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在海上打?

滴答历史 135 0

崖山海战(宋元崖门山海战),是1279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一次大型海战。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汉人投降大将张弘范进攻赵昺朝廷。元军用布蒙以伪装,连破南宋海军。张世杰率军突围,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四十三岁的左丞相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壮烈殉国!崖山之战是宋朝对蒙古侵略最后一次有组织的抵抗,10万余人投海殉难,宁死不降,何其壮哉!此战之后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与外族。崖山之战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的转折点。至此也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有些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但是事实上‘崖山之后无中国’是宋亡之后中国人自己形成的一种史观,明代诗人钱谦益有诗曰: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可见明朝人也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国,但是这是一种有历史局限性的,现今崖山海战的范围已不可考,约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公里,在南海与银洲湖的相接的地方,崖山之战虽然失败了,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崖山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崖山精神,春秋大义,鼓舞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说:"崖山这个地方的历史古迹是有意义的,宋朝虽然灭亡了,但当时许多人继续坚持抗元斗争,保持了民族气节。"

标签: 崖山海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