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多情的顺治皇帝是个窝囊的皇帝吗,你怎么看?

滴答历史 178 0

顺治皇帝不是个窝囊皇帝,相反,他是一位政治天才,一个强势帝王,一个善于操作帝王之术的权谋高手。

顺治皇帝生于1638年,死于1661年,活了24岁。他6岁登基,12岁亲政。他在位时间18年,其中有6年是摄政王多尔衮当权,真正属于他的只有12年。但就这短短的12年,顺治完成了后世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大清进一步汉化,发展出全新的皇权专制,成为满清入主中原的奠基人物。

与后世的康熙皇帝不同,顺治亲政时并没有强大的靠山,也没有富于经验的老资格政治家辅佐他,他就是靠他自己。

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在康熙时代很有名,是皇权政治的幕后高手,也是康熙青少年时代的政治导师和靠山,但对顺治皇帝却完全没有发挥出这样的作用。由于她在顺治皇帝的婚姻问题上过于照顾自己的娘家,让顺治连娶两位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皇后,令顺治皇帝的婚姻生活十分不幸福,导致他们母子势同水火。

所以,顺治皇帝从12岁亲政那天起,就是乾纲独断,而他的成熟和老练是康熙皇帝远远不及的。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曾经在给他朋友的信中,拿他与他的儿子康熙皇帝做了对比,他认为十六岁的康熙皇帝十分幼稚,经常不能自己拿主意,需要六部官员帮他做决定。而顺治从不这样,他“从小就凭自己的权力决定很多事情,全然不会为大臣左右”。

顺治皇帝亲政伊始,就撤销了多尔衮摄政王称号,并果决地处置了多尔衮在朝中的势力。以多尔衮多年的经营,朝中同党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但顺治皇帝以雷霆之力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取得完全的胜利。

顺治皇帝当政的短短12年里,充分显示了他是一个能力非凡的独裁者,当得起南怀仁对他的评价。

顺治皇帝的主要政绩有两个:一是极大地巩固了皇权,确立了皇权高于一切的地位。二是通过重用和分化,改造了清代汉族士大夫的理想,把他们家国天下的抱负变成服务皇家的忠诚。

多尔衮和他之前的清廷基本上延续和继承了明代的文官体系,即满汉双头文官体系加上皇权,政务的权力大部分在文官体系手里,具体就是六部九卿。

清初时的六部权力很大,六部堂官、督抚以下官员的任免和考核一般都不用呈报皇帝,由六部直接做主,六部的具体业务当然更不用烦劳皇帝。

这时候的皇权与文官体系分庭抗礼,很多时候甚至是互相牵制的。同时,满洲亲贵的权力也非常大,他们凌驾在六部以上,成为最保守的利益集团,多尔衮虽然花了大气力整治,但由于时间仓促,收效不理想。

顺治皇帝采取的策略是越过汉大臣的北方派系,直接任用江南汉大臣。明末清初时汉大臣由于党争等原因南北分野,北方汉大臣最先降清,因而也最先得到重用。顺治亲政时,朝中汉大臣以北方为主。

亲政之初,顺治皇帝就下旨命江南籍贯的东林党背景的士人陈明夏、浙江海宁的陈之遴为弘文院和秘书院大学士,洪承畴为都察院大学士。当时内三院的地位相当于康熙朝以后三殿三阁中的三殿,权力相当于雍正朝以后的军机处。

顺治皇帝先让江南汉大臣掌控了内三院,即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然后又让内三院凌驾于六部之上,而内三院则完全听命于他自己,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对六部权力的收拢。过去,六部自己就能决定官员的奖惩,现在则要先交到内三院,由内三院拟定意见再奏报给皇帝。

于此同时,顺治皇帝大规模撤换了六部以及地方督抚官员,对多尔衮势力搞了一次大清洗。不仅如此,他还把原先由多尔衮和多铎兄弟率领的正白旗和镶白旗收回,加上原属自己的正黄旗,确定为皇帝所有,统称为上三旗。

由此,清初确立的与皇权分庭抗礼的文官体系彻底改变,清廷的政体由皇权、亲贵和文官体系三架马车变成皇权一支独大。

在多尔衮时代,清廷的汉大臣还是沿袭了明末东林党开创的党争习俗,分成南北两大阵营。同时,汉族士大夫还是坚守家国天下的操守,具有很浓的理想主义色彩,而这恰恰是顺治皇帝特别不喜欢的东西。顺治皇帝需要的是绝对的帝权,而不是道德英雄主义。但他很有耐心,没有一上来就蛮干,一直在等待机会。

机会就是1653年的任珍案。

任珍是个汉族武官,他家里的奴婢与人私通,他杀了几个仆妇泄愤。这种事可大可小,放在多尔衮时代就不叫事。可顺治皇帝抓住不放。

他先让刑部议罪。刑部认为该判死刑,但顺治不满意,下旨令满汉大臣一起议,其结果还是死罪,但满汉的理由却大不一样。

顺治以此为借口,说满汉不一致就是党争。于是又召集瀚詹科道七品以上官员举行朝议,为办案的汉大臣定罪。满大臣借机向汉大臣身上泼脏水,欲除之而后快。最后,汉大臣职务最高的三个人,陈之遴、陈明夏、金之俊等三人被判死刑,其它十三名汉族高官被判流放。

顺治皇帝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口头嘉奖了参与朝议的满大臣,但却发布了令人意外的处置结果: 陈之遴等人只是被降级罚俸,大学士照当不误,甚至比从前更受重用了。

这种帝王权术用多了,满朝文武都明白了。皇帝这么折腾是想让他们明了臣子的边界在哪里,皇帝的底线在哪里。顺治要的是皇权高于一切,大臣不要自作主张,只要做好服务即可。

所以,从顺治朝开始,到乾隆朝以后,清朝就再也没有狂放的士大夫了。顺治皇帝让南方北方的汉族士人都明白了,自己再也不是明朝东林党那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不羁之士了。

这种改造汉族士大夫的工作在康雍乾三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尤其是乾隆朝,汉族士人渐渐明白了,他们只是皇权体系中的一个工具、一个零件。他们的修齐治平已经变异了,今后只需要在皇帝的旨意下做好技术性工作,那些道德理想和平天下的抱负只能用来忠君。

但是,这种做法的负面后果也非常明显,宋明以来中国士大夫精神被阉割,整个清朝文人的独立人格也从此丧失了。同时,也抹去了满洲民族的野性、尚武和自由精神。当中华大地上的两种文明又一次发生剧烈碰撞时,并没有迸发出隋唐那样的正向的集合效用。

顺治皇帝20岁以后的确病弱,由于婚姻生活不协,加上一个强势的母亲,他的个人生活很不如意。所以他遇到董鄂妃以后一下子坠入情网,后世的文人为此而津津乐道,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多情皇帝。但他却不失帝王本色,甚至放在整个清朝整个皇帝群体中也是最出色的。

标签: 顺治皇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