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6年,朱元璋占领南京,设立了江南行中书省。从此以后,朱元璋开始承袭元朝的制度,大规模推行省制。
不过,虽然明制有不少承接元制,但由于刚刚经历动乱,朱元璋也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例如,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12个行省,但行省的权力过大,“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所以朱元璋为了出现地方做大,于是在公元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废除了行省平章事,将参知政事改为布政使,于是就出现了我们熟知的三司制度,而布政使也因此脱颖而出。
一、布政司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按照早期的设置,布政使掌管行政权,按察使和都指挥使掌管司法和军事。不过随着制度的完善,布政使逐渐成为了地方行政机构的核心人物。
正如资料所载,布政史司不仅负责地方税务摊派及征收,而且还掌管了整个地方的财政开支。这些开支不仅包括官员俸禄和军饷支出,同时也包括了供养中央的上缴支出。
这三项权力相当重要,收税使得布政使直接掌控百姓生死,是百姓眼中最具有权威性的人。而掌握财政开支,就不得不使得另外两司逐渐向其靠拢,并且使得布政使垄断了和中央的交流渠道。
——也正因为如此,布政使在明末清初被称之为“守土官之首”。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朱元璋对行省制度进行了分割,但因为行政惯性,布政使还是成为了地方上的权力核心,虽然它只有二品的头衔。
靠着新出台的三司制度,布政使快速的完成了对地方资源的整合,帮助朱元璋建立了稳固的大统一政权。
从其影响上来看,布政使有力的避免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对于明朝早期的政治经济的恢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朱元璋早期的制度都过于强调为大统一服务,因此随着朱元璋的老去,随着制度的发展,三司制度逐渐出现种种问题。
虽然布政使号称“地方官之首”,但它终究只能靠着财政去影响其他官员,而无法真正做到对地方权力的有效统合。
在无事发生之时,布政使足以应对局面,可一旦有事发生,三司制约,各方调度迟缓现象就容易出现。
在明朝历史上,地方曾出现多次叛乱和大的战争,其中包括宁王之乱、土司之乱,还有著名的银匪之乱,以及倭寇之乱和北方边乱。
面对如此众多的问题,布政使无法做到有效的调度,以至于出现地方失守,中央对地方危机反应迟钝的现象。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危机来临之时,行政权和军事指挥权争权,闹到最后城破人亡,只能以死报家国。
二、巡抚的诞生与功能
——在这样的危机下,明朝统治者不得不将地方权力更为集中,因此三司制度的头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制度,巡抚制度。
明史记载:建文元年三月,遣“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采访使,分巡天下。” “问民瘼,课吏治,皆得便宜行之。”
也就是说,明惠帝时期巡抚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而且他的登场如同汉朝的刺史制度一样,本质上是中央派出要员去巡视地方,是中央对地方的一种监察手段。
但正如前文所说,当中央采访使发现地方三司无法应对,各方调度失灵时 ,他们必然会像汉末的刘表等人一样,建议设立更加强大的地方行政长官。于是巡抚制度正式登场。
《明史·宣宗本纪》记载:“洪熙元年八月癸末,大理卿胡概、( 四川) 参政叶春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此时的巡抚都为中央的派出大员,他们的登场是临时的,并没有对三司制度进行本质性的破坏,而他们的权威也来自于皇帝给予他们的信任,布政使只能对其恭敬有加。
但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各种地方动乱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明崇祯年间,为了应对恐怖的农民军起义,杨嗣昌等人甚至提出了建立五省总督的观点。
因此,巡抚制度随着地方动乱的持续性,变成了一种固定性的制度。而原先的巡抚也由中央派出人员,变成了中央的实职人员的兼职。
——例如,巡抚和总督不仅在中央有着极高的头衔,而且还开始加都御史头衔,监管军务。到此为止,基本上形成了巡抚全方位大于布政使的格局。
但是,根据《昭代典则》记载:“巡抚是以京官巡抚地方,布政使仍然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强龙不压地头蛇,中央虽然权力大,但人家的根基在中央。
而且,巡抚只是临时机构,终有一天是要回到中央的,巡抚走了以后,布政使依旧是大老爷。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布政使被彻底拉下神坛呢?
三、布政使们的黄昏
——这就不得不说到清朝布政使们的诸神黄昏。
众所周知,清朝和明朝一样也继承了前朝的制度,在顺治皇帝时期,清朝政府就先后设立了十几个省份的巡抚和布政使。
但清朝统治者似乎意识到了三司的问题,所以他开始有意识的将权力倾向于巡抚,而不是布政使。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顺治4年,仅仅只有广东省事先设置布政使后设置巡抚,其他的省份几乎全是先设巡抚,后设立布政使。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
随着战乱的平定,清朝进入了所谓的康雍乾盛世,这一时期社会较快的发展,政治制度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于是在乾隆时期基本形成了八总督和十八巡抚的固定格局,虽然巡抚的权力还未完全确定,但也基本上形成了布政使从属于督府的格局。
史料记载,乾隆13年清,政府议准:“外官官制,向以布政使司领之,但督抚总制百官,布、按二司皆其属吏,应首列督抚,次列布按。
学者评价:布政使仅仅成为了一省钱粮之总汇,从此失去了守土官之首的地位。
然而,在封建王朝,权力的博弈不是分个高低,而是零和博弈。
正如前文所说,巡抚和布政使存在着地头蛇与空降司令的斗争,但随着巡抚制度的明确化,巡抚不再由中央高级官员兼任,而是“不拘品秩,择贤能者。”
所以布政使也进行过相当激烈的反抗,巡抚和布政使斗争相当激烈。
然而比较残酷的是,到1840年以后,这种斗争局面被彻底改写,属于巡抚的时代到来。
——众所周知,1840年以后,清朝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危机,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几乎摧毁了地方权力的平衡。
为了更好的集中权力守土,中央授予巡抚空前的战时权力,例如著名的李鸿章,他就掌握了行政军事和财权,几乎成为一省的王。
当然也有的布政使想要对巡抚进行掣肘,想要从税收和工资支取方面想办法。
但以曾国藩为首的巡抚大员们却提出了收取厘金,于是巡抚直接绕开了地方税收机构,开始独立掌握财权。
这是相当恐怖的现象,因为巡抚彻底摆脱了布政使对其最后的影响,而且这一现象逐渐发展为地方权力下放,中央再无力约束地方督抚。
连中央都对此无能为力,那么法理上本就不如巡抚的布政使,自然也就逐渐的落寞。
而且,明朝时期布政使因为掌握着上交税赋的权力,所以拥有与中央沟通的单独渠道。
但自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掌握着上书中央的权力,甚至他们还垄断了这一渠道,布政使只能通过巡抚来向中央表达诉求。
于是,从那以后布政使的名号逐渐的消亡,频繁出现于我们眼前的则更多的变成了总督和巡抚。
——不过面对地方权力下放,地方权力空前集中于巡抚,清政府也曾想要进行阻止。
例如宣统元年,清政府就曾改阁外省官致仕图,集中财政,而且再次提出了要集中财权统归于藩司。但可惜清政府自己烂泥扶不上墙,三司也早就被打断了脊梁,再也不能重现当年的荣光。
不仅如此,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东南五省居然能够公开自保。而辛亥革命爆发时,各地方巡抚能够直接支持革命。
因此,巡抚迎来了最巅峰的时刻,连中央都无法阻挡,更何况是小小的布政使。
四、总结
最后进行总结,明初实行三司制,其本质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颇有分权与制衡的影子。
但封建政府和民主政府有着巨大的差异,封建政府的权力是私有的,权力具有极强的排他性,所以一旦有大事发生,三司制度就变得滞后和资源的浪费。
于是巡抚制度就诞生了......
但巡抚制度本质上也没有脱出封建权力逻辑,所以他们在掌握各大权力以后,开始脱离中央,极大的破坏了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导致清朝的崩坏。
因此,巡抚和布政使是两种阶段的产物,一个是地方权力遭到极大削弱时的时代产物,另一个则是中央权力下放时的巅峰产品。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二者都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