;因为太平军起自广西,以两广人为主,故清廷称其为“粤匪”.

标签: 红巾军起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