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滴答历史 176 0

魏延之死,是蜀汉史上的大不幸。事实上,魏延一生忠诚于西蜀政权且功勋卓著,并没有叛蜀投魏之心,他被杀是一桩冤案,这在史学界已形成共识,问题是魏延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

我以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魏延与诸葛亮在北伐进军路线上有着巨大分歧;其次,导致魏延身死的“虎头桥之变”,诸葛亮的临终遗命起了重要的作用。这道遗命是魏延赴黄泉的“催命符”,而魏延的临机处理和自身缺陷又将这道“催命符”主动贴在了自己身上。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01 先说说诸葛亮到底对魏延有着怎样的认识?

刘婵时代,蜀国军政决于诸葛亮一人。刘禅曾经说:

“政在葛氏,祭则寡人”,“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西蜀进入刘禅时代后,魏延也进入了他人生的最辉煌时期。在诸葛亮封侯的同时,魏延亦被封为“都亭侯”。建安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这其中蕴含了三个重要问题:

其一,魏延在刘备信任重用的基础上,就被西蜀依为干城之一,同诸葛亮拥有了同级的爵位。而其时的其他人,都没有侯爵的封赐。

其二,在同诸葛亮开始共事的五年中,更深得其信任与倚重,因之,在驻守汉中准备北伐时,提拔魏延做副帅,兼任凉州刺史。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其三,相府司马的职务,是一个地位低微的同侯爵、副帅、镇北将军、汉中太守、凉州刺史等无法相比拟的军职。但对诸葛亮来说,这一低微的军职却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后方稳定以至诸葛亮身家性命的安全,必须由十分忠实可靠又有才干谋略的将领来担任。

也许是他太谨慎的缘故,故而排除了西蜀所有的将士,而由魏延屈尊降节来兼职。这时的魏延,是西蜀兼职最多的官员,而且都是极为重要的职务。魏延曾在阳溪与北魏名将费瑶、雍州刺史郭淮大战,并获得全胜。这也给魏延带来了更多的荣誉:

“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即持有的皇帝符节,代皇帝出巡视察),进封南郑侯”。

要知道,在蜀国将领中,张飞是右将军迁车骑将军;关羽最高的军衔是前将军;马超是左将军迁骠骑将军;黄忠勉强是后将军;赵云最高军衔是镇东将军,他们的军衔上均没有“大”字。

截止诸葛亮病逝,魏延出事止,在蜀军将领中授“大将军”衔的,唯魏延一人。获得“假节”这一荣誉的,也只有张飞、诸葛亮、魏延三人而已;唯关羽一人“假节钺”(即拥有代皇帝巡察并可先斩后奏的权利)。

魏延较之前两个,获得的荣誉为最高;同关羽相比,互有高低。魏延一再升迁,都是基于诸葛亮对魏延功劳、才能、德操的肯定和褒奖。由此,更可见诸葛亮对魏延信任依赖之一斑。怎奈,诸葛亮打算出祁山北伐时,在出师路线上,与魏延产生了不可弥合的矛盾。

02 诸葛亮与魏延的最大矛盾:关于出师路线的分歧

诸葛亮五出祁山时,“魏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对长安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但“亮以为此县(悬字)危,不如安从坦途,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无虞”,故“制而不许”。

对此,魏延常言诸葛亮用兵谨小慎微,“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主帅与副帅摆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战方案,就得需得仔细分析优劣,评判是非了。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当时镇守长安的夏侯楙,此人少不更事,怕死而又没有谋略,出镇长安,是曹丕任人唯亲的产物。如果诸葛亮率主力从阳平关出师陇右,魏延率骑兵从褒城斜道穿秦岭向东,出子午谷奔袭长安城,夏侯楙重兵在宝鸡以西设防,而飞将军于无声息中突然出其肘腋之下,这时候的夏侯楙,要么弃城东逃,要么成为魏延阶下之囚,不仅长安以西四百里关中平原,西蜀唾手而得;而且,诸葛亮、魏延分别率领的两军会师潼关后,八百里秦川,就没有北魏站脚之地。

此战略,深合兵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之要。可惜诸葛亮见不及此,反而以为是侥幸冒险,不足为训;而要以“十全必克无虞”的方案收取关中。但出兵祁山真的十全必克无虞吗?

以四川一省的人力物力,率长期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征战的疲惫之卒,要同拥有整个北方数省的北魏进行旷日持久的战斗,已经十分困难;且北魏坚兵固守,以逸待劳,在这种情下,西蜀胜利的希望究竟能有多少?哪容奢谈诸葛亮所言的“十全必克无虞”方略?

陈寿作《诸葛亮传》,除高度评价诸葛亮外,也说: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此评可谓一语中的!魏延方案被否定,是诸葛亮的失误,陈寿给他以“奇谋为短”的考评,或许当与此关联。要说明的是,此时的魏延,还是十分顾全大局的。他对自己出师方略的被否定,虽有意见,但意见只是谨慎的保持在军纪允许的范围内。一方面是批评诸葛亮胆小怯敌,一方面为自己军事才能不能完全得以发挥而哀叹。

除此之外,魏延没有反常的表现,这同西蜀历史上的廖立、杨仪等不被重用时,就企图谋叛,或者肆意诋毁他人的行径比,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03 导致魏延身死的“虎头桥之变”全过程

诸葛亮五出祁山时,除军事上“凭魏延之骁勇”外,同时,还重用另外的一人,即先为参军后迁长史的绥军将军杨仪。诸葛亮十分赞赏他在“筹度粮谷” 上的才干。魏延、杨仪是诸葛亮行军作战的左右手,遗憾的是,魏延骄傲,杨仪自大,两人谁都瞧不起对方。

“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

二人闹到如此水火不能相容、冰炭不能共器的地步,可诸葛亮对此虽然“常恨二人之不平”,但还是“不忍有所偏废”。多亏了费祎从中充当润滑剂,经常调解劝说,分别利害,以至于召开会议时,费祎都要坐在两人中间,以防变故出于突然。

从这可以看出,诸葛亮使用将领、协调矛盾的能力,实不敢恭维。自己的左膀右臂之间矛盾公开化,弄到常常在高级军事会议上拔刀相向,他仅有的只是恨恨连声,而又“不忍有所偏废”,也不能从组织上迅速地加以调整,只好听之任之了。

这同曹操的“唯才是举”,像海绵吸水般地招揽天下人才,而一旦收揽于麾下,则又“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的组织路线相比较,则不可同日而语了。因为不能“以道御之”,所以西蜀的高级将领如关羽、张飞、刘封,再之后的李严、魏延、杨仪等,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就是身败名裂或者丧地辱师、全军覆没以至身首异处了。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果不其然,诸葛亮死后,迅速爆发了魏、杨内讧,并导致魏延身死。但内讧在如此不适当的时候爆发,诸葛亮的临终安排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细想,杨仪一没有指挥军队的经验和威望,二官不过长史,且与战功卓著的征西大将军魏延形同水火;而更为重要的是,按当时人的道德标准,应该说杨仪“脑后生有反骨”。此公曾经是荆州刺史付群的主薄,曾“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仪性狷狭”。

杨仪追随诸葛亮之后,与蒋琬同为丞相参军长史,自以为资格比后者老,才能更是超过了蒋琬,对不被诸葛亮独独重用,则是“怨愤表形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在诸葛亮死后,更对蒋琬担任尚书令而自己挂名中军师而十分地恼恨。此时的杨仪,竟然为在当年临时统率大军时,没能举众投降北魏而后悔。为此,他对费祎说:

“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兵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让杨仪统率主力撤退而魏延断后,诸葛亮是有些寒不择衣、饮鸩止渴了。他已顾不得杨仪的才能、德性和威望,以临死之身作出了不计后果的决定;然而,他的临终安排又是经过反复思考的。活着的时候,他对二人“不忍有所偏废”;临终时,只得忍痛打破天平,而割爱魏延了。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什么原因促成了对魏延的“割爱”?是政权吗?不是,魏延几十年的历史证明自己是忠实于刘氏集团和蜀汉政权的。是才能吗?也不是,魏延“善待士卒”,统军有方,军功卓著,诸葛亮有目亲睹,并多次用奖励、升迁作了肯定的。

那么,答案最有可能的就是对魏作战方略的分歧了。诸葛亮最大的顾虑,在于将军权交于魏延后,魏延会脱离他既定的军事路线,而按自己的作战方略行事。诸葛视谨慎得有余了,然千虑一失,百密一疏,他却恰好没有考虑到最后一个人事安排哪怕是一个临时应急的安排,却导致了一场血肉横飞的内讧。

正是因了这原因,所以病逝前他开了个秘密军事会议。会议排除了首先应该参加的副帅魏延,而只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诸葛亮没有让魏延率领全军,而是“令延断后”。换言之,此时的诸葛亮已作了最坏的打算,即“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他要彻底牺牲魏延了。

可以说,诸葛亮的这道临死遗命,正是魏延黄泉路上的催命符。此时的诸葛亮,在临终安排时,根本没有考虑过请来魏延,以理说服,让他主动回师;也没有采取强制措施,请来圣旨,命其班师;更没有在自己病重时立即撤军。

诸葛亮不是暴病而亡,他本有充分时间安排回师的事宜,可他选择了分裂军队的下下之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悲哀。

可魏延也主动将那道催命符贴在了自己身上。魏延从费祎那里得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志高气壮地说:

“丞相虽死,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同时,魏延扣押了传递军令的费祎并逼迫他联名发出截然相反的军令。费祎一见大事骤变,借口为魏延说服杨仪交还军权而逃去。这是一场货真价实的军事政变,虽然不是针对蜀汉政权的谋反,也是针对代帅杨仪的夺权。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魏延这个不寻常的做法,已经犯下了三个致命的错误:

首先,对诸葛亮死后,军心士气的低落,缺乏清醒的估计。本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曹魏,是其一味孤行的举措。这一错误的方针,不仅受到了满朝文武的抵制与批评,而且西蜀小国寡民长期遭受战争水火蹂躏,苦战厌战反战的情绪,已是由来已久了。今诸葛亮一死,将士思归的心情,潜然隐藏于丧帅举哀之背后。在这一背景下,欲再发兵与强大的北魏交战,已经完全不可能。

其次,军事政变贵在诡秘而速发,必须将它做得常人不可捉摸。可魏延将一件军事阴谋,通过公开诚信的手段去完成,这是一对目的与手段极不相容的矛盾。魏延既同费祎联名签署军令,不仅不该再放费祎归还,而且应该想方设法,赚来杨仪、姜维等,能多赚一个是一个。费祎一走,魏延的军事阴谋也就完全暴露于政敌,已经失去时机而受制于人。

再次,在军事阴谋刚开始就已失败的情况下,魏延不思改弦更张,居然率领断后的部队径先南归,并烧断主力部队回归的阁道。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魏延并不是反叛蜀汉。魏延要反叛西蜀,就应率军北投曹魏,而不是南返截击,要叛蜀降魏就没有必要向刘禅表奏杨仪“叛逆”。

可以说,此时的魏延,已把同杨仪个人之间争权夺利的矛盾,立即发展成两支西蜀大军之间的对立;并把诸葛亮退军和自己进军的分歧公开于全军上下。这两个矛盾,魏延都站在错误的方面,所以,在南谷口与杨仪军队相遇而发生局部战斗时,“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在杨仪、魏延矛盾激化时,唯一能够缓解、协调这对矛盾的力量,就是西蜀皇帝刘禅了。在此前,两人都有表章上奏朝廷,相互指责对方“叛逆”。毫无主见的刘禅,就此事征询朝臣的意见,本来,在情况完全不明的时候,大臣们是无从盲目表态的;稳妥的办法是,命令双方立即脱离接触,规定出严格的回军路线,先将军队带回来,再调查处理也不迟。

但因魏延“勇猛过人,又性矜高”的缺点,造成了同僚们“当时皆避下之”这一表面和谐,实则紧张的关系。这一紧张关系,在关键时候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西蜀高级官员董允、蒋琬等临大事而盲目地“保仪疑延”,终导致魏延被马岱追杀于虎头桥,之后杨仪又将他“夷灭三族”。

标签: 诸葛亮为何要害死赵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