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唐华清宫考古队在解剖唐华清宫遗址地层结构时,于秦汉文化层以下2-3米的黑泥膏中,出土了石锛、石铲、陶环和大量的绳纹陶片。有的红陶由于在地下掩埋时间太长,出土后成为粉尘状;有的表面凝结了一层土锈。经鉴定,这些生产和生活用具的制造和使用者,正是距今6000多年前母系氏族时期的姜寨人。
姜寨
姜寨先民定居在骊山北麓脚下,这方 “南依温泉,北临谓水” ,沃土养育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蛙图腾为部落精神支柱的姜寨人近3000年。
在这里,他们采用 “刀耕火种” 的原始耕作方式,凭借着磨制的石斧、石镰等工具,开拓这片膏腴之地。
骊山有飞禽走兽,可供他们打猎;温泉流出的临、潼二水和清河中有蚌虾鱼鳖,可供他们捕捞;同时他们还垦出零星分散的耕地,种植以黍为主的粮食作物和蔬菜,并开始制陶和纺织。
彩陶环
新石器时代,华清宫遗址出土。
平面圆形,上施浅蓝颜色,色彩大都脱落,仰韶文化时期的装饰品之一。
华清宫出土彩陶杯十件,两件较完整。
姜寨人的生活用具主要为陶器,其中泥制红陶占绝大多数,均为手制,多采用泥条盘筑法,陶胎较厚,火候较低,此类陶器也正是新石器时代仰绍文化的典型器。而在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与原始的记号有所不同,出现了模糊的图形与象形。
众所周知,文字的出现代表着一种文明的出现,姜寨人正是在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压迫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中,凭借极其低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文明。
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华清宫遗址出土。
高31厘米,口径5.5厘米,泥质红陶,杯形小口,细颈、深腹、尖底,腹偏下部置环形器耳一对,腹中上部拍印斜向绳纹,烧制程度较好,质地坚硬。
仰韶文化最为典型的器类之一,用作汲水。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其工作原理是:汲水时,将绳子穿过瓶子的双耳,将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动下沉,注满水后,由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竖起,再用绳将瓶吊出水面,从而实现取满水而滴水不漏,汲满水时,瓶口向上并保持平衡。而且,尖底瓶的造型更方便人们在汲满水后提携,在双耳部位系上绳子,人们可以提、背,即使不穿绳,尖底瓶两头小,中间鼓的造型也适合于人们抱着。同时,由于口小,搬运时水又不容易溢出。尖底的设计让不堪重负的汲水者把装满水的尖底瓶随手插入松软的黄土,而不用担心装水的容器倾覆,此造型设计迎合了黄土高原松软土质的特征。
从华清官出土的大量石器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发现,用砾石摔破后产生的锐缘来砍砸和切割东西比较省力后,逐渐放弃了原本用来获取食物和防卫时使用的天然木棒和石块,开始打击石头,使之破碎,以制造出适用的工具。
骨笄
新石器时代,华清宫遗址出土。
圆锥状,通体磨光,多作于装饰。
原始人将头发挽起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劳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骨针
新石器时代,华清宫遗址出土。
兽骨磨制,呈钉状,针身圆滑略弯,原始人用来缝制兽皮和麻织物的器物。
骨坠
新石器时代,华清宫遗址出土。
下端尖细,似指针状,表面磨光,骨坠在史前时期多用于装饰、女士的吊坠等装饰品。
石斧
新石器时代,华清宫遗址出土。
沙石岩质,长条舌形,双面弧刃,刃部磨光,宽而微钝,横断面呈扁圆形。
石斧是远古时期人类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既可用它作为武器来打击野兽,也可以用它来砍伐森林、加工木材制造木器和骨器。
石凿
新石器时代,华清宫遗址出土。
沙石岩质,身呈圆柱体,横断面近似椭圆形,上端倾斜,双面弧刃,刃部略窄,通体细磨光滑。
石凿是远古时期人类加工硬物的主要工具。
石棒
新石器时代,华清宫遗址出土。
沙石质,器身呈长方形,横断面呈椭圆形,一端圆小,表面琢磨。
在华清宫出土的该时期文物中,还能发现温泉古源是古代祭祀的场所。原始社会的人们无法用科学解释自然涌出的泉水,因此把这些都归于神灵的功劳。华清宫一号温泉水源附近出土的大量玉器、玉饰件,就是原始社会人们用来祭祀神灵的贡品、祭祀品。
这些新时期时代的玉器,其工艺已形成定制与规范,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玉饰件
新石器时代,华清宫遗址出土。
表面粗糙,有裂纹,两面磨光,呈圆环状,中孔圆形。
标签: 史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