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解读,打开历史真相的一把金钥匙

滴答历史 23 0

  人性解读,打开历史真相的一把金钥匙

  ——评《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

  文/山外山

  史书《三国志》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追求真实,后者追求好看;前者追求的是叫好,后者追求的是叫座。

  求真,不仅是历史书不同于历史小说的最大区别,也可以说是历史学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怎样才能做到历史的真实性?

  答案有两点:一是史料的真实性,二是解读的客观性。

  保证史料的真实性,主要是考据学的任务。保定解读的客观性,则牵涉到解读的视角和眼光。

  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后者的难度更大。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不只是对历史真实性的怀疑,而且还道出了历史在政治面前的无奈和无助。中国古代的官修史书,其真实性也常常不能保证。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是真实的历史与记录的历史,总会有些事实上的出入;二是历史代封建王朝总要往自己脸上贴金,往前朝脸上抹黑。带有政治标签性质的历史评价,基于个人爱憎的褒扬,总是充斥着历史评说的各个角落。个人编撰的史书,自然也要受到作者主观意志和情感的左右,其真实性同样让人担忧。

  人们对于历史的解读和评价的反复无常,在太平天国这段历史上,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清政府对于太平天国,当然是憎恶之极,在官修的《剿平粤匪方略》等书中,不但极尽咒骂之能事,称太平军为“逆匪”、“粤匪”、“长毛”等,而且还对太平天国进行了大量诬蔑,将杀人放火的罪行强加于洪杨头上,以混淆视听,诱后人唾骂。

  除此以外,清政府为了让自己的诬蔑能够大行其道,还对太平天国的史料进行了扫荡式的销毁,以致今天研究太平天国那段历史,不得不主要依赖于海外回流的资料。

  如果说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诬蔑,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帝王权力大厦不致倒塌,尚属情有可原,那么在新中国建立后,太平天国从“五朵金花”的宠儿,变成“无人问津”的弃儿,再变成“破坏力量”的逆子,就让人无所适从,疑窦丛生了。

  从民国到现在,无数专家、学者、文人、名人、政治家,都曾对太平天国有过诸多的评价,这些评价也是莫衷一是,各执一端,褒之者捧之上云端,贬之者踹其下地狱。

  太平天国的真相到底如何,今人该做何解读,才能还原这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传奇历史?

  难道太平天国也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所幸的是,作者月映长河的人性视角,独特的人性史观,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历史真相的金钥匙。

  作者站在“人性”这座高台,高屋建瓴,独具匠心,鸟瞰和审视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这段神奇历史画卷,用心灵写史的笔法,用人性观照的分析,将一群不满现状,敢于抗争的平民草根的奋斗场景,徐徐展现在读者面前,将一群手握大重兵大权的满清权贵和汉族官僚,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的强力弹压过程,清晰地娓娓道来。

  在作者的笔下,人性中的善良与残忍、正义与黑暗、勇敢与怯懦、诚实与欺诈、进取与堕落、趋安与避险、无私与贪婪、正直与邪恶、平等与特权、优越感与平常心、欲望的张扬与克制……都在生动的叙事与犀利的分析中暴露无遗,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受复杂多变而又亘古不变的人性,感悟历史的无穷魅力和深刻哲理。

  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对太平天国的叙述与解读,正如作者自己所言,他展示的是“一部人类的欲望挣扎史”,正是这种生动而独特的解读,让读者在一百多年后,让我们仍然能够饶有兴趣地重温这段历史。

  也许,基于人性解读的太平天国,才第一次证明自己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作者在严肃考证,多方比对,忠于史实的基础上,用人性这个普世的价值尺度,让我们重新领略了那段看似遥远却很真实的历史。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部中国史,抑或一部世界史,何尝不是一部欲望流淌和人性彰显的历史!

  读懂了人性,也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历史,也就读懂了现实。历史属于过去,公道自在人心,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让人品味的一坛醇酿。

  以上这些,大概就是该书作者月映长河解读太平天国,带给读者的独特享受和最大收获吧。

  这本人性版的太平天国,相信既能叫好,又能叫座。

标签: 打开全部历史记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