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十月,受到嫪毐之乱的影响,吕不韦被秦王嬴政免去了相邦职务。并将吕不韦遣出京城,要求其前往河南的封地。
此时的吕不韦自知自己已经难以再受重用,故而也急流勇退,一心一意待在自己的封地中,以免遭横祸。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作为曾经的大秦相国,又是一代名相。其他的诸侯国纷纷想与其交好,更想将其邀请到自己的国家担任相国职位。
于是,从各国首都到河南吕不韦的封地,各诸侯国的使者络绎不绝相望于道,前来问候吕不韦。
这样强大的人脉,令秦王嬴政“恐其为变”,于是嬴政提笔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信中只有短短三十几个字体。
嬴政在信中写道:“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聪明的吕不韦自然明白了嬴政这封信后的潜台词,这是以自己的家人性命来威胁自己自杀而已,虽然自己已经被罢相了,但是自己不死嬴政是不会放心的。
于是,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让嬴政彻底的放心,吕不韦只得饮鸩自尽。
此时的吕不韦已经是退休在家了,并无任何权势,已经对秦王构不成威胁了,而且吕不韦对各诸侯的邀请也都一一拒绝。
可是为何嬴政就是对吕不韦不放心,一定要要让他死?
其实,从本质上讲,嬴政之所以一定要杀了吕不韦,并非因为私仇,而是为了统一整个秦国的思想,抹除吕不韦影响。
因为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根本矛盾冲突,是分别以杂家、法家两家思想为主要基础的政治主张上的冲突。
吕不韦是崇儒的,他的《吕氏春秋》虽然被定为“杂家”,但其中的多数政治主张还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同时还结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这本书的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吕氏春秋》中所涉及的大量治国思路,与商鞅以来的秦国政治主张相左,更是与嬴政的思想主张相反。
商鞅
因为,嬴政是法家的忠实信徒,他的治国思想和主张都是贴合法家的。所以吕不韦主张“公天下”;而秦始皇则主张中央集权。
《吕氏春秋·贵公》中云:“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这主要是继承发展了儒墨两家学说中“天下为公”的思想。
吕不韦将这一思想付诸政治实践中去,便提出了“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霸”(《吕氏春秋·去私》)。
这实际上就是反对君主独裁,要求实行分封制。这种主张自然深得臣子们的心意,但却严重侵害了君主的权力。
而法家的韩非提出了“事在四方,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主张,更受嬴政的喜爱。
后来,秦王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和郡县制等政治制度。
由于两人思想上的分歧,吕不韦主张“德治”,而秦始皇则主张“法治”。
吕不韦高扬“德治”传统,主张借用儒家的“德政”“仁政”手段实现天下一统。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德政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方面是就秦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来说,秦国历来就较为排斥儒说。相反,法家思想却与秦国渊源甚深。商君变法的成功更加坚定了秦人拥护法家思想的信心。
另一方面就时代背景来说,吕不韦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诸侯割据、弱肉强食的时代,要想实现大一统的局面,必须依靠强大的武力,“德”与“礼”都变成了一句空话。
虽然,对外上德治不起重要,但是在对内上,德治却受到臣子和民众的欢迎。再加上吕不韦当国总共 13 年之久。
而在这 13 年中,,吕不韦成了秦国真正的掌舵人,从经济建设到外交、战争,都是吕不韦一手操盘。吕不韦的思想已经融入大秦国的方方面面。
这对于想要独揽大权,推行法家政治思想主张嬴政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其要实现自己的主张,必须要对吕不韦进行清算。
对于这一点,吕不韦也早已认识到,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其实反映了他本人对于嬴政的顾虑,他试图以理论建树来影响、甚至捆绑嬴政。
《吕氏春秋》成书当年是嬴政即位 8 年,次年嬴政就要举行“冠礼”,随后亲政。这样的时机选择,不会是巧合。
吕不韦在很大程度上,试图以自己的理论约束即将亲政的嬴政。但是很显然,吕不韦的努力失败了。
更重要的是《吕氏春秋》中尤其提倡对君王的权力进行极大的限制,主张“以无为为纲纪”,国君要“处虚”,“无智,无能,无为”,不必过问具体的政务,只须用力选拔人才和考察人才。
这对于经历过权臣执政,迫切想要独揽大权的嬴政来说,简直是罪无可恕,他可不想有人成为第二个吕不韦。
本来,因为吕不韦的功劳,嬴政已经将杀心放下。但是吕不韦“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的影响力,不能不令秦王惊心与警觉。
为了保险起见,嬴政只能从肉体上彻底抹除吕不韦,将他的主张和思想彻底抹除。
因此,吕不韦的下场就注定了,始终相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吕不韦一生鞠躬尽瘁、功绩累累,却最终无法改变饮鸩而死的悲惨结局。
标签: 吕不韦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