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战争电影的细节让你难忘?

滴答历史 96 0

哪些战争电影的细节让你难忘?

《金刚川》上映之后,批评之声如潮,但对军迷来说,还是有个小小的亮点的,那就是在遭到美军炮击之后,志愿军呼叫炮火支援,步兵和工兵阵地后方的炮兵阵地一轮喀秋莎齐射。喀秋莎划过夜空的镜头闪过之后,切换到美军飞行员,塔台传来的消息说,我方炮兵阵地已被摧毁,请你迅速返回基地。

这一幕,许多军迷看到的时候,流下了热泪:终于等到这一天。

从1927年南昌起义建军起,人民军队最大的问题始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严重的火力不足。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都始终处于火力严重不足的状态,所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出现了三打赣州不克的情况,到抗日战争期间,关家脑战斗包围五百多日军,却最终能在敌人增援之下,让鬼子残部突围而去,解放战争前期,多次打硬仗打不下来,都是因为火力不足。

也是因为缺乏重武器,许多战役、战斗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有些情况下甚至不得不在已经取得战场优势的情况下,却因为武器装备不济,不得不放弃,撤离战场。在长征中,缺乏重武器时间太久的二方面军,在缴获敌人一门榴弹炮之后,舍不得扔掉,干脆拆了,扛着、抬着、拉着、拽着这个大家伙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长征。

哪些战争电影的细节让你难忘?

到解放战争后期,情况终于有所改观了。辽沈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各种炮集中起来,也能有上千门了,仅仅打了两三天,就让号称有坚固永备工事的锦州守军感觉,自己完全被压制住了,而且高射炮可以组成交叉火力,封锁机场,让从沈阳空运炮弹的国军飞机无法降落,也不敢空投,城里的范汉杰只好硬着头皮挨打,等待救援。结果直到锦州被突破,国军的援军也没来,范汉杰也拿到了直通功德林的录取通知书。

当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的时候,各部队携带的武器虽然已经算是当时解放军能拿出来的最好的装备,但到了朝鲜战场上才发现,这些装备和美军相比,完全不是一个层次。虽然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中美军仍然对志愿军的战法感到陌生,所以还是发现我军在穿插他们的侧后方,就会立刻撤退,但一些团以上建制掉队之后被包围,也不再像第一次战役中那样惊慌失措了,而是就地建立阵地,坚守待援。

美军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或摩托化,共有坦克1000余辆(每个步兵师和陆战师各编有140余辆)、装甲车330余辆(每个师各编有35辆),每师还编有各种车辆3800余辆。志愿军既没有空军参战,也没有海军参战,地面部队也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制,每个军只临时配有100辆左右负责物资运输的汽车。

哪些战争电影的细节让你难忘?

美国地面部队每个师除装备坦克外,还有各种火炮959门,包括榴弹炮72门、各种直射炮(山炮、野炮、无坐力炮)120门、各种迫击炮160门、高射炮64门、火箭筒543具,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30余门。美军在朝鲜有7个师和第八集团军总部,总计有各种火炮6049门,其中榴弹炮568门、高射炮784门(不包括南朝鲜军和其他“联合国军”的)。

志愿军一个军才编有各种火炮522门,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的二分之一,包括有直射炮108门、各种迫击炮333门、火箭筒81具,而且没有坦克,也没有榴弹炮和高射炮,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仅190余门。志愿军一个军的火炮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火炮装备的54%。即便是考虑到美军一个师的编制和志愿军一个军相当,这个装备水平差距也是巨大的。

正是因为火力配备的巨大差距,在入朝之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中,我军只能尽可能减少白天行军,在夜间行军,避免被美军发现。在一些战斗中,更是出现了将敌人一部完成合围,但却硬是吃不下来的情况。用《亮剑》里孔捷的话说,甚至出现过一个军包围敌人一个团,敌人还能据险坚守,在援军的火力支援和空中支援之下,突围而去。

哪些战争电影的细节让你难忘?

经过我国的努力争取,苏联老大哥也在抗美援朝期间,大力向我军提供武器装备。到抗美援朝后期,我军武器装备与美军的差距已经有了大幅度的缩小。即便仍然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至少在陆军装备上,差距还是大幅缩小了。到1953年金城战役,也就是《金刚川》的背景时期,我军在主动进攻中,已经可以指哪儿打哪儿了。

比如《金刚川》里的高射炮,虽然作为掩护全师过江的部队,仅有两门高射炮,全师也仅有六门,但和入朝之初我军完全没有防空火力,只能用机枪对空射击的时候相比,也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因为这是多与少的区别,而不是之前那种有和没有的区别。在完全没有防空武器的时候,志愿军只能夜间行军,有了防空武器,就可以在有掩护的情况下,白天行军了。

所以,当《金刚川》里的志愿军战士看着喀秋莎划过夜空的壮丽景观的时候,脸上流露出的除了好奇和惊讶之外,还有满满的幸福感,手指着说,这是我们的喀秋莎,这是我们的喀秋莎!终于,我军不再是用血肉之躯和步兵武器以及各种土办法来对付敌人的炮击了,而是可以用喀秋莎直接一轮齐射,摧毁对手的炮兵阵地了。

标签: 金刚川历史事件喀秋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