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把人心分为情感和理智,说出了封建迷信的根源

滴答历史 144 0

可能很多人认为迷信是古人留下来的产物,因为古人不积极破除迷信。其实,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有意识去根除迷信思想。

荀子把人心分为情感和理智,说出了封建迷信的根源

儒家花了大篇幅来整顿迷信儒家学说从很大意义上,对封建迷信起到整顿的作用。

儒家认为,丧礼和祭礼,在“礼”当中是最为重要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丧礼和祭礼当中往往很容易掺合迷信的色彩,或者添加一些神话。

而作为无神论的儒家学说来讲,出现迷信和神话色彩的东西是万万不可的,所以儒家学说专门为丧礼和祭礼做了解析,加入了新的观念。这些观念见于《荀子》和《礼记》当中。

荀子把人心分为情感和理智,说出了封建迷信的根源

儒家学说针对“礼”的著作,比较经典的有两部,一部是《仪礼》和《礼记》。

《仪礼》负责讲述各种礼数的程序实录,而《礼记》是对这些礼数的解释。《礼记》大多数篇幅是荀子的学生写的。其中就对“丧礼”“祭礼”做了非常科学的分析,颠覆了封建迷信的观点。不管是《仪礼》还是《礼记》,都同属儒家学说门下的观点。

荀子把人心分为情感和理智,说出了封建迷信的根源

人为何有迷信在反驳迷信之前,儒家学说先分析了人心。儒家学说认为,人心有两个方面,分别是理智和情感。

在理智方面,一个人死了,那就是死了,没有理由相信什么灵魂之类的,因为人死了就会化为“泥土”,跟之前的生命完全是两回事。如果用这个思维去理解“人的死去”,那么就不会有丧礼的必要。

但是人是有情感的,往往亲人死去后,会有不舍,而且还会抱着“希望”去期盼亲人能复活,于是丧礼就因为情感的原因而存在,这是合理的。

而不合理的地方是,正是人希望死去的亲人能复活,并且幻想着亲人还有灵魂,继续在另一个世界存在,这就演变成了“迷信”。

荀子把人心分为情感和理智,说出了封建迷信的根源

也正是因为生人对死去的人抱有幻想,逐渐淡化了理性的思维,从而“迷信”的思维占据了主要位置,失去了理智的判断。

迷信,的确是人类很难过得去的坎,几千年了,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始终有“灵魂”的说法,而且原理都一样,即人死后会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比如,我们看到的历朝历代,都有皇帝修建自己的陵寝。这种行为的最根本思维就是“人死后会去另一个世界”的思维。

外国还有天堂这一说法,死后去天堂或者下地狱。

所以,至今人们很难消除这样的思维。

荀子把人心分为情感和理智,说出了封建迷信的根源

人类要如何根除迷信思维呢?人类如何要如何根除迷信思维,儒家也做了解析。

其实,儒家也觉得很苦恼,儒家学说认为,丧礼既不能“理智”,也不能“情感”。所以,丧礼从某种意义上要欺骗自己,但也不是欺骗自己。

所以《礼记》说:“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致生之,不智,恶如可为也。”

荀子把人心分为情感和理智,说出了封建迷信的根源

对待死去的人,不能理智也不能情感,该怎么办呢?理智了,就失去了人类独有的情感,而情感多了,就会产生迷信的色彩。

怎么办?

在《檀弓上》也说了,对待死者,不能只按照我们所知道的,或者我们所希望的去对待,应该采取中间的方式,既按照所知道的,又按所希望的去对待。

也就是说,人要心里清楚人死不能复生,但是也不能没有任何情感地对待死者,要给予希望,你可以希望死者复生,但不能寄托于灵魂、第二个世界这种想法。

荀子把人心分为情感和理智,说出了封建迷信的根源

如今,人们对待丧礼已经科学许多,基本上也按照儒家的观点对待丧礼。在情感与理智之间,选择中间的观念,既要理智,也要情感。追思与不舍,成为了丧礼的主要思维。

好了,本篇就分析到这里,希望各位喜欢。

标签: 荀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