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只要还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掌权,沙俄的统治就甭想在一战结束后存续下去。无论是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乃至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史学界,都对尼古拉二世的执政能力普遍予以“差评”。
尼古拉二世统治被推翻后,继之而起的苏俄政权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广泛批判,称之为意志薄弱、镇压民众的“嗜血暴君”。
美国历史学家雷蒙德·艾斯修斯则在1981年出版的《尼古拉二世与日俄战争》一书中称这位沙皇“害怕争议、优柔寡断、纵容亲属”,面对重大问题和决定时“态度含混”。
2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女作家、历史学者芭芭拉·塔奇曼更是在其著作中“痛批”尼古拉二世,称后者“缺乏足够的智商、精力与才能来完成君主应尽之责”“经常突发奇想,犯下一连串低级失误”。
塔奇曼还认为,尼古拉二世的父皇亚历山大三世在49岁壮年遇刺身亡,导致年仅26岁的前者仓猝间登上了权力宝座,而他这时候对于如何掌控和治理庞大的帝国还一无所知。
相比上述激进观点,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马西还算对尼古拉二世抱有几分同情,认为末代沙皇其实是一个“性格柔顺、充满魅力、热爱家庭、宗教信仰深厚且怀有爱国主义的好人”。但同时,罗伯特·马西也承认尼古拉二世确实无法胜任一个摇摇欲坠庞大帝国的统治重任,他认为前者的“悲剧在于生在了一个错误的历史年代”。
其实,上述学者的看法都很有道理,但却忽视(或者说可以避开)了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接连在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遇惨败,尼古拉二世早就众叛亲离、威信扫地。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素来崇尚铁腕强权,一个软弱无能的领导者纵然品德再高尚、修养再高雅,只要其不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胜利、荣誉、土地及财富,他的统治就不可能稳固,更无法获得臣民(特别是精英集团和强力部门)的拥戴。
为什么彼得大帝、斯大林这样的铁血强人直到今天的俄罗斯仍然很受欢迎(虽然也充满争议)?不是因为他们统治手段“简单粗暴”,而是因为其执政期间能够开疆拓土,能够让沙俄和苏联国势蒸蒸日上、跻身强国之林。
反观尼古拉二世,2次战争的失利不仅让沙俄举国上下蒙受奇耻大辱,还被迫丢掉了大片国土或势力范围,军民伤亡也达数百万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最先无法忍受尼古拉二世糟糕统治而起来推翻他的,并不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而是原本支持沙皇独裁专制政权的地主、工商业者、士绅和部分王公贵族。1917年二月革命后短期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就是原先沙俄的利沃夫亲王。
所以说,尼古拉二世在一战后期被“自己人”推翻是大势所趋的必然结果,而幻想他可能整合并领导百万白卫军去重夺皇权更是“脑洞大开”。因为所谓的“白卫军”并不都是铁杆保皇派,更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山头林立、派系众多,称之为一个貌合神离、勾心斗角的“军阀松散联盟”还差不多。
别忘了,高尔察克、邓尼金这号被算作“保皇派”的前沙俄高级将领,当年可都是在第一时间就宣布效忠临时政府,而非哭着喊着拉起队伍“勤王救驾”。高尔察克后来更是野心膨胀,自封了个相当于新沙皇的“全俄执政”搞独裁,下场比尼古拉二世也没好到哪去。
可见,尼古拉二世退位后最好的结局,也无非是效仿德国威廉二世逃亡海外,在欧洲王室亲戚的庇佑下了此残生。皇权中兴?还是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