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本纪第六》是《史记》中文字篇幅最长的一部分。司马迁用酣畅淋漓的笔触,痛书了秦朝短暂覆灭的原因。秦始皇的残暴私利,秦二世胡亥的愚昧无能,都为秦朝的快速灭亡亲手推波助澜,自掘坟墓。到了只做了四十六天秦王子婴的手上,秦朝的气数已尽。尽管子婴铲除了赵高,表现出应有的善恶之辨及杀伐决断,但也回天无力,最后被项羽所杀。
从秦国到秦朝,历经漫长的六百一十年。而它的灭亡,如果从秦二世算起的话,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时间。
秦朝之亡,我在这里作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李斯不作死,不参与赵高的沙丘之变,包括李斯本人,还有充足提供了他得以施展平生抱负的舞台的秦朝,还会发生不令人唏嘘的悲剧下场吗?
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师从荀子学 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当他还在楚国的郡里当个小吏的时候,从厕所里与粮仓里完全境遇不同的老鼠身上,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是由他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极力想摆脱“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的李斯,遇到了他前往秦国朝堂大路的第一个贵人,即吕不韦,做了他的舍人。因为有了吕不韦的大力赏识,李斯得以有了对秦始皇游说的机会。李斯建议秦始皇文武并用,文即用大量的金钱离间各诸侯国君臣的关系,武即用武力对不听话的诸侯国进行攻打威胁。
由于得到秦始皇不断地赏识,李斯由吕不韦的舍人,逐渐做到了秦帝国的长史、客卿、廷尉、丞相之职。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李斯的儿子们娶的都是秦朝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朝的皇族子弟。李斯家族所享的无比尊荣,可想而知。“物极则衰”,但此时李斯的头脑还是清醒不糊涂的。
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极力拍秦始皇的马屁,齐人淳于越也趁机建议秦始皇在郡县制原有的基础上实施商周时期的分封制。秦始皇把大家的意见交给李斯处理。李斯认为荒谬,给予驳回。但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李斯对秦始皇进行焚书坑儒的建议主张。
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做法,他的大儿子扶苏是什么意见呢?扶苏对他的父亲进谏说:“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百姓还没有归附。儒生们诵读的都是孔子的书,他们都是以孔子为榜样为人处世。现在皇上一律用重型来整治他们,我担心天下将会不安定,希望皇上明察。”秦始皇听了很生气,于是就派扶苏到北方的一郡,去给蒙恬做监军。从这点可见,扶苏相比于他的父亲,更了解当时的严峻国情,更有治国的怀柔情怀。
如果扶苏做了秦二世,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况呢?或许秦朝的历史将会改写,中国的历史也将会改写。都说不准的,谁说不是呢。
秦始皇巡游到了沙丘,病发突然,还没有充分安排好后事就死了。秦始皇临死前的书信和印玺都在赵高手里。这给赵高作乱留下了充分的条件与时机。赵高作为胡亥的法律老师,为了确保自己日后的荣华富贵,极力怂恿胡亥政变篡位。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胡亥泯灭了自己作为臣子最后的良知。赵高说服了胡亥,接着又去动员说服李斯。在赵高的引诱之下,为了自己的相位不被蒙恬取代,能够长保封侯,永世相传,李斯与赵高勾结走在了一起,并为沙丘之变出了一份能够颠覆秦朝历史,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糊涂至极答卷。
在私利与国家利益面前,人性往往是非常脆弱而不堪一击的。李斯那时候是否没有充分认识到赵高的真实为人?是否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胡亥作为皇帝,于国家是不利的?是否李斯其实都清楚,不过在自己的利益面前,其它的都变得不再重要了?
我们细读《李斯列传第二十七》会发现,如果没有李斯的同意参与,十个赵高又岂能完成这历史性的巨大阴谋?
在赵高的推波助澜之下,秦二世向大臣及公子们狠狠拿起了夺命之刀。当时的法令刑罚一天比一天残酷。秦二世又大肆建造阿房宫,修建直道、驰道,人民的赋税也越来越重,老百姓的兵役劳役没完没了。赵高为了不让大臣们在入朝奏事时向秦二世揭露他私下的种种恶行,竟然把秦二世变相地软禁在深宫之中,阻隔了秦二世与大臣们见面的机会,一切大小公务都由他决断。
尚有点良臣之心的李斯私下对赵高的种种行径颇有不满。这让赵高知道了。赵高于是设计,让秦二世对李斯生气不满,又趁机诽谤李斯,说李斯的儿子李由与陈胜等人暗中勾结谋反。
李斯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彻底与赵高撕破了脸,上书揭发赵高的种种不是。这时候的秦二世怎么能够听得进李斯的话,认为自己如果不把国事托付给赵高,还应当有谁呢。秦二世把李斯私下对自己所说的话暗中告诉了赵高,并让赵高着手查办李斯。
自古,贤君喜忠良,昏君喜佞臣。
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在走赴刑场的时候,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李斯回头对他的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追逐狡兔打猎,现在又怎么能办得到呢?”李斯俩父子相对痛哭。李斯被夷三族。
李斯临死前是否想明白了一点,其实他早在沙丘答应赵高计划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此时此刻的命运。
司马迁认为,如果李斯不听信赵高的邪说,废掉嫡子扶苏,而立庶子胡亥,李斯的功绩可比周公、召公。
这一切都是无用的假设。人呐,千万不要作死,不然其代价会非常昂贵巨大的。
标签: 李斯和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