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13岁登基,39岁统一六国,却一生未娶。他后宫有六国美女,生了30多个孩子,却一直到死都没立皇后。原因有很多:童年阴影、政治考量……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古代,《礼记·内则》有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也就是说,只有正妻可以用“娶”,妾室只配用“纳”,即所谓的娶妻纳妾。
根据陕西省份考古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秦始皇儿子至少20多个,女儿至少10个,但的确一生未娶任何女子为正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自诩“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皇帝,同时,他还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
他的后宫,嫔妃无数,有六国美女,可是直到去世,秦始皇也没能为皇后之位找个人选。
有人分析,秦始皇之所以始终不立皇后,是因为母亲赵姬和嫪毐的事,给了他极大的心理阴影。
秦始皇的童年阴影
秦始皇的父亲,是安国君的庶出儿子嬴异人。
秦昭襄王时期,秦赵两国发生冲突,为了平息赵国的怒火,秦国就把嬴异人送到赵国当质子。
嬴异人母亲不受安国君待见,自己又是个庶子,在秦国本就不过不好,到了赵国当质子,日子更是凄惨。
就在嬴异人穷困潦倒的时候,他认识了大好人吕不韦。
吕不韦不仅为给嬴异人钱财,让他过上富贵生活,还把自己的姬妾赵姬送给了嬴异人。
并且,他还牵线搭桥,花重金让嬴异人认华阳夫人为母。(华阳夫人是安国君的宠妃)
此后,嬴异人就改名为子楚。
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子楚和赵姬的孩子在赵国邯郸出生,他就是嬴政。
后来安国君继位,加冕三天就去世了。
华阳夫人扶持子楚继位,嬴政成为太子。
三年后,35岁的子楚也去世了,13岁的嬴政成了秦王。
短短三年,嬴政从一个没人搭理的落魄王子,变成秦王,吕不韦功不可没。可能因为功绩太大了,不少人还猜测,嬴政可能是吕不韦的孩子,否则解释不了为何他如此尽心尽力。
嬴政继位后,尊吕不韦为“仲父”,母亲赵姬为太后。
13岁的嬴政,还没有能力统摄天下,因此,秦国国政被“仲父”吕不韦把持。当时也没有女人不能干政的说法,嬴政的后宫也都成了太后赵姬的天下。
赵姬原本就是吕不韦的姬妾,两人时常当着嬴政的面调笑,而当年的事也成了公开的秘密。
嬴政年龄虽小,但也不是傻子。
母亲和吕不韦的来往,让他一直耿耿于怀,只可惜,当时他手中没有权利,只能隐忍不发。
作为最精明的商人,吕不韦可能发现了嬴政的异样,于是,他开始渐渐疏远赵姬。
当然,赵姬正处中年,需求旺盛,吕不韦想疏远她,她便拿出太后的威严,要求他进宫。
无奈之下,吕不韦就想了个损招——给赵姬送门客。
他找到一个长相清秀的门口,拔掉他的胡须,对他施以假腐刑,送到了太后赵姬身边。
这个人,就是嫪毐。
嫪毐长得比吕不韦好看,而且擅长甜言蜜语,还顶着宦官的名号,可以自由出入赵姬的寝殿。
赵姬心花怒放,也就不缠着吕不韦了。
据说,嫪毐的床上功夫很强,赵姬对他越来越满意,后来还说服嬴政,封了嫪毐为长信侯,并且偷偷给他生了2个孩子。
太后为自己生孩子?对于嫪毐而言,这是非常得意的事情。
虽然他不敢大张旗鼓炫耀,但心里早就不把嬴政当回事了,一喝酒,他就开始胡言乱语,说自己是嬴政的“假父”。
后来,嫪毐更是胆大妄为,还鼓动赵姬发动政变,把嬴政杀死,让自己的孩子当皇帝。
但是,他小瞧了嬴政,这个后来能成为千古一帝的男人,怎么可能没有任何准备?
说不定,他的所有计谋,都是嬴政的圈套。
嬴政早早就埋伏了三千精兵,直接打了嫪毐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嫪毐被车裂,他和赵姬的两个孩子也被当场摔死。
相比嫪毐,吕不韦的结局就稍微好一点。
始皇帝十年,吕不韦被罢免丞相之位,放逐巴蜀那种鬼地方,后来,他更是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读完信的吕不韦,当场选择了自尽。
羽翼丰满的嬴政,再也没有什么“仲父”“假父”来威胁他的皇位。
他也解决了母亲的风流事,只是,自小埋下的心理阴影,并没有那么好愈合。
不过,如果说秦始皇就因为母亲的风流事,才不立皇后,其实也说不过去。
第一,嬴政的后宫嫔妃无数,孩子生了30多个,应该没有什么“厌女症”。
第二,秦朝民风开放,女子丧夫后再嫁也是常事。早些年秦国的宣太后,也和下属义渠君生下了两个孩子。
可以说,在当时,太后豢养面首,根本不是奇闻。
只是,和宣太后相比,赵姬也太胡闹了,居然想着谋权篡位,还给嫪毐势力,帮着他造自己儿子的反,简直一个恋爱脑。
千古一帝秦始皇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自诩“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不少人认为,大概是秦始皇过于自负,认为无女子可与他比肩,不配为皇后,所以才不立后,但这种说法,其实也站不住脚。
秦始皇,是第一个自称皇帝的人,虽略有些自负,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他绝对是一个理智的人。
第一,守法。
众人都讽刺秦朝法律严苛,可严苛的背后,还有一个法度严明的特点。
因为商鞅,秦朝法纪严明,因为秦始皇,秦朝子民守法程度空前提高。
即便是皇亲贵族,也不敢轻易违反。
第二,任人唯贤,敢于纳谏。
秦始皇在位时,有意控制家族势力,任用贤臣能人,坚持以军功赏赐。
蒙家兄弟、李斯等人就是在这种风气下得到了重用。
尽管当时一招“焚书坑儒”激烈了一些,但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却是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种必要手段。
而且,已经有不少人指出,当时焚烧的书籍,并不是儒家经典,而是术,也就是迷信之类的东西。
此外,秦始皇的功绩也可以看得到,修驰道、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修长城……
这样理智纳谏的秦始皇,绝对不至于因为自负,放弃册立皇后。
还有人提出,秦始皇不立后,是因为事业心太强,忽视男女之事。
这种说法,同样有站不住脚的地方。
秦始皇为自己更名,自称为“始皇帝”之时,就是希望子孙后代,可以二世、三世、四世……子子孙孙无穷尽。
有这样期待的人,难道不知道繁衍后代的重要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任何一个当权者,都会担心基业无人继承。
更何况,从秦始皇的行为来看,他丝毫不像一个忽略男女之事的人。
征战六国期间,他纳进后宫的美女无数,有些他连名字都不知道。
那些亡国了的妃嫔、公主,基本都成了秦朝宫人。正如《阿房宫赋》中所说:“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为了好好管理后宫众多的妃嫔,秦朝在皇后之下设置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一系列称号。
美人和事业只能选其一,那是大多数普通男人的说法。
对于秦始皇来说,从来都是两不耽误,在前朝是绝对的王者,在后宫更是。
那么,嬴政到底为何不立皇后呢?我推测,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秦始皇对女人有成见。
因为母亲赵姬的缘故,秦始皇对女人应该是有成见的。
倒也不是因为女人不忠,养面首,或者给自己戴绿帽子之类的,而是他觉得大多数女人没脑子,怕她们影响秦王朝的基业。
皇后位高权重,立后要慎重,如果没遇上绝对安全的,宁缺毋滥。
第二,后宫安宁,没有出任何乱子,没有立后的必要。
秦始皇虽然没有册立皇后,但他的后宫一直很安宁,妃嫔们按部就班,也生出了30多个孩子,孩子里还有扶苏这种能继承大统的人。
秦始皇35年时,扶苏直谏秦始皇不要对儒生下狠手,被秦始皇发配去北方修长城、抵御匈奴。
从名义上来看,扶苏虽然是被发配,但是实质上,也是秦始皇对他委以重任。
秦人尚武,但扶苏偏向文治,少了些武治,去北方边境对他也是一种历练,更何况,北方还有大将军蒙恬。
与其说,扶苏是被贬,倒不如说去学习去了。
从秦始皇的一系列操作来看,他完全是在拿扶苏当接班人培养,只是他没料到自己的意外去世,否则,秦朝是否二世而亡,还真的不好说。
不过,秦始皇如果想要立接班人,就更不能随便立皇后了。
那么为什么不册立扶苏的母亲为皇后呢?
其一,扶苏的母亲郑夫人,是楚国人,当时有“亡秦必楚”的说法,秦始皇不得不忌惮一下。
其二,郑夫人是华阳太后举荐的人,册立她为皇后,难免会给华阳太后造势。
可以说,秦始皇不立皇后,母亲赵姬是影响因素,真正不立后,是因为他觉得没必要。
只可惜,秦始皇千算万算都没有想到,自己身亡后,扶苏会被胡亥和赵高合谋害死,皇位最后落到了不学无术的胡亥手中。
秦没有延续千秋万代,仅二世而亡。
“亡秦必楚”没有实现,亡秦者乃胡也。
如果早知道结果是这样,秦始皇会不会册立郑夫人当皇后呢?
或许会的吧,至少在关键时刻,当上皇后的郑夫人,也能为扶苏保驾护航。
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标签: 秦始皇和谁生了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