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打败了谁建立宋朝的?

滴答历史 132 0

欣赴小蜜之约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后周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赵匡胤“黄袍加身”,轻取都城,杀了忠于后周、企图抵抗的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全家,时年七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高风亮节、深明大义,主动要求“禅位”。

翰林承旨陶谷宣读了早已备好,藏于衣袖的“禅位诏书”,赵匡胤推辞不得,只好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宋”。

赵匡胤是打败了谁建立宋朝的?

赵匡胤是打败了韩通一家老小做了皇帝?

后周大将赵匡胤忠心耿耿,跟随世宗柴荣南征北战,从不叫苦叫累,堪称劳模

世宗显德元年(954年),后周迎战北汉、契丹联军,右翼溃败,军势危急,柴荣引亲兵犯矢石督战。

禁军宿卫将赵匡胤高呼“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贼气骄,力战可破也”,身先士卒,驰犯其锋,带两千兵直闯敌阵,北汉军为之气夺

赵匡胤为后周赢得高平之战的胜利立下大功

956年3月17日,赵匡胤奉命攻涂山,设伏诱敌,在涡口大败南唐军,缴获战船五十余艘

3月25日,赵匡胤奉命攻清流关,绕到敌后一通猛攻,大败南唐军,擒主将皇甫晖,克滁州

4月,寿春之战,赵匡胤与张琼乘小船查看敌情时被南唐军发现,要不是张琼舍身相护,赵匡胤便要交代在寿春城下

957年12月,赵匡胤率部攻泗州城南,放火烧掉城门,攻破了泗州的水寨和月城

赵匡胤为后周抢占南唐淮南十四州立下赫赫战功

赵匡胤荣升禁军都点检

为日后攻克东京,打下大宋江山奠定了基础

同样战功显赫,忠于后周的大将李筠、李重进对后起之秀赵匡胤接受恭帝禅位很不高兴,不愿意交出兵权,纷纷造反,被赵匡胤巧施妙计,分而破之。

赵匡胤登基后对五代以来的弊端进行了深刻反思,为大宋三百多年天下作出了行之有效的规划

1.对武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对军队实行“更戍法”,使得“兵无常将,将无常兵”

2.鼓励官员享乐贪腐

“人生如白驹过隙,所谓好富贵,不过欲多集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天年”~赵匡胤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赵匡胤

3.推崇儒家君臣之义,广开科考,以文制武

“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赵匡胤

“艺祖皇帝用天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故本朝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陈亮

钓鱼认为:五代时期武将骄悍,适当予以压制,提倡文治,原本无可厚非。只是,尝到甜头的宋朝在崇文抑武的路上狂奔不止,完全忘记了还有契丹、西夏、安南等诸多强敌,还有燕云、辽东等故土未曾收复。

刚结婚,还没有生儿子,便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结扎了。这事也就赵宋能干出来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赵光义

“夫敌者,皮肤之患,尚可治;盗贼者,腹心之患,深可忧”~欧阳修

宋朝君臣嘴里的奸邪、盗贼比外患更可忧惧

所以,“此为保一姓之天下而致亡国亡天下”~《宋论》王夫之

宋朝以厚禄优待士大夫,本以为会“吏禄既厚,则人知自量”。俗话说,“仗义每多屠狗辈”,“人心不足蛇吞象”。对文官的极度纵容造成宋朝吏治严重腐败。企图以高薪养廉吏的愿望不过是美丽的肥皂泡。

“良吏实寡,赇取如故”~王安石

“父母所教,师友所传,都归结到一个利字”~文天祥

综上

宋朝以优待士大夫的方式打败了读书人的心,使赵匡胤得位极正,“受禅”建立了宋朝。

标签: 后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