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一职是怎样来的?

滴答历史 80 0

学士的名称早在周朝就有了,只是文人或学生的代称。而“大学士”则是官名,

源自于唐代中期。唐中宗景龙二年(708),设修文馆,首次有了大学士之职,编制为四 人,以象征每年四季,由大臣以下文采出众者充任,其任务是随从皇帝在游玩和宴会上

赋诗,完全是装饰内廷的闲职。

  到了宋代,大学士员额大大增加。昭文馆、集贤殿、观 文殿、资政殿皆设大学士,由宰相统领,主要任务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带有顾问性 质。其职责、地位和作用与唐代已不可同日而语。

明代初期,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集皇权、相权于一身,每天要处理大量政事,忙

得不可开交。

  为保证君权不至于旁落,又便于处理政事,朱元璋仿照宋制,于洪武十五 年(1382)十一月从翰林院挑选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

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批阅奏章,充当军政大事顾问。明成祖朱棣又准许阁臣参予机 密,但不置僚属,不得专制百官。

  这时,大学士的官阶不高,都是正五品。明仁宗时,。

标签: 唐朝十八大学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