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如何取代后周?杯酒释兵权之后,柴荣的后人如何?

滴答历史 127 0

黄袍加身并不是赵匡胤首创,而是后周太祖郭威的专利,同样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也和郭威极为相似。

北宋如何取代后周?杯酒释兵权之后,柴荣的后人如何?

相传,早年的赵匡胤四处游历,在襄阳碰到了一个老和尚。老和尚看到赵匡胤面相不凡,认为赵匡胤早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把自己的积蓄全都给了他,并且告诉赵匡胤一直向北走。

赵匡胤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郭威的地盘,于是赵匡胤就投靠了郭威。当时的郭威是后汉枢密使,掌握了后汉的军政大权。三年后,由于后汉朝廷猜忌郭威,郭威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杀回汴梁。

杀回汴梁后,由于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后汉宗室尚有很大的权力,所以郭威为了稳定局面,暂时没有称帝。但很快,北方边疆传来了契丹入侵的消息,于是郭威率军北上,途径澶州时,手下的将领和士兵发动兵变,郭威“被迫”黄袍加身,于是郭威杀回汴梁,改国号为“周”。

北宋如何取代后周?杯酒释兵权之后,柴荣的后人如何?

赵匡胤如“郭威”之法炮制郭威的整个篡位过程,赵匡胤那是尽收眼底,但当时的赵匡胤职位不高,根本不敢有任何想法。

郭威称帝前,由于亲生子嗣全部被后汉朝廷所杀,所以册立了养子柴荣为继承人。郭威去世后,柴荣继位,赵匡胤也开始执掌禁军。

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明君,他在位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后周在经济、军事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柴荣对赵匡胤的信任,在后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赵匡胤也逐渐的掌握了很大的权力,尤其是柴荣去世前还任命了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统帅亲军。

北宋如何取代后周?杯酒释兵权之后,柴荣的后人如何?

公元959年六月,柴荣去世,柴荣年仅6岁的四子柴宗训继位,此时的后周朝廷孤儿寡母,所以谣言四起。很快忠心于后周的官员查出了谣言起于赵匡胤,所以很多人建议削减赵匡胤权力。

赵匡胤岂能坐以待毙,所以和其心腹加紧了活动。虽然《新、旧五代史》,以及《宋史》中都没有提到赵匡胤的野心,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后,殿前司的人员调动都对赵匡胤绝对有利,比如赵匡胤“义社十兄弟”的王审琦、石守信都进入了殿前司系统,也因此赵匡胤掌握了大部分禁军。

北宋如何取代后周?杯酒释兵权之后,柴荣的后人如何?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的大臣们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接到了辽国和北汉合兵南下的奏报,所有人顿时都乱作一团。经过后周朝廷商议,由赵匡胤率军北上,于是赵匡胤叫上了亲信,第二天一大早就急忙出城了。

关于奏报的来源以及真假,史书中并没有详细记载,所以很多人猜测这封战报是赵匡胤伪造的,当然也只是猜测。

初二晚上,赵匡胤和他的亲信开始在军中造谣起哄,声称如今皇帝年幼,即便立功之后也不见得有所封赏,不如拥立赵匡胤为帝。

北宋如何取代后周?杯酒释兵权之后,柴荣的后人如何?

初三,大量士兵哗变,赵光义乘机将一块准备好的“黄布”披在赵匡胤身上,请求赵匡胤登基称帝。这一刻仿佛回到了后周太祖郭威“黄袍加身”的那一天,于是赵匡胤模仿“心中的偶像”郭威装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果断同意。

初四一大早,赵匡胤回军开封,守卫开封的主要禁军将领是石守信和王审琦,当二人得知兵变成功后,迅速打开了城门。

初五,年仅7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赵匡胤成功逼走孤儿寡母即皇帝位。就这样,后周世宗柴荣去世仅仅半年后,赵匡胤仅仅用了5天便完成了从打工仔变身成为了董事长。

北宋如何取代后周?杯酒释兵权之后,柴荣的后人如何?

柴荣后人结局后周世宗柴荣有7个儿子,前三个儿子都被后汉所杀,第四个儿子就是后周恭帝柴宗训。

赵匡胤兵变后,柴宗训被迫禅让,之后赵匡胤降其为郑王,让其迁居房州[今湖北房县]。当时的湖北房县交通落后,条件恶劣,因此柴宗训仅仅活到了20岁便突然去世了。

另外,柴荣第五子为柴熙让、第六子为柴熙谨、第七子柴熙诲。

赵匡胤兵变后,五子、七子不知所终。赵匡胤发现第六子时意欲处死,但在潘美的劝说下放弃,最终第六子更名潘惟吉,成为了潘美的养子。

北宋如何取代后周?杯酒释兵权之后,柴荣的后人如何?

柴宗训去世后,其子柴永崎改封郑国公。到了宋仁宗时期,宋仁宗封柴氏后为崇义公,给了他们上千顷土地用来奉祀后周的宗庙。以此可见柴氏后人在宋朝的待遇不错。当然关于所谓的“丹书铁券”,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

标签: 后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