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柱石!8位全国战斗英雄故事里的“血与火”

滴答历史 161 0

他们是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战斗英雄、战场救护模范、一等功臣,在 40 多年前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他们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留下了血与火英雄传奇。转业后,他们脱下军装来到深圳,继续以满腔报国之志投身于特区经济建设之中。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如今,他们都已退休,但他们的英雄故事,永远值得铭记。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携手深圳晚报和爱心企业开展了"口述史 · 老兵传奇"系列活动,对居住在深圳的 8 位一等功战斗英雄进行访谈,听他们讲述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

黄纪石

夜袭敌营 扬我军威

国之柱石!8位全国战斗英雄故事里的“血与火”

黄纪石是连州市丰阳镇石嘴村人,1975 年他应征入伍,成为原陆军第 42 军 125 师 375 团 2 连的一员。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黄继石所在部队于当年 2 月 26 日凌晨抵近敌军 3 号高地。激烈的枪声打破了夜晚的平静,很快,我军占领对面第一道阵地,在战斗中,黄纪石的挂包被打了 6 个洞。突然他被一根线绊倒了, "我确信这是一根电话线,这附近一定有指挥所。"他回忆道。顺着电话线摸索了 30 多米,果然发现了敌军隐蔽在茅草间的指挥所。敌人不断向外射击,黄纪石和战士们开始扔手榴弹,手榴弹的爆炸又引爆了弹药库,强大的冲击力将整个指挥所掀飞。

在这次战斗中,黄纪石率领的突击排毙敌 46 人,伤亡 3 人,其中仅黄纪石一人就击毙敌军 19 人,立下赫赫战功。

1991 年,黄纪石转业到深圳,2007 年,他担任罗湖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虽脱下军装,但军旅生活和炮火的洗礼塑造了他的战士精神,大到修身立志,小到起立敬礼,无不彰显着军人风姿。他在岗位上恪尽职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是从军数十年的宝贵财富。"

彭云火

横空悬崖战群敌

国之柱石!8位全国战斗英雄故事里的“血与火”

彭云火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是原陆军第 42 军 126 师 378 团 1 连二排 4 班长。

1979 年 3 月 4 日,378 团 1 连作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前锋为大部队向越南下琅进击扫清障碍。前方是班讷峡谷,距离下琅约 2 公里,两侧坡陡沟深,峭壁耸立,地势险要。当 1 连进至距班讷约 100 米处时,突然遭到前方和左后方 3 个无名高地上的越军火力猛烈射击,双方发生遭遇战。

经过一阵激烈的战斗后,越军的大部分火力点都被消灭了,唯独剩下一个十分棘手的机枪火力点,冲锋的战士已经有很多倒在了他们的枪口下。

在得到批准后,彭云火立即带着战士林安森匍匐前出,在火力掩护下快速越过公路,以敏捷的动作冲过越军火力封锁区,从左侧迂回进至悬崖岩洞下面的山脚。这里是敌人机枪射击的死角,然而从山脚到上面的岩洞并没有路,沿途全是陡峭的石壁,还有不少灰白色的风化石。彭云火他们没有犹豫,立即手攀树藤,脚踩岩缝,开始艰难地向上攀登。

大约爬了半个小时左右,彭云火和林安森已经接近到距离敌火力点岩洞口 2 米左右的地方,上面的越军并没有察觉。彭云火想用冲锋枪打,但角度不佳,打不到敌人反而会暴露了自己。于是他拔出手榴弹,连续向洞内甩了 2 枚,只听得连声爆炸后里边传来几声惨叫。

然而洞内的越军接连扔出来 3 枚手榴弹,最近的一枚离彭云火只有 1 米多远。说时迟,那时快,彭云火和林安森迅即利用崖壁上突出的巨石隐蔽自己,躲过了爆炸飞溅的弹片。洞里的越军以为他们已经被炸死了,就伸出头来看。彭云火举起冲锋枪就向洞口打了一梭子子弹,当即毙敌 1 名。

尔后他向前一扑,左手抓住洞口石壁上的一棵小树,右手就去夺旁边架着的机枪。不料一把没抓住机枪,却拽出来 3 个机枪弹盘袋。彭云火顺手将弹盘袋丢给林安森,自己又一次攀跃上去。这时越军的机枪又开始向下扫射,彭云火伸手就夺,结果抓中打得滚烫的枪管,痛得赶紧撒手。紧接着他又抓住机枪脚架,用力向外拉。洞内的越军拼命向里夺机枪,双方一阵较劲,彭云火的位置比较吃亏,使不上全力,抢不下来机枪。他急中生智,突然一松手,里边的越军收不住劲抱着机枪向后摔倒。这时林安森赶紧递上自己的 2 枚手榴弹,彭云火抓过来后连续甩进洞内。随即他借着爆炸的烟雾掩护跃上洞口右侧的石头,端起冲锋枪向洞内猛扫,接着冲进洞内。只见里边横七竖八倒卧着 6 名越军,已全部毙命。

陈武贤

"虎兵"和他的传奇人生

国之柱石!8位全国战斗英雄故事里的“血与火”

作为全国一级战斗英雄、一级英模,1988 年转业的"虎兵"陈武贤进入深圳市物资总公司,从业务员做起直至该公司副总经理,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在战场和商场上军魂昂扬,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和迎难而上的战斗状态。

1979 年 2 月 17 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陈武贤作为原陆军 41 军 121 师 361 团 4 连 7 班机枪副射手参加了战斗。

战斗开始后,陈武贤所在部队奉命从广西念井地区出发,向越北重镇高平以西的班庄、董赛地区实施 80 公里长途穿插,执行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任务,配合主力围歼高平之敌。"山里到处都是丛林、沟壑,雾气又大,打着打着我们十几个人就跟部队走散了。后来,我们又遇到几位其他部队被打散的战士,自动重组,继续向着目标突进。"第二天上午大雾慢慢消散,陈武贤发现,他们已经翻过了一座山,到了一个大山沟里。"我们正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突然一排子弹就打过来,几个战友倒下去,我们一路打一路冲,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等冲到茅草房后,几十个人就剩下了 7 个人。"

炮弹呼啸而来,震耳欲聋。机枪子弹像密集的雨点,打得化肥袋扑扑冒烟。他们被围困的小屋在炮火中剧烈地摇晃着,陈武贤和战友们一次次站起来,从浓烈的烟雾中伸出枪口,这是一场残酷的近距离战。白色的工事,白色的烟幕,浑身银白的战士,抵挡了几十个敌人的疯狂进攻。陈武贤朝躲在一层板墙后面的敌人猛扫,打得这层薄薄的泥墙如同漏筛一般。陈武贤射出一发子弹,穿过一个敌人的身体,又打进一个敌人的胸膛,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他一个人毙敌 19 人。

唐立忠

"爆破英雄"五炸暗堡 诠释军人本色

国之柱石!8位全国战斗英雄故事里的“血与火”

入伍仅 52 天就奔赴战场,在 1979 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炸毁敌方 5 个工事和暗堡、毙敌 9 名,为主力部队跨越纵深扫清了障碍,这就是当时仅 18 岁的新战士唐立忠。1979 年 9 月 17 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授予唐立忠"爆破英雄"的荣誉称号,并荣立一等功。

唐立忠 1978 年 12 月入伍来到原陆军 41 军 123 师 368 团团直特务连工兵排九班。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唐立忠所在的 41 军担任高平战役的主攻部队,负责扫清高平越军的主要据点。2 月 17 日拂晓,步兵 368 团在 4 个炮兵营火力支援下发起突击,同防守八达岭和八姑岭的越军杀成一团。

在接近 103 高地南侧时,唐立忠所在队伍突然遭到高地上隐藏的越军三个连环暗堡火力封锁。三个暗堡呈"品"字形设置,射击时火力交叉掩护,如不将其拔掉,那么在前沿进攻的队伍都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我去吧!"唐立忠从班长手中接过炸药包和手榴弹,和他一起的还有同是新兵的陈国华。他们借着手榴弹爆炸的烟雾掩护,将炸药包扔进了暗堡进出口处,两声巨响后,他们炸毁了越军两个暗堡。

最后剩下的暗堡位于高处,石砖垒砌,墙面光滑,有三个射击口同时向外喷出火舌。唐立忠好不容易摸到暗堡下面,两次爆破却都因为导火索受潮没有成功。第三次爆破把暗堡炸开了一个缺口,但敌人的机枪依旧在射击。唐立忠抢过一名战友手里的炸药包,用小刀将导火索切到只剩五六厘米长,将炸药包从缺口塞进去,同时拉燃导火索。就在唐立忠跳下暗堡的瞬间,炸药包爆炸了,暗堡被掀上了天,唐立忠也被四处飞溅的泥土碎木盖住。战友们呐喊着冲上来,从泥土中把唐立忠翻出来,还好,他安然无恙。调匀气息的唐立忠却十分平静,"我把任务完成了"。

孙永迁

战场救护 43 人

国之柱石!8位全国战斗英雄故事里的“血与火”

一提到 40 多年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谷芳战斗,孙永迁眼眶里瞬间泛起泪光。在那场战斗中,他救治伤员 43 人,战后,中央军委授予孙永迁"战场救护模范"称号,荣立一等功。

孙永迁出生于湖南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参军,成为原陆军 42 军 125 师 373 团 3 营 7 连卫生员。1997 年 9 月,孙永迁转业到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成为总务处后勤保障工作的负责人,一干就是 20 多年,直到退休。

1979 年 2 月 17 日,孙永迁随部队进入弄温山口,沿波安向复和城北侧班占高地穿插。当部队进入谷芳时,越军三面火力交叉向我军打来。

孙永迁背着急救包来回穿梭在作战一线,眼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孙永迁不停地开展救护工作。敌人的机枪杀过来,子弹从他头发上飞过,他猛地蹲下一闪,躲过子弹后又奋不顾身地迅速抢救伤员,把负伤的战友一个一个包扎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很快,孙永迁的腿部受伤,急救包也被子弹击中,打开一看,里面一共有 3 颗子弹头。

战斗持续到晚上 9 点多,孙永迁又将 7 名伤员送到安全隐蔽处,保全了他们的生命。就这样,孙永迁在敌军火力下奋勇抢救了三个单位的伤员共 43 名。这一天下来,他一共用掉了 64 条绷带。

韦学锋

击毙敌人 7 名

国之柱石!8位全国战斗英雄故事里的“血与火”

1979 年 2 月 17 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在博山战斗中,由于全班被敌人包围,身为原陆军 42 军 124 师 372 团班长,韦学锋只身掩护全班突围,并击毙敌人 7 名。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 "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

1996 年 9 月,韦学锋转业到深圳市农产品公司工作,离开了自己熟悉的部队。尽管时光荏苒,世事变迁,但那段不可磨灭的时光早已刻在韦学锋的心中。

1979 年 2 月 17 日,战斗打响后,韦学锋带领尖刀班准备执行穿插任务。翌日 6 点 40 分,连队遭遇敌人伏击,敌人 20 多个火力点从对面对我军疯狂射击,为了掩护连主力脱困,吸引越军火力,他带领全班战士不顾一切冲锋陷阵,尖刀班也因此被困在了最里面。"你们全部都给我撤出去,我留下掩护!"面对此番情景,韦学锋选择独自留下,掩护班里战士撤退。

2 月 19 日 16 时许,我军 9 辆坦克在进攻时遭到敌军反坦克火箭袭击,6 辆坦克不幸被击中,接连发生爆炸。韦学锋急忙用冲锋枪向山上守敌射击,吸引越军火力,掩护我方 4 名坦克兵钻出坦克隐蔽起来。一名坦克炮长过来为韦学锋包扎伤口,越军一发炮弹打来,韦学锋扑上去推开炮长,自己背后则被一个炮弹片击中。所幸背上的弹夹救了他一命,炮弹片打到弹夹上面滑下来,再钻到肋骨中,震裂了两根肋骨。

次日清晨,韦学锋突然遭遇 8 名敌军,他赶紧开枪,消灭了其中 4 名,剩下的 4 个敌人见势不妙掉头就跑。韦学锋回头一看,身后又上来 4 名敌军,离他仅有十几米远。来不及思考,他赶紧扔出一颗手榴弹当场炸倒了 3 个,剩下一个落荒而逃。

谢振华

三颗钢珠至今在他体内

国之柱石!8位全国战斗英雄故事里的“血与火”

他是电影《长排山之战》中 3 班长的原型人物,在那场战斗中,他一人毙敌 9 人、消灭 5 个火力点。当年 9 月,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勋章,荣立一等功。在此后的军旅生涯中,他又荣立三等功 2 次。1991 年 7 月,他从部队转业到深圳,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严格要求自己。他,就是战斗英雄谢振华。

1976 年 2 月,20 岁的谢振华在老家广东龙川县应征入伍,来到原陆军 41 军 122 师 365 团 2 营 4 连服役。1979 年 2 月 17 日凌晨,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排山倒海的炮火准备持续了几十分钟,把夜空都打红了。"回忆起发起冲击前的那个时刻,谢振华至今印象深刻。炮火延伸后,谢振华所在部队从那坡县平孟口岸迅速出击,迎面就遇到了敌方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横在国境线东北侧的一座被称之为"长排山"的孤立山峰。

部队出发不久,4 连长孔令华在抵近前沿观察时遭敌狙击,孔连长当场牺牲。暴雨般的子弹随即向 4 连的士兵们扫来,长排山之战正式拉开了序幕。4 连的首次攻击受挫,连长阵亡,副连长也身负重伤。4 连被迫停止了进攻。当晚,4 连指导员吴世忠决定改变打法,利用黑夜发挥我军夜战特长,摸上山顶,占领有利地形,从上往下打,彻底摆脱被动局面。就这样,谢振华所在的 3 班奉命从长排山北侧攀登悬崖峭壁,趁夜暗占领制高点。

"登上主峰后,我马上让大家分两个方向搜索前进,顺利地占领了山顶的两个敌人阵地,阵地上的敌人直到我们摸到跟前才发现大事不妙,来不及反应就被消灭了。"随后,4 连大部队沿着 3 班的攀登路线全部成功登上主峰。长排山守敌的末日到了。4 连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捣毁了 34 个石洞和暗堡,全歼长排山守敌 97 人,俘敌 1 人。"这场战斗给我留下的三颗钢珠,至今还在我体内。"谢振华说。

杨朝芬

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

国之柱石!8位全国战斗英雄故事里的“血与火”

杨朝芬 1958 年出生于广东省徐闻县南山镇竹山村的一家贫穷的农户家庭,于 1978 年 3 月参军入伍,成为原 42 军 143 师 478 团 1 连的一名战士。

1978 年 12 月,杨朝芬随队开赴广西前线,战斗中,他被中央军委授予"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称号。1997 年 7 月,转业到深圳侨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纪委书记。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打响后,杨朝芬所在部队奉命于广西叫隘、平而关方向加入战斗。在向 4 号高地攻击时,遭到越军阻击。我军多次进攻受阻,伤亡不断增加。危急时刻,杨朝芬利用半人多高的茅草掩护,很快运动到距离敌暗堡十多米的地方。他拔出一枚手榴弹甩过去,正好落在暗堡射击孔前,随着爆炸腾起一阵烟雾。暗堡中的越军机枪手一阵惊慌失措,暂时停止了射击。杨朝芬抓住有利时机跃起迅速冲到暗堡前,举起爆破筒一把就塞进了射击孔里。他正要拉燃导火索,暗堡里的越军已经反应过来,死命将爆破筒反推了出来。杨朝芬急了,索性把导火索一拉,再次把爆破筒塞进射击孔里。他松手刚要转身,只见爆破筒嗖地一下又被推出来,落在了自己脚旁边。爆破筒的导火索"嗤嗤"冒着白烟,爆炸延时仅有六七秒钟,情况非常危急。好个虎胆杨朝芬,没有丝毫犹豫,一把抄起爆破筒,右脚使劲往坡地上一蹬,身子一挫,尔后猛地迎着射击孔蹿了上去,用尽全身力气将爆破筒齐根捅进了暗堡里,随即闪电般向坡下一滚。随着一声轰隆巨响,暗堡被炸上了天。战友们顺势发起猛攻,终于在 19 时左右将 4 号高地攻占,全歼了高地上的守敌。

鉴于杨朝芬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上级党委批准他火线入党。战后,杨朝芬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舍身堵枪眼的 16 位英雄之一。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高申现 唐文隽 罗明 潘潇雨

标签: 历史英雄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