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仙:蔡锷与她深居两年,执意休掉发妻,临走仅留一封绝情书

滴答历史 125 0

小凤仙:蔡锷与她深居两年,执意休掉发妻,临走仅留一封绝情书

20世纪初,在北京的大街上,大家经常能够听到小凤仙的名号。

那时的她,是扬名京城的楼阁名妓。

1900年,小凤仙出生在一个落寞的满洲八旗武官家庭中。

那时的她,还叫朱筱凤。

他的老爸相当于拥有编制的基层小片警,在清末乱世中,小凤仙的父亲很快就被解职。

失去了父亲的朱筱凤,生活过得异常艰难。

她的母亲是偏房,经常受到大夫人的欺负,母亲不得已带着年幼的朱筱凤离开朱家,开始独自抚养朱筱凤生活。

离开家庭庇护的朱筱凤和母亲过得很苦,吃不饱穿不暖已经成为常态,如果不出意外,在那个躁动不安的社会里,她们饿死也不是没有可能。

没过多久,她的母亲也撒手而还,离开人世。

朱筱凤又被一个穷苦的张奶妈收养,日子依旧过得拧巴,迫不得已的张奶妈让她跟着胡妈学唱。

伴随胡妈的这段日子里,朱筱凤游走各地,跟随胡妈来到南京后,朱筱凤正式被改名“小凤仙”。

这个名字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都成为了她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标签。

1913年的旧上海,各地动荡不安,胡妈带着小凤仙北上,进入了北京城。

北京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成为了小凤仙安身立命的场所。

小凤仙:蔡锷与她深居两年,执意休掉发妻,临走仅留一封绝情书

自古侠女出风尘,小凤仙也一样,在云吉班的这段时间里,小凤仙常常拒绝招待客人,更多的时候,她想静一静,她想看看书中的世界。

她也想知道,在以往的历史洪流中,那些沦落风尘的女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情感过往,最终的结局有如何?

只是,书中的一切没能给她一个具体的答案。

直到一个人的到来,让她懂得了生活的真相,也让他知道世间存在爱情,也存在红颜知己。

---云南督军蔡锷来了!

蔡锷属于当世才俊,年少师从梁启超、谭嗣同,梁启超对他称赞有加。

他先后在长沙时务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东京大同高等学校、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

他在云南做协统时,点拨了另一个青年才俊。

---朱德。

在那个年代中,有这样履历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属于铁杆红人。

他的身份不会成为他的敲门砖,所有的大门都会主动向他打开。

更何况,完成学业之后的蔡锷才年仅30岁。

小凤仙:蔡锷与她深居两年,执意休掉发妻,临走仅留一封绝情书

此时的他已经是云南都督,掌舵一省军政大权,位高权重。

当时的袁世凯对他颇为忌惮,电报蔡锷,让他前往北京就职。

一方面,袁世凯想要拉拢这位云南的杰出青年,另一方面,蔡锷在云南算得上是一个刺头,如果无法有效拉拢,将他困在北京也是好事一桩。

来到北京的蔡锷担任全国经界局督办。

这个职位相当于如今的国土局,职位虽高,但对于蔡锷而言,袁世凯无疑是想要彻底架空蔡锷。

要知道,蔡锷可是久任军职,让他做一个文官着实有点可惜。

不仅如此,在北京城的蔡锷经常被人监督,闲暇之余,蔡锷便游走在八大胡同里,享受这一丝惬意的生活。

那天,一副商人打扮的蔡锷走进了小凤仙所在的云吉班。

胡妈以为他是个普通人,甚至连花钱翻牌子的机会都没有给他,就直接让人领着蔡锷进入了小凤仙的房间。

这是蔡锷和小凤仙的初识,也是两人情感生活的开始。

屋中的小凤仙穿着一袭红色旗袍,端庄的坐在梳妆台前,傲气的盯着眼前这位陌生人。

小凤仙:蔡锷与她深居两年,执意休掉发妻,临走仅留一封绝情书

两人嘘寒问暖,小凤仙一言指出蔡锷不像是商人。

她的质疑大大引起了蔡锷的好奇心。

刚才楼下的胡妈如此轻视他这位云南都督,他自以为楼阁中的风尘女子大多都是庸碌短视之人,没想到眼前的这位姑娘竟然能够一眼看穿他在撒谎。

这一刻,蔡锷上心了。

蔡锷追问道,你怎么看出来我不是商人?

小凤仙双眼紧紧盯着蔡锷,她在等蔡锷主动说出答案,说出他自己的真实身份。

可当时的蔡锷也同样盯着她,四目相对的两人没有产生爱情,小凤仙和她对目良久,反而下了逐客令,让蔡锷离开自己的屋子。

小凤仙:蔡锷与她深居两年,执意休掉发妻,临走仅留一封绝情书

蔡锷也没有恼怒,将一张银票压在茶几下,悄悄掩上厢房门,乖乖退出了房间。

没过多久,蔡锷再度拜访小凤仙。

同样的房间,同样的人,蔡锷环顾房间四周,总觉得小凤姐的屋里少了些什么。他站在小凤仙的梳妆台前,挥笔写了一副字。

“不信美人终薄命,由来侠女出风尘,其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

字的顶端,蔡锷写下“凤仙女史灿正”六字。

蔡锷准备收笔时,小凤仙连忙阻拦,要求蔡锷在下方同时署名,蔡锷安然写下“松坡”两字。

当这两字出现在这幅题字上时,小凤仙的心中一惊,原来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客人果然不简单,他竟然就是刚刚来到京城的云南都督蔡锷。

一个英年俊才,一个风尘才女,她们之间注定要为后人留下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即便,这段故事开始的缓慢,甚至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情。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两人都在屋里有说有笑,小凤仙给蔡锷讲曾经的苦难岁月,蔡锷给他讲云南以及异国的风情。

素味平生的两个人就这样默默的走在了一起。

小凤仙:蔡锷与她深居两年,执意休掉发妻,临走仅留一封绝情书

时间一长,蔡锷就将自己在北京城的困境和盘托出,蔡锷不想呆在京城,可现在也无法顺利脱身。

关键是袁世凯对他十分不放心,处处提防。京城里到处都是袁世凯的眼线,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监督。

而且袁世凯还让蔡锷劝说自己的老师梁启超支持自己的“帝制行为”。

这种做法无疑将蔡锷推上了火炉,他和梁启超何等的关系,怎么劝说?

袁世凯让他带着二十万的大洋送给他老师,彻底封杀梁启超在南方地区的话语权。

小凤仙最终劝说蔡锷,你不是想要逃走吗?

在这偌大的北京城,你不示弱如何脱逃?

袁世凯让你劝说自己的恩师,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那一刻,蔡锷恍然大悟,当天夜里蔡锷就提着二十万大洋拜访老师,结果被梁启超连钱带人轰出大门,这则新闻迅速传遍北京城的大街小巷。

听到这个消息的蔡锷不仅没有生气,他的嘴角反而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

很快,蔡锷又登上了新闻头条。

蔡锷在七夕节在云吉班开宴请客。

消息一出,京城哗然,大家都不会想到蔡锷竟然会为了一个风尘女子如此用心,又如此的大张旗鼓。

曾经的热血少年,难道真的被世间繁华所荼毒?

小凤仙:蔡锷与她深居两年,执意休掉发妻,临走仅留一封绝情书

云吉班内,各路京城大腕齐聚一堂,蔡锷甚至动用关系将京城名角梅兰芳直接请了过来。

盛大的宴席,阔绰的排场。

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麻痹袁世凯,让他放松对自己的注意力。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引起了过激反应,蔡锷在云南的夫人刘侠贞带着老母、儿子来到北京,非要找蔡锷讨个说法。

小凤仙恰好也来到蔡锷家中,双方当场撕扯到一起。

袁世凯听闻这个消息,亲自派人调停。

而此番折腾,蔡锷心中更加大喜,因为刘侠贞并不知道他的真正目的。

当天小凤仙来到蔡锷府邸,是为了转移蔡锷和南方人联络的密码本。她们两人打闹的事情成功的吸引监视蔡锷一行人的注意力,密码本被成功转移。

在北京城这漫长的两年中,蔡锷整日战战兢兢,想要回到云南。

横刀跃马才是他心中最为执着的梦想。

他的花天酒地,他的感情破事,成为蔡锷在北京城这段日子里最好的掩护。

刘侠贞的折腾还远远没有结束,她听闻蔡锷在袁世凯宴席上竟然带着小凤仙参加,将她晾在一边,更是怒火中烧,坚决抗议。

那时的蔡锷害怕妻子坏了自己的好事,准备休掉发妻,可事情远远出乎了他的意料。

刘侠贞主动出击,做出了一项惊人的举动:

控告蔡锷,主动和蔡锷离婚。

我堂堂的正牌夫人你不带,你带着一个风尘女子参加酒宴,这算怎么回事?刘侠贞回到云南脸面往哪放?

最终蔡锷净身出户,云南所有财产全部归于妻子,他自己选择独居京城。

袁世凯左思右想,这小子没啥救了,曾经那个走路带风的少年,终究还是被世间情爱所毁。

“如今已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你已不是当初的少年。”

接下来,蔡锷的一顿骚操作告诉他:

归来仍是少年!

蔡锷离婚之后,蔡锷长时间陪伴在小凤仙的身边。

那天夜里,小凤仙故意拉开窗帘,好让那些监视蔡锷的人能够看到他们两个人。深夜时分入睡时分,小凤仙拉上窗帘让蔡锷从后门溜走。

临终之时,蔡锷望着眼前的小凤仙留下了一句话:

“你等我,我一回来,就娶你。”

小凤仙也不会想到,她听到的这句话竟然成为蔡锷的绝世之哀。

小凤仙:蔡锷与她深居两年,执意休掉发妻,临走仅留一封绝情书

蔡锷一路南下,途径天津、山东,抵达日本,又从日本转游船进入越南,随后才回到了他离别两年之久的云南。

回到云南的他,将此前的事情和盘托出。

他喜欢小凤仙是真,但在国家大义面前,反对帝制,维护共和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1915年,十二月。

蔡锷在云南扯起大旗,反对袁世凯重建封建帝制,宣布云南独立。

护国战争正式打响!

1916年,六月。

袁世凯处处落败,被迫取消帝制,当月在北京病逝。

可为这场护国战争立下汗马功劳的蔡锷却也疾病缠身。

他的喉部患有癌症,护国战争结束后,蔡锷就马上前往日本治疗疾病。

这段时间,蔡锷因癌失音,几乎不能说话。

九月,蔡锷在日本福冈病逝,享年34岁。

临终之时,蔡锷写下:

"我统率滇之护国军第一军在川战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等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锷以短命,未能尽力为民国,应为薄葬。"

对于小凤仙,他则希望妻子刘侠贞能够将她接到云南,安心度过余生。

小凤仙断然拒绝,她仍旧想做一个身体自由,灵魂自由的独立女性。

蔡锷的葬礼上,小凤仙写的挽联赫然映入眼帘: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串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

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葬礼之上,小凤仙弯腰致敬,满脸泪水。

那一天的北京城异常寒冷,那个曾经被冠以小凤仙之名的女子从此消失。

世间再无小凤仙~

小凤仙:蔡锷与她深居两年,执意休掉发妻,临走仅留一封绝情书

民族大义下的爱情往往更容易让人理解。

因为大家在无形中会将它升华,将它提升一个高度。

正因如此,我们看待爱情的视角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

滔滔乱世中,总有一些人为了理想活着,可也有一些人为了追寻爱情而活着。

小凤仙追寻的不仅是爱情,其实还有真正的生活。

她的存在告诉我们,在乱世中被裹挟成长的一代人,到底生活的有多艰难~

那个寒冬,大家苦寻小凤仙无果,在小凤仙曾经居住的厢房里翻出了一封绝笔书信:

“妾与蔡君,生不相聚,死或可依。

或者精魂犹毅,飞越重洋,追随蔡君,如或不能,妾愿化恨海啼鹃,望白云苍莽中,是我蔡郎停尸处,夜夜悲鸣罢了。”

标签: 蔡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