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蜜邀
1.言源
周世宗柴荣多疑好杀这事还是宋太祖赵匡胤亲口爆出来的猛料
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受禅之初,颇好微行,或谏其轻出。曰:“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我终日侍侧,不能害也”。~《宋史》卷三.太祖三
赵匡胤受禅后仍然不改喜欢到处闲逛的爱好,有人劝他,局势不稳,人心未定,尽量别出门。赵匡胤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当年周世宗柴荣只要见到手下哪位将领长了一幅方面大耳的相貌便会找个机会杀掉,这么多年来,也只有我是个例外”
这事还不是孤证
上既即位,欲阴察众情向背,颇为微行。或谏曰:“陛下新得天下,人心未安,今数轻出,万一有不虞之变,其可悔乎”!上笑曰:“帝王之兴,自有天命,求之亦不可得,拒之亦不能止。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然我亦终日侍侧,不能害我。若应为天下主,谁能图之?不应为天下主,虽闭户深居何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赵匡胤很自信地对劝他不要轻易外出的人说,周世宗杀了那么多方面大耳的将领,我每天都在他面前晃着大耳朵,他也没有杀我。可见由谁做皇帝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事
赵匡胤无疑的确这样说过,但是事情真的如赵匡胤所说,周世宗柴荣手下将领除了赵匡胤外,其他都是一幅尖嘴猴腮没长相?
2.看相
柴荣手下战将如云,柴宗训被赵匡胤清盘后,这些将领便成为赵匡胤的手下,部分人在《宋史》中有传,这部分人中又有部分人的传记有关于相貌的描述,随便举几个例子
武行德:身长九尺,材貌奇伟。(世宗时后周邢国公,保大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宋史252)
药元福:元福虽老,筋骨不衰,人言其气貌益壮。(世宗时后周检校太尉,定、庐、曹三镇节度,宋史254)
赵晁:身长七尺,仪貌雄伟。(世宗时后周检校太保,河阳三城节度,孟、怀等州观察使。宋史254)
向拱:状貌雄伟。(世宗时后周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山南东道节度,西南面水陆发运招讨使,宋史255)
当然,如果非得把“雄伟”、“奇伟”理解加大版的尖嘴猴腮或留了胡子的花美男……这、随你
3.高平之战
周显德元年二月,北汉趁后周新丧柴荣刚即位时,联合契丹大举入寇,柴荣率军亲征。三月癸巳(十九日),在周军后军未至的情况下,双方在高平展开一场大战
众心危惧,而帝志气益锐,命白重赞与侍卫马步都虞侯李重进将左军居西,樊爱能、何徽将右军居东,向训、史彦超将精骑居中央,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将禁兵卫帝
樊爱能时为马军都指挥使,何徽为步军都指挥使,这二位也算是后周老资格将领,柴荣对他俩寄予重托,没想到
合战未几,樊爱能、何徽引骑兵先遁,右军溃。步兵千馀人解甲呼万岁,降于北汉
刚开打,两人带着骑兵就跑路了,留下腿短的步兵一千多人降了北汉
柴荣见局面危急,便冒着箭雨亲自带领亲兵督战,把宿卫将赵匡胤感动得眼泪哗哗的
太祖皇帝时为宿卫将,谓同列曰:“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
赵匡胤与张永德分别率兵反击,在禁军将领夏津、马仁瑀、马全X等人舍命配合下,周军反败为胜,杀了北汉骁将张元徽,吓得契丹军“畏周兵之强,不敢救,全军而退”,跑了
樊爱能和何徽打仗不行,打劫自己人倒是一把好手
樊爱能、何徽引数千骑南走,控弦露刃,剽掠辎重,役徒惊走,失亡甚多
柴荣派人带着诏书去制止也没用,使者反而还被两人杀了。直到听说周军连胜数阵,北汉军被打垮,契丹人被吓跑的消息,两人才带着部队施施然归队
4.柴荣杀人
临阵脱逃,抢劫军需,公然抗旨,斩杀御使……樊爱能和何徽死十次都够资格。然而,柴荣还在考虑给不给二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犹豫未决……
柴宗便向张永德征求意见,张永德说
“爱能等素无大功,忝冒节钺,望敌先逃,死未塞责。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
张永德的一番话使柴荣下定决心,杀掉了樊爱能等七十多名首恶,看在何徽曾经守晋州有功的份上,本想免他一死,却“法不可废,一并诛之”
一次性砍了七十多颗脑袋,这可能是柴荣最最最“残暴”的一次了。然而,写完这一段,司马光评价道
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姑息之政矣!
貌似以司马大牛为代表的宋朝士大夫对此评价很高。这恐怕是赵匡胤没有想到的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后周纪二
5.评价
臣光曰: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后周纪三
臣光曰: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又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世宗近之矣!~《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
可是,司马老爷子,你这样写,考虑过太祖皇帝的感受吗?
标签: 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