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与李斯这两个人虽是谋士,实则赌徒。他们注定是做大事之人,有胆识有魄力有谋略,这样的是从不考虑后果的。成则改变天下,败则无悔认命。
二人之死他们二人的结局均有违王命不得善终。
嬴政在驱逐了吕不韦之后,并未杀他。但一年后各国诸侯前来问候吕不韦,嬴政深感不妥怕发动战乱,便写了一封信给他:“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看了信后自饮毒酒一杯,自杀而亡。李斯呢,原本辅佐嬴政建立了大秦帝国,开国元勋。可惜嬴政死后,他被利益蒙蔽了心眼,被赵高利诱,共同拟假照,废了太子扶苏,而立胡亥。胡亥是个昏君,他妄想摆布他。然而他错了,就在他谏言不要劳民伤财建阿房宫时,胡亥听信赵高谗言,以身受五刑之酷刑致死,死后还被灭三族。下狱之后,李斯有过反思: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
他们所处的环境风云变幻,六国争霸,要么他们被时代裹挟,要么他们改变时代。他们是改变时代之人,命运必然与时代共进退。因此我认为,行动之初他们尚无需考虑自己的下场与结局。
吕不韦的人生轨迹。
吕不韦为何既是商人,却有谋士之大略?吕不韦是卫国人,卖货不过是他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一个桥梁。
他最懂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他从卫国经商到赵,认识了秦国前来做质子的赢异人。
吕不韦到邯郸初见异人之时便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
这就是后来“奇货可居”的成语出处。可见赢异人天生有王者风范,才会被吕不韦这等南来北往,见过大世面各色人的商人看上。
都说商人重利轻义。而我说吕不韦不是商人,他是披着商人外衣的政治家,是谋士。
他有自己对六国以来的政治眼光,因此他才不惜一切,甚至堵上一切身价来投资赢异人。
难道他不知道赵国会诛杀他吗?他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即使回到秦国,赢异人能上位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吗?
以他的聪明才智,我认为这些他都想到了。但他最大的筹码是华阳夫人。他与华阳夫人一直有来往,因此他布好了阵,等华阳夫人入局。这就是他初设的赌局。
这场赌局还真让他赢了,他算准只要质子回国便可以有其祖父秦昭襄王一样的命运,果不其然,他以此说服了华阳夫人和太子。逃回秦国的异人做了华阳夫人的儿子,后被立为太子。
然吕不韦虽然聪明,却也不过是个商人,他算准了前面,没有算准后面。秦异人继位时间太短了,能庇护他,让他学习的时间也更为有限,这三年来他在赢异人身边也只学了皮毛,却未学的其心怀家国天下的精髓。
他的聪明也只是聪明,还够不上才华,因此当才华撑不住他的野心时,始皇嬴政就继位长大了,因为所站的制高点不同,嬴政看到的是天下以及天下苍生。
而吕不韦看到的虽然也是天下,却是天下粮仓。他的商人本性和油腻大叔的性质在其中年以后显露无疑。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觉得这句话送给吕不韦也合适。此时欲望膨胀的吕不韦已经不愿意思考了,因此他贪婪权势,贪婪物质极大丰富,贪婪名利的最后下场就是在自己的迷惘中去死!
这是秦始皇必须要铲除的,阻碍他发挥雄才伟略,一统天下的最大磐石。
李斯其人。李斯又是个什么主儿呢?李斯在我看来是个顽主。他虽然主张先法后王,然他此生是在用他一己之法左右王者。李斯曾拜荀子遵法家。
李斯楚国人,少年时曾任一小吏,由于胸怀大志,有一次他去如厕看到厕所的老鼠偷食屎吃,还要见人赶快跑,活的那叫一个艰辛。
而他后来不巧又在米仓看到过老鼠,米仓的老鼠不仅不怕人,还终日吃的肥肠满脑,然后肆意在米仓里交欢嬉戏,活的好不惬意。
至此他得出一个道理,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能不能把握住命运和机会,并且这个机遇所处的环境也相当重要。在大而有望的环境里,一个人的真才实学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否则你就是个聪明豆,终日在茅厕那种环境里生存,也是无用的。
因此后来李斯千方百计来到当时正在崛起中的秦国。他先是在吕不韦处做了舍人,后被吕举荐给始皇,这才开始了他开了挂的人生。
李斯其人我们不得不说他是真有大才能大才华之人。
在他的主张下,秦始皇废除了战国时期纷乱的分封制,立郡县制。他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为县。郡县制比之分封制是一个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加固了国家统一管理的策略。这一夙愿也是秦始皇的自继位以来,实现民族统一,结束战乱的心愿。
李斯在其他方面也成绩卓越显著,比如他在始皇建国之初提出了一整套对应中央集权制的配套方案。
其中包括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
《仓颉篇》就是李斯亲作。同时让我们后人得以一睹李斯在文字方面的造诣。隶书后来就是秦国的统一文字。
在经济方面,度量衡的统一,和货币的统一也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经济制度的管理。
李斯废除了六国混乱的度量衡,发明了度制。
度制以寸、尺、丈引为单位,采用十进制计数;量制则以合、升、斗、桶为单位,也采用十进制计算;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李斯度量衡甚至被我们沿用至今。
货币方面,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每镒重二十四两,以铜半两钱为下币,一万铜钱折合一镒黄金。并严令珠玉、龟、贝、银、锡之类作为装饰品和宝藏,不得当作货币流通。同时,规定货币的铸造权归国家所有,私人不得铸币。
他所制造的货币,因为小巧便捷,甚至一直被沿用到了清朝。
李斯的车轨统一制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高速公路。就是通过几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使各郡县可以直达咸阳都城,方便了管理。
当然后来的焚书坑儒也是李斯这斯干的,不过他建议留下了工具书。如医学、卜筮、种树之书。其余由于觉的都不利于一家之言的统治,便下令烧毁了。好在秦始皇还偷偷留了一些禁书藏于书阁。
李斯之败,败给了自己。上面我大致描述了一下李斯作为秦国开国元勋的功绩,这么看来,李斯的确有雄才伟略之人。
毛主席对此人的评价:“孟夫子一派主张后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对秦始皇。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属于荀子一派,主张先法后王。”此评价虽没直接对人,但在我看来却是褒义的,赞许的。他认为李斯是封建制度下一个公允的存在。而曾国潘对他的评价是从人性上说的,曾认为李斯这等可与曹操比肩的大人物,他们败都败在了成功之后没有进行内醒和检阅自我,而是急于攀比,从而迷失在欲望争夺之中。
最后因此,李斯与吕不韦的一生,题主问为何没能预料到自己的结局?这种小儿科的思维就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说到《大秦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斯被绑在大殿的柱子上,始皇让他解释秦国为何没有忠臣?说对了就放他,说错了就杀他。
此时他是提颅死谏。他们这种人根本无法预测自己的生死,分分钟就是在赌自己的思想是否能迎合大王的心。
而吕不韦也是如此,他从赵国倾家荡产助赢异人出逃回秦国时,也是在赌,赌赢了也许就是一生富贵,赌输了此生也就沦陷了。
所以不能用预测这个词来评价他们的志向,他们是做大事不考虑后果之人。生死一念中。
标签: 吕不韦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