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大荒的概念与汉族起源
山海经里大荒的概念与鸿族合雄氏起源
山海经里有《大荒经》,那么大荒是什么?究竟说的是哪里?
这要从荒的本意说起。荒就是荒凉的地方,如北大荒。人们认识的最早的洪荒之地,是相对于较近人类居住的地方而言的。之所以认为那里荒凉,是因为那里不仅有洪水,还有猛兽,所以不适合人类居住,就算有人类,也是人烟非常稀少的地方。
万年前,全中国只有很少的几个地方有人类居住。其他地方都还十分荒凉,其时远古遗址比较先进的,至少是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或横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这样的备选地点己经不多。
而有成规模密集遗址的,出现在湖南澧阳平原,这里的历史非常古老,这里的人们率先开始农耕生活方式。
但他们是谁?肯定不是神农氏伏羲氏们,也不是燧人弇兹合雄氏,甚至,他们连有巢氏都不是。他们是一群食谷磨器弄瓦人。
湖南临澧县有华垱遗址,这个华,远古时代读瓦,粤语中,华的读音是wa。是说这里的人烧制瓦器。华垱遗址是世界最早的工业城市。这个遗址保守估计距今一万二千年,很可能还更早。
瓦就是华,我认为他们是最早的华人聚落。他们未必是最早的华族,但很可能是华族的重要一支。
华族人最早来到澧阳平原种地,制陶。吸引了附近山地人的加入,就是百濮。华族人与百濮民族花了差不多一千年才融合好。
距今九千年前,澧阳平原产生了繁荣的彭头山文化,农耕,制陶,手工业,贸易,逐渐兴盛起来。相对来说,这里的人生活富足,安逸。在这个人类最早的文化圈子里,他们不知道周围荒无人烟的地方叫啥。
之所以要把某个地方命名为荒,是因为那里有大水,那条大水后来被人命名为鸿。鸿水,就是后来的长江。当时的长江入云梦泽处,在澧阳人看来,是非常大的水。因为有鸿水,而且荒凉,所以是洪荒之地。
近万年前,彭头山文化的人类知道的长江,位于湖北松滋的北部,这里就是人们知道的最早的洪荒之地。如果把澧水低洼地带的农耕贸易区称为海内,那么这个农贸区之外,便是海外。而湖北松滋的那块洪荒之地,它们连当时的海外都不是,是在海外之外,也就是说,当时农贸区所在澧水流域之外的地方,才是荒。
谁知到距今七八千年前,松滋这块荒地却崛起了一个更牛逼的国家。你可以看看松滋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规模,横惯城背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其中的关洲遗址,现位于长江主航道上,在长江大水冲刷数千年后,仍挖出了十多米厚的文化堆积层。
所以,不要小看荒。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例如我们现在的北大荒,保不住哪天就发展成一个工业中心。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被人类发现的荒地,能在弹指一挥间变成人类文明的中心都市。
例如美国的纽约洛杉矶,相信它们在几百年前还是大荒之地。但现在你还能把这些地方跟荒凉二字联系起来吗?
所以荒是来自于一个绝对远古的概念,一万年前,澧阳农耕区的人认为湖北松滋地区就是荒。澧水流域的人认为这里荒凉,而且有洪水。洪水就是鸿水,鸿就是江,鸿水就是长江。粤语读音中,鸿与江的发音是很接近的。
鸿水,最早是指长江,准确的说,是长江入云梦泽处。万年前,澧阳农耕区的人用洪或荒命名了湖北松滋这块地方,这就是大荒的由来。
这块洪荒之地在彭头山文化以前荒凉了几千年,然后来了一群渔民,在关洲遗址处定居了下来。他们用鸿水命名了这个自己的族称,就是鸿族。鸿族,就是后来文献中记载的合雄氏。合雄二字连读,就是鸿。
洪荒之地逐渐有了人烟,在距今七千年前,洪荒之地发展出一个由三个族团联盟形成的政权,曰燧人弇兹合雄氏。这是一个对中国后世文明发展影响极深的国家,燧人弇兹合雄氏联盟,燧人氏,弇兹氏,合雄氏,三族大联盟。
其中,燧人氏是王族,弇兹氏是后族。合雄氏作为原居民,地位反倒是最低的。说明松滋地区的这个古国,似乎是外来民族入侵建立的。
有史书记载,燧人氏是三皇五帝之一,说明燧人氏的身份就是王。燧人氏曾经王天下,既然已经王天下了,他甚至不是一个小部落的王,而是天子,即天下共主。河南商丘至今还有燧皇陵,不过那个燧皇陵恐怕是假的了,因为河南商丘地区压根儿找不到对等的遗址,可以一票否决它。
我为什么判断燧人氏之国在湖北松滋?因为不管燧人氏本人来自哪里,是什么民族,他统治下的人民总之是合雄氏,即鸿族。七八千年前的鸿族居住在哪里?在长江上!在湖北松滋长江入云梦泽处,这里有规模相当大的远古遗址群。
根据史料推算,燧人氏建国在七千年前,而城背溪文化始自八千五百年前。说明这个国家的建立有看厚实的文化底蕴,经历了充足的准备期。因为燧人氏之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经历了超过一千多年的漫长的孕育过程才诞生的。
澧阳人用长江的古名称鸿命名了湖北松滋这块地方,曰荒,或洪荒。因为这里是长江大水入云梦泽的地方,这里的水很大,所以是洪水,所以荒。
我之前对这个荒字一直理解不了,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我,说女娲时代的某个著名水神康回,也可以读为荒回,当时不能理解康字如何可以通荒。
有人提示我,用粤语读,我才一下子反应过来,原来荒,就是鸿,就是洪,康回,就是荒回,他是鸿族的,这支鸿族人就是后来的共工氏。
荒就是鸿,鸿族有个王叫康回,他当时就是天下的王,就是帝鸿。这个康回后来被女娲族推翻了。
康回二字连读,就是王。我突然想到,中国北方民族中的汗,可能就是康回的意思,还有,西方的King,也可能是康回的意思。
我才终于敢确定,最早的荒,就在湖北松滋,远古时在澧阳地区的人看来,这里就是已知世界的北大荒。
这就是最早的荒的概念的来历。是指距今近万年前起至七千年前,在澧阳地区的人看来的长江入云梦泽处的整个湖北松滋地区。
几千年后,来自澧阳平原的燧人氏伏羲氏们来这里建国,他们把许多故乡的地名往这里搬,包括洈水。
距今六千年前,从澧阳平原因遭水灾逃难而来了一对孤儿,伏羲氏与他的妹妹女娲。当然,伏羲与女娲并非唯一的来自澧阳地区的移民,事实上,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跨度内,澧阳平原因各种原因有无数的人移民这个地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叫殖民。
伏羲与女娲在这个洪荒之地建立起了一个震古烁今的国家,太昊之国。原来的洪荒之地,在距今六千年前起,成为了人类文明的源头。它的奇迹可以跟现在的美国纽约洛杉矶城在一两百年内拔地而起毗美。
从那时起,人们不再认为这里是荒,而认为这里就是他们当年的天地之中,仇危之水流域。
但是,荒这个概念,已经根植于这群人的民族记忆里,他们会把某个新发现的无主之地命名为荒。
伏羲氏时代以后,人们认为湖北荆门地区是北大荒,并陆续向这里移民,炎黄以后的北大荒,己经在南阳盆地或淮河流域。
所以山海经里记载的大荒究竟指的是哪里,要看这部分山海经出自谁之手。如果是伏羲氏时代整理的,应该指的是湖北荆门地区。由于他们己经把仇危水搬到湖北潜江地区,所以他们认为湖北荆州潜江荆门天门汉川应城地区是天地之中,所以他们不可能认为这里是先前比荒还荒的地方。
如果是炎黄时代整理的,应该指的是南阳盆地或淮河流域。如果是夏代整理的,可能已经包括河南安徽广东四川陕西。
亾,逃也。逃者、亡也。二篆为转注。亡之本义为逃。今人但谓亡为死。非也。引申之则谓失为亡。亦谓死为亡。孝子不忍死其亲。但疑亲之出亡耳。故丧篆从哭亡。亦叚为有无之无。双声相借也。从入??。会意。谓入於??曲隐蔽之处也。武方切。十部。凡亡之属皆从亡。[3]
亾字不是死亡的意思,是逃亡,逃荒的意思。远古,澧阳平原的居民,很多人进入这个地区,就消失了。N年后,这里崛起了一个大国。
所以,荒的概念,跟仇危水一样,不会是不动的,它会随着华夏族的移民到处跑。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为黄帝之都有熊
鸿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鸿族不是游牧民族,他们是合雄氏,合雄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在距今八千年前,就已经在长江入云梦泽处的关洲遗址处繁衍生息。
长江之所以命名为鸿,就是以这个民族的族称来命名的。
合雄氏最初应该是一群渔民,他们从湖南的澧阳平原学到了慢轮制陶技术,开始在长江入云梦泽处制陶卖陶,发展出城背溪文化。
他们在长江水系上制陶贩陶,开展原始贸易活动,在一些交通要道上建立商站,逐渐发展出城市。
他们的首领叫帝鸿,晚期称共工。
黄帝说自己是帝鸿氏,可见黄帝的族属不是羌族,而是鸿族,至少,他的文化认同上,是认了合雄氏为祖先。
黄帝不是最早的帝鸿,也不是唯一的帝鸿。但他绝对是帝鸿里面最厉害的一个。
黄帝是帝鸿,黄帝,就是鸿帝的意思。在同一个人身上,黄帝与鸿帝应该是同一个概念,不会是两个不同的词。
鸿是什么?鸿在哪里?黄帝为什么要称帝鸿?
黄帝真是鸿族的吗?黄帝距离上一个帝鸿有好几百年,他有可能是鸿族的直接继承者吗?史书上并没有强调这一点。
黄帝之都有熊是什么?它在哪里?
有熊,就是有鸿!粤语中,熊的读音就是鸿。所以,黄帝称鸿帝,纯粹因为它是有鸿国之主。
帝鸿,又叫帝江。文献记载,当时天下有五帝,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各一帝,中央之帝就是帝江。帝鸿就是帝江。
黄帝不是唯一的帝鸿,但至少,黄帝之国有鸿,位于当时天下很核心的位置。
最早的鸿水在湖北松滋入云梦泽处,帝江时代与鸿水,应该还是指长江,但黄帝之国有鸿,这个鸿水很可能是指的汉水。黄帝建国,应该不在湖北松滋。而应该在汉水下游。
鸿水本指长江,但由于远古长江泛滥的区域非常辽阔,最厉害的时候整个江汉平原一片泽国,长江经常夺占汉水。久而久之,汉水下游的长江泛滥区也被人称为鸿水了。汉水的读音,其实是由鸿水转音而来。所以黄帝时代的鸿水,主要指的是汉水下游,而不是长江。
因为燧人氏之后,云梦泽西岸地区经历了好几次改朝换代。大量的山地游猎人涌入农耕区,造成了文明周期性被摧毁然后被重建的动荡。
鸿族人开始向海外移民,他们从湖北松滋出发,渡过鸿水,即长江。来到湖北荆州沙洋潜江,并进入汉水流域。
鸿族人在汉水流域待久了,由于湖北荆州潜江地区的长江已经被淤积分割成无数湖泊群,变成了所谓的海,鸿族人记得自己的故乡在鸿水上,但是他们己经找不到鸿水在哪里了。
N年后,他们认为汉水就是鸿水。汉水的发音,很可能也来自鸿。距今五千年前,鸿族人将汉水命名为鸿水,读音为匈,或者熊,或者汉,大家可以用粤语读一读这几个字,感觉感觉。鸿,熊,匈,汉。可以体会到发音由鸿演变到汉。
黄帝之都有熊,应该在汉水流域。黄帝称帝鸿,他的都城有熊,其实应该是有鸿。熊的粤语发音,正是鸿。在距今四千五百年前,鸿族人在汉水流域建国,建都有鸿,即有熊。他们的首领,就是赫赫有名的黄帝。在沉沦了两千年后,鸿族人再次崛起。
汉水就是黄帝时代的鸿水,看吧,远古地名,连鸿水都是长腿的,都是会跑的。其实是被移民搬过去的。
类似于有人把许多英国地名搬美国去,例如纽约。只是美国人还算明白,懂得在纽约这个名字上加了个新字纽。但是远古人搬地名的时候可没这么明白,因为自己多少代人的迁徙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早记不清了。
汉水入云梦泽的位置在湖北钟祥和天门之间,这个地区在被汉水泥沙淤积起来之前,曾经有一片海,称鸿海或汉海,即后来所说的瀚海。谷歌地图上仍然能区分出这片四千多年前的水域。
可以清楚地看出,现在的石家河遗址,正是位于这片汉海的北岸。
汉海者,鸿海也。黄帝时代的人认为石家河遗址位于鸿海北岸,认为这里就是他们的故乡鸿水地区,于是在这里建都,称这里为有鸿,即有熊。
因此我认为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就是黄帝之都有熊。
有熊之都南面的一片平原地区,在四千多年前是汉水入云梦泽汇聚成的一片水域,当时称鸿海或汉海,也就是瀚海。所以真正的瀚海应该在现在的汉水下游湖北天门南部地区,汉唐以后将内蒙地区的一些沙漠标注为瀚海,是十分荒谬的。
百度:瀚,也作翰海。含义随时代而变。汉魏六朝时指北方的海名。唐代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元代指古金山(今阿尔泰山)。明以来用以指戈壁沙漠。一说是杭爱(山)的音译。
蒙古地区的瀚海百分百是从湖北这边搬过去的,瀚海,就是汉海呀,分明是说的汉水流域入云梦泽时汇聚的某个湖泊,怎么有可能是蒙古或新疆的沙漠戈壁呢?
谷歌地图,湖北潜江地区有熊河镇,熊口镇。熊口镇以下,还有一个正在干涸的熊家湖。
在明朝以前,这里曾经有一条熊河,远古时代,熊河是条大水,它甚至是长江主泓。
我们知道,就在汉唐时期,长江的荆江是不存在的,长江现在的主泓荆江是宋明以前才完全形成。所以湖北潜江地区的熊河是什么?它曾经是远古鸿水。这条熊河在明朝前期还有大水,明嘉靖年间堵塞荆江大堤最后一个穴口,熊河才断流。
湖北潜江熊口镇的南方就是龙湾地区,这里有始于新石器时代的先秦遗址群,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龙湾地区的黄罗岗古城,比楚纪南城更大更早,现在考古的说那是楚诚。但这个说法不见于任何文献记载。
我认为湖北潜江龙湾地区的遗址群的新石器时代的部分,很可能曾经是帝江或公共之国鸿都。
再来看看黄帝活动的范围,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长沙者,辰丘也,就是神农氏之都陈。辰丘,被人念成长沙,很可能是误读,因为辰字跟长字的繁体很像。之前的讨论,这个辰丘在湖北沙洋城河遗址。
神农氏尽管是一个农耕政权,但是他们的祖先,可以确定是来自汉水上游的牧羊人。但是,似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黄帝族团是游牧民族。倒是有史料显示某个叫少典的男人生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孩,一个做了鸿帝,一个做了炎帝。
直觉是觉得有点扯了,是说少典娶了谁生下谁,很可能是贵族间互相通婚,炎帝与黄帝的血缘关系很近,是表亲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就像李世民跟隋炀帝,或者是堂亲。
古时部落首领有从舅父手中继承的习惯。无论如何,黄帝的文化祖先,应该不是羌族的。黄帝姓公孙,公者松也鸿也,是鸿族的子孙。
黄帝后来改姓姬的说法,是因为他居住在姬水,以地名为氏,然后他的子孙又以氏为姓。
姬水就是赤水,就是仇危水。神农氏姓伊耆,也就是姬。黄帝炎帝同姓。
炎帝的母亲女登(又名安登,亦称妊姒)。黄帝的母亲附宝是有娇氏部族的女子。有蟜氏,姒姓部落之一,炎帝,黄帝的母亲都出自姒姓。
炎帝部落在姜水附近,因此称姜氏,黄帝部落在姬水附近,因此称姬氏。原来黄帝不姓姬,他只是姬氏。
标签: 有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