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战宋朝灭亡后,宋军官兵幸存者根据大略估算还有10余万人,各自随船漂泊流落到雷州半岛的各个地方,加上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流落到雷州半岛人众,据统计大约共有30余万人落籍雷州。
这些落籍雷州半岛的30余万军民大多数是闽南莆田一带居民,这是因为当初主持组建抗元民军的陈文龙是莆田人。陈文龙(1232—1276),福建兴化(今福建省莆田市,北宋时候原属泉州的莆田、仙游两县改隶于兴化军)人,原名子龙,字刚中,宋度宗为之改名文龙,赐字君贲,号如心,南宋名相、魏国公陈俊卿五世从孙,陈文龙是度宗咸淳四年(1268)状元,官至参知政事;景炎元年(1276),益王(宋端宗)在福州被立为帝,陈文龙再次出任参知政事,他倾尽家财在莆田一带招募兵勇组成一支民军,在福州、泉州两城守将先后叛降元军之后,陈文龙固守莆田,四次斩杀前来劝降的元使,并在城头竖起“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大旗,以彰明心迹、激励士气。1276年9月莆田被元军攻陷,陈文龙被俘,北上经杭州谒拜岳飞庙时,英勇就义。
明永乐六年(1409)诏封陈文龙为福州府城隍,又以其威灵赫赫,能保佑航运、渔业,被加封“水部尚书、镇海王”,后人因此称文龙为“尚书公”。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皇帝亦加封陈文龙为镇海王。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陈文龙所组建的民军余部在其子陈八宣、陈汝楫及侄子陈若水的带领下继续保护南宋流亡朝廷南下。莆田人出身的民军将士不但骁勇善战,而且其中的很多人既是航海专家,又是造船巧匠,更兼对南宋朝廷忠心耿耿,是抗元报国最为义无反顾的中坚力量。
根据目前看到的雷州半岛各姓氏族谱,其始迁祖95%以上是福建莆田人,目前很大部分的雷州半岛土著居民如果追根溯源,都是闽南人特别是莆田人的血脉和文化传承,莆田人来到雷州半岛,传播过来闽南文化,也使得闽南语从元代开始渐渐地发展成了雷州半岛的主流语言,发展成了现今的雷州话(Leizhou dialect ),雷州话与莆田话、海南话、潮州话同属“姐妹语系”,属闽南语系的一支代表方言,而元代以前的雷州话也就是黎语逐渐在雷州半岛式微乃至于消失。
标签: 崖山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