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之战和抗战期间的衡阳保卫战,二者在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战役惨烈程度上,都极其相似。
南宋和金国绍兴和议后,双方处于一种整体和平,局部冲突不断。打打停停,时战时合的一种状态。双方都希望能通过局部战争的胜利,来与对方交涉时取得更大的筹码,或者通过局部战争夺取对方部分的土地。但其实双方都知道,打到这个份上,其实谁也不能把对方消灭。
在这种冲突态势下,荆襄一带作为地理要冲,就成了宋金对峙的最前线。双方在此经常发生拉锯战。就比如后世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大规模的战役结束后,老山地区就成了前线;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结束后,双方结合部就成了前线,还在上甘岭地区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战役,道理是一样。
当时的京湖制置使兼襄阳知府名叫赵方,孟宗政、扈再兴等人就是他推荐为官。孟宗政是岳飞部将孟林之子,从小随父抗金,随军徙居随州枣阳,后被任命为枣阳县令。
嘉定十年(1217年)四月,金将高琪等率军南侵,围攻枣阳。赵方一面向朝廷汇报,一面积极组织抵抗。赵方派孟宗政、扈再兴等支援枣阳。与枣阳守将赵观内外夹击,大败金兵,解了枣阳之围。直到此时赵方才接到朝廷的作战命令。孟宗政因功被任为枣阳军节度使。
公元1218年,金军完颜赛不率领十万大军再次进攻枣阳。这一次是孟宗政固守枣阳,在此之前,他在枣阳城修建了牢固的防御工事,面对优势金兵的强大进攻,身先士卒,坚守了三个月。后赵方派扈再兴支援枣阳。扈再兴是一员猛将,每次冲锋时,都把衣服脱光,披头散发,高声嚎叫,持刀冲杀在前。双方合兵一处。金军大败。1219年,金军经过修整, 由完颜讹可统帅, 再攻枣阳。先后发起数十次进攻,城下扔下了数万具尸体,最后被打残了,只好撤退。
枣阳保卫战前后历时两年多,金军十万大军久攻不下,付出重大伤亡。其惨烈程度,不亚于后来抗战期间的衡阳保卫战。都是以弱势兵力坚守城池,借助于坚固的防御工事,予敌人以大量的杀伤。 衡阳保卫战导致东条内阁下台,枣阳之战导致金统帅完颜讹可被金宣宗贬职,后自杀身亡。 这场战役改变了 金强宋弱的局面,金兵从此不敢轻易南下 。孟宗政后升荆鄂都统制兼知枣阳军,官至右武大夫、和州防御使、左武卫将军。
枣阳保卫战的胜利,在我看来,主要是以下因素:
一是将帅齐心,勇于担当。无论是赵方、孟宗政、扈再兴还是其他将领。都能团结一致,并且在朝廷作战命令没有下发的时候,勇于主动应战。
二是战略战术运用得当。主要采取了内外夹击的战术。城内固守,城外援军内外夹击,形成合力。在战争形成胶着状态时,派兵袭击金国的后方,形成围魏救赵的态势。使金军首尾不能相顾。而金军的战术就显得比较呆板,一昧蛮攻,不善于灵活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导致虽付出重大伤亡,但成效不大。
三是准备充分,防御得当。事先准备了大量的坚固的防御工事和作战器材。内部进行了战争的总动员。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在金军久攻不下,企图挖地道进入城内时,用事先准备的火具,采取焚烧烟熏的方法把金兵赶出去。使金兵空有优势兵力,但在牢固的防御面前,也无可奈何。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联蒙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