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滴答历史 131 0

在学习《道德经》的内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老子其人,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老子是周朝的文化官员。

第二,他是启发孔子的古代学者。

第三,他是庄子笔下的博大真人。

老子是周朝的文化官员

我们先说第一点,老子是周朝的文化官员。老子这个人的身份一直有争议,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面谈到老子,他说老子的身份有三种可能,不过他把重点都放在第一种,也就是周朝的文化官员。

司马迁为老子写的列传,说他是楚国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李”这个字与“老”这个字在古代是相通的,所以一般也称老子为老聃。司马迁认为老子是楚国人,后来在周朝担任文化官员,也就是所谓的守藏室之史,负责管理国家的图书档案的,因此老子的学问之好是没有问题的。

很多人听到道家,以为跟儒家那种强调教育和学问不一样,学道家可以少念书吗?错了,老子的学问比谁都好。

另一位道家人物就是庄子,司马迁写庄子的时候,一句话就说清楚庄子的学问了,他说庄子这个人“其学无所不窥”,他的学问是没有书不看的。所以我们对道家要有这种认识,他是了解了人间所有的学问之后,再设法提升超越,找到背后的根源,说明他完整的系统是怎么回事。

老子后来看到周朝慢慢衰败了,自己的年龄也大了,就辞职离开,据说是骑青牛出函谷关,要到陕西那边。 在陕西有一个楼观台,人们把它当作老子讲述经典的地方。老子在出关之前,被守关的官员挡下来,拜托他写下人生的智慧,老子就留下他的五千多字的心得,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道德经》。

老子是启发孔子的古代学者

接着看到第二点,老子是启发孔子的古代学者。在古代资料里面,有好几处都提到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这一段内容比较生动,我们稍作说明。

孔子曾经离开鲁国,前往周朝的国都,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问题,老子就以前辈的身份开导他,对他说:“你所说的那些懂得礼的人,早就已经过世了,只留下一些言论罢了。一个君子如果生逢其时,遇到明君,就随侍在旁,驾车服冕而行;如果生不逢时,遇不到明君,那就像蓬草一样,随风转移而行。我听说过,好的商人懂得把宝物藏起来,好像手中什么都没有一样。而德行高尚的君子,容貌显得谦虚,跟愚笨的人没有两样,所以你应该除去你内心的骄气和欲望、傲态与奢念,这些对你没有任何好处,我能告诉你的,不过如此而已。”这就是根据记载,老子对孔子的开导。

据说,孔子还向老子学习礼仪的具体操作,礼仪里面有一种很重要的是丧礼,老子是这方面的专家。正好老子要帮人主持丧礼,孔子担任助手,结果在送葬的时候,路上遇到日食,大地一片漆黑,他们就停下来讨论,因为古代规定晚上是不能送葬的,那怎么办呢?他们的讨论还没有结果,太阳又出现了。所以孔子对礼的认识,据说是受到老子很深的启发,因为老子确实是一位古代的专家。

孔子最后要离开老子了,再度请他给一些指导,这一次老子不说话了,把口张开,指着自己的口,孔子一看,口中牙齿全部掉光,只剩下舌头,这是什么意思呢?柔弱胜刚强。牙齿健在的时候,舌头不是对手,但最后谁可以保留下来呢?是柔软的舌头。

另外,在《庄子》里面也记载,孔子曾经想把他编修的《六经》藏到鲁国西边的周王室,请教老子,老子不以为然,他们就讨论到六经什么内容,孔子说是“仁义”,老子就说了:“其实你不用太费心去推广仁义,人的本性就跟自然界一样,自己会走上轨道的。”

这是在《庄子》里面的记载,而孔子很努力的推广教育和政治的改革,在庄子笔下被当作是食古不化,想要推舟于陆,把船推到路上,当然推不动了,甚至还说他是东施效颦。

后来离开老子之后,孔子回到家乡,对学生们说:“我看到老子好像龙一样,乘风云而上天。”所以老子也被称作“犹龙氏”,就是说他好像龙一样,这是孔子的描述。

老子是庄子笔下的博大真人

老子除了是周朝的文化官员,也启发了孔子之外,我们再看到第三点,他是庄子笔下的“博大真人”。

庄子谈到古代思想家,他分析像儒家、墨家还有其他各家的学说,认为老子最伟大,因为老子把握到本源,因而对于万物不会执着。他表面上做到柔弱谦下,实质上要保持空虚状态,不去伤害万物。

庄子特别提到老子说的:知道如何争强,却持守着柔弱,宁愿做天下的仆役;知道如何显扬,却持守着暗昧,宁愿做天下的山谷;别人都要争先,他却独自居后,说“宁愿承受天下人的诟辱”。别人都求实际的利益,他却独取虚无,没有敛藏,所以会有余,独立世间而绰绰有余。他立身行事,徐缓而不费力,无所作为而嘲笑智巧,别人都谋取福祉,他独自曲折不全,说“但求避免祸害”。常常宽待万物,不去责难别人,可以说是达到最高境界了。

庄子这样描写老子,我们一听就知道,他是肯定什么,就是在乱世里面,应该以一种柔弱的姿态求得生命的保存,但是内心里面,可以领悟“道”而常葆智慧的喜悦。所以,在庄子笔下有关老子的资料还有很多,将来我们也会谈到一些。

但是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有个问题,他把他写的那篇称作《老子韩非列传》,特别把韩非子加上去。韩非子明明是法家的代表,你会想说:怎么法家跟道家有关系吗?

的确,在古代看来是有些关系,因为韩非子写了两篇重要的文章,一篇叫作《解老》,一篇叫作《喻老》。《解老》就是解释老子的重要语句;《喻老》就是举一些故事来说明老子的思想。因此从司马迁开始,很多人就以为韩非子发挥了老子的思想,只是他后来走上法家的路线,这怎么回事呢?

韩非子在两个地方动了手脚:

第一个,他把老子的“道”说成“理”,理就是理性的理,代表规则,这个规则就很快转成法律了,所以韩非子成为法家是这样来的。老子的“道”事实上有明显的超越性,但韩非子把它落地,变成合乎理性的思维,提出合法的规则,然后成为法家了,后面变成严刑峻法、刻薄寡恩了。

另外一个就是改造老子的“圣人”这样的概念了。老子的“圣人”本来很特别的,是悟道的统治者,韩非子把它拿来,认为说谁在我眼前是一个帝王,谁就是圣人。所以韩非子的法家就强调尊君卑臣,因为国君是圣人,当然要推崇了,大臣和百姓都是替他服务的。

所以,从老子的道家到韩非子的法家有明显的误用,我们可以简单用两句话来说。如果你把老子的思想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庄子掌握及发挥的是“道”的部分,韩非子掌握及发挥的是“术”的部分。我们常常讲“道”跟“术”,一个是本源,一个是应用,从这两个词就知道怎么去分辨庄子和韩非子的高下了。

小 结

第一,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周朝的文化官员,只是在退休的时候要出函谷关,被守关的官员拦下来,请他留下智慧财产,所以老子就写了《道德经》这本书。事实上,《道德经》是这样写成的吗?这一点我们将来还会再说明。

第二,老子是启发孔子的学者,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者。但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可靠性如何,一直还有争议。至少我们就可以把他们都当做古代的学者,对中国文化都有重要的贡献。

第三,离老子大约200年左右,出现了庄子,庄子把老子描写为古代的博大真人,这是对所有思想家里面最高的推崇。而稍后的韩非子把《老子》的材料拿来参考,发展自己法家的思想,使老子这个角色有点面目模糊了。

到底老子是谁呢?他是什么样的人呢?如果从《道德经》这本书去分析的话,就知道它的作者可能不是一个人,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面说他有三种可能的身份,原因就在这里。

但是也可能是几位隐士合作的成果,因为当时是春秋时代末期,老子的年代比孔子大约早了一世(30年),天下已经大乱了,许多隐居者经过长期的学习思考,加上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智慧的觉悟,写下各自的心得,然后再把它编辑而成。我们后续还会谈到《道德经》这本书是怎么回事。

所以,关于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方面没有定论,另一方面这个问题也不是很重要,因为重要的是老子《道德经》这本书里面有什么样的思想,至于老子这个人具体上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人生的阅历,就不必太在意了。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在古代没有明确的作者的观念,也就是著作权的观念不明确,越是到后代,一本书谁写的越来越清楚。这一点也可以间接证明《老子》这本书的年代应该很早,可能是一些人交换心得、集思广益的成果。从西汉的司马迁所写的内容就知道,连他也不能确定,而在更早的庄子与韩非子笔下,也很少谈到老子个人的具体事迹。

傅老师的新课《傅佩荣讲道德经》即将上线喜马拉雅,敬请关注!

点击文末右下角的 “在看” 加速文章更新频率

标签: 老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