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奸臣严嵩是如何把持朝政的?最后凄凉离世

滴答历史 25 0

严嵩,字惟中,是明代著名的大臣,其出生于1480年,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严嵩的父亲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久试不中,于是他就花费大量的心血来培养严嵩,让严嵩自幼便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严嵩也不负所望,于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之后,严嵩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步入仕途后的严嵩初期发展并不顺利,曾归隐回家十年之久。1521年,在“议礼”事件中持观望态度的严嵩被任命为南京翰林院侍读,官职被调升,但确是有职无权。四年后,严嵩升任国子监祭酒。其后又于1532年任南京礼部尚书,其后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

虽然严嵩已经成为一部尚书,但南京六部的地位实际上是低于北京的六部的,严嵩对此并不满意,意图寻求进一步的提升,此时的严嵩,就找到了他的同乡,比他年轻且资历更浅的夏言。夏言虽然年纪更轻,但是却是当时的政治红人,也正是在夏言的帮助下,严嵩于1536年得以留任北京,担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严嵩在进入北京后,与嘉靖皇帝有了更为深入的接触,也表现出了比夏言更为谦虚谨慎的态度,得到了嘉靖皇帝的欢心,最后于1542年取代夏言。

皇帝嘉靖皇帝崇尚道教,严嵩也投其所好,“醮祀青词,非嵩无当帝意者”,深得嘉靖皇帝的喜爱。当时很多大臣也都为嘉靖皇帝撰写青词,不过只有严嵩全力支持嘉靖皇帝的喜好,并推荐各种方士,也就使得嘉靖皇帝愈加信任严嵩。

严嵩也借此在朝中大肆培养自己的势力,哪怕是为国家建立功勋的武将,只要得罪严嵩,也都会落得悲惨的下常掌握大权的严嵩此时也在卖官鬻爵,并且各地官员必须要多多孝敬,严嵩由此积攒了大量的财富,也大开贪腐之风气。“自古风俗之坏,未有甚于今日者。盖嵩好利,天下皆尚贪;嵩好谀,天下皆尚谄。源源弗洁,流何以澄”。

此外,严嵩害怕武将地位的提升会影响到他的利益,便反对很多军事行动,并借天灾之际宣传所谓的“佳兵不祥”,并排挤用兵的武将,导致明朝军力下降。

在“庚戌之变”中,俺答率军逼近北京,严嵩仍然忙于撰写青词,对于俺答来犯,则说是“此抢食贼耳,又何足患”。并且,严家的势力愈加强盛,连裕王朱载垕都曾给严嵩的儿子严世蕃送礼。

严嵩的行为也渐渐引起了嘉靖皇帝的不满。其后,又由于嘉靖皇帝新修宫殿一事,严嵩更是逐步失去了嘉靖皇帝的宠信,相反,徐阶的权势逐渐上升,并最终借严世蕃之事为着手,将严嵩父子扳倒。

最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被斩首,严家被抄家,年老的严嵩靠捡食别人上坟的贡品活命,最终苍凉离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