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为何选择在五丈原扎营?

滴答历史 86 0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经过三年的休战恢复,使得蜀汉的国力得到了逐渐回升,弥补了之前几次北伐期间造成的损耗。不仅如此,诸葛亮在此期间还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朝廷中大力提拔嫡系人员,确保政令通达、口径统一,为再次北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眼看身体日渐衰弱,诸葛亮内心无比焦急。所有的工作准备就绪之后,诸葛亮于该年春天发起了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次北伐。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为何选择在五丈原扎营?

  诸葛亮此次的行军路线,是从汉中走褒斜道出斜谷,最后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扎营,并以此为基地对魏军展开了北伐攻势。诸葛亮选择在五丈原扎营,可以说是眼光非常独到。五丈原位于如今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南部,背靠秦岭山脉,北依渭河,东临武功水,是一个三面凌空、两面环水的天然高地。据宋代的《地理通鉴释》中的记载,五丈原高约二十米,南北长约三千五百米,东西宽约一千米,地势险要且居高临下,视野极好,而顶部又较为平缓,历来都是行军者的必争之地。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为何选择在五丈原扎营?

  此外,该地向东距如今的陕西省西安市一百三十多公里,向西距如今陕西省宝鸡市五十多公里,向北距陇道仅有几公里之遥,占据该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各个方面来看,五丈原都是诸葛亮选择的最理想的扎营地。不过,最理想的地方,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地方,这从诸葛亮之后的遭遇就能看出来。

  听说诸葛亮率部出斜谷后,司马懿急忙率领部将前往抵挡。当时,魏军将领都以为应当沿渭水北岸列阵迎敌,但司马懿却认为,百姓们多聚集于渭水之南,渭南地区才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于是,司马懿命令魏军各部渡过渭水,沿渭水南岸背水构筑营垒拒敌。据《晋书》载,当时司马懿向诸将表示,如果诸葛亮出斜谷后向西驻军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司马懿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如果蜀军出斜谷继续向东占据武功,既能遏制住陇道,阻断魏军与长安的联系,又能对西京长安构成严重的威胁。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整个战局的走向将会出现许多未知,而曹魏“坚守拒战”的战略与部署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反之,如果诸葛亮驻军五丈原,对魏军则不会造成任何威胁。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为何选择在五丈原扎营?

  蜀军出斜谷向东,要经过由渭水与秦岭山脉之间一片狭长且平坦的河谷地带才能到达武功。而司马懿命部将过渭水,沿渭水南岸背水建垒迎敌的目的,也意在阻止蜀军东进。也就是说,如果蜀军出斜谷东进的话,将会在冒着侧面被敌军攻击的威胁下行军。诸葛亮向来用兵谨慎,自然不会采用这样冒险的战法。所以诸葛亮率部进驻五丈原看似稳妥,其实正中司马懿下怀。

  另外,还有一个人的意见更是令诸葛亮的处境陷入了绝境,此人就是曹魏集团的雍州刺史郭淮。郭淮向司马懿进言,应当抢先占领渭水北岸的北原,一旦此地落入蜀军之手,不仅北原以东的军事重镇陈仓危在旦夕,整个陇右地区与关中的联系都将被断绝。到时候司马懿的部署依旧会被打乱。司马懿采纳了郭淮的建议后,随即命令郭淮等人进驻北原。此时,诸葛亮面临的处境,除了背后一条退路之外,东、北、西三面都被魏军堵截了。

  之后战事的发展,也正如郭淮所料。郭淮等将率部赶至北原后,防御工事还没有完全建好就迎来了蜀军的猛烈进攻。在郭淮等人的坚守下,蜀军数次进攻始终没能攻克北原。诸葛亮眼见遏制陇道的目的无法达成,继续这样僵持下去只会徒增伤亡,无奈之下率部西行。

  然而,诸葛亮的举动又被郭淮识破。郭淮上报司马懿,蜀军看似向西行军,其实真正的目的在东边的阳遂。司马懿听从了郭淮的建议,做出了相应的部署。果不其然,蜀军在当天夜里就攻到了阳遂城下。战斗结果可想而知,蜀军数次攻城依然没有任何收获。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就这样在与魏军的对峙中坚持了几个月。在此期间,诸葛亮数次寻找时机与魏军交战,而司马懿则命令部将们坚壁拒守,以逸待劳,对诸葛亮的计策更是见招拆招,概不理睬。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诸葛亮为了逼司马懿出战,给他送了一件女人的衣服。诸葛亮原本是想借此羞辱司马懿的同时,激起曹魏众将的愤怒,令魏军主动出战。

  结果,司马懿假惺惺地当众表态,要上表天子,率众将与诸葛亮一决雌雄。请战书一来一去数日已过,众将的怒气已经消了一半,再加上卫尉辛毗带着魏明帝的手谕,持节督镇军中,命令司马懿等人一概不许出战。此出闹剧就这样被司马懿与魏明帝的一唱一和轻松给化解了。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为何选择在五丈原扎营?

  诸葛亮的结局也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在与魏军对峙的过程中忧思成疾,最后病逝于五丈原。而五丈原也因为诸葛亮成了后世中家喻户晓的一处名胜,至今在五丈原上还立有后人为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庙宇。据相关学者考证,五丈原诸葛亮庙应该始建于西晋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因为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曾于西晋时期在眉山县担任过多年的县令,极有可能是他在职期间为了纪念先祖,于五丈原修建庙宇以供祭奠。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数次修缮,五丈原诸葛亮庙内的古建筑,至今依然高大雄伟。

  参考书籍:《三国志》、《晋书》、《地理通鉴释》

标签: 诸葛亮后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