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国里的诸葛亮如何评价?

滴答历史 114 0

  成就

1。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

2。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

3。作战时,诸葛亮用兵力主审时度势,谨慎从事;每战力求速决;重视后勤,常年派官兵千余整修都江堰,确保军粮生产;每次退却时都十分慎重,采取在山地设伏等手段,以掌握主动,保证安全。

4。战略上,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隆中对》对当时形式的分析可谓高瞻远瞩;而且善观大势,始终坚持联吴抗曹,致蜀汉得与魏、吴鼎立。

5。诸葛亮擅于治政(见下文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

不足之处

1。用人上的失误。首先是让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性格高傲,刚而自矜,有勇无谋。关羽失荆州,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两路出兵北伐的设想变空,并使蜀国在今后的战争中始终处于背动地位。

  其次是用马谡守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好论军计,甚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还经常同他谈论兵法,有时通宵达旦。丧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被迫撤军。

2。对于人才的限制。诸葛亮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看上去很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经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诸葛亮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结果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3。用兵上的失误。“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时魏延曾提出自率万人,偷袭潼关,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未同意。后邓艾灭蜀,正是用偷袭之策。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

  此话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

后人特别推崇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将其视为智慧化身。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将其神化,其情节更是广布人口。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其评价如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是个“神人”,这反应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思维方式之一———领袖崇拜情结。

诸葛亮博古通今,堪称旷世奇才。然而,与曹操中人才如云,孙权手下帅才不断相比,诸葛亮在人才培养方面实在是逊色至极,最终造成一个“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可悲局面。

  综观诸葛亮用人,其失败的教训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在人才的使用与培养上重使用轻培养。

蜀国鼎盛之时,一度也不乏“可用之人”,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自不必说,便是马岱、魏延、邓芝也绝非等闲之辈。然而,诸葛亮在排兵布阵之时,压根儿就没从培养人、锻炼人的角度出发。

  只是一味的使用,以夺取一时的胜利为最终目的。每每临战,必唤某某单独入账,耳提名面一番,然后大家各干各的。更有甚者,对于长时间执行任务的将领,诸葛亮还要独授所谓的“锦囊妙计”,并严格规定拆阅时间限和程序,像“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一节,循规蹈矩的赵云依嘱行事,自己根本不动脑子,依靠三个人锦囊胜利完成任务。

  最终,大家都惊呼“军师真神人也”,但仅此而已,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谁也没有从一次次胜利中学到点什么,成了一个个机械、盲从的战争工具。

二、在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上重个人轻团队。

恃才自负的孔明先生独断专行,事必躬亲,遇事从不肯召开“商讨会”,这与曹操、孙权等广泛征求意见,甚至逼着谋略之士谈高见的做法截然不同,从初出茅庐到死而后已,诸葛亮肯垂询下问的人少之又少,马谡算一个,姜维勉强算一个。

  但此二人,一个事之若父,一个甘当学生,察言观色,尤恐不及,又哪敢出口与领导相左之言?就连主公刘备时常都是云里雾里,不知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像刘备江南迎娶吴侯之妹时,诸葛亮大包大揽,极力撺掇,刘备虽“怀疑不敢往”,无奈还是稀里糊涂地去了。只有一个魏延不识天高地厚,曾谏言诸葛亮不必过于谨慎,可出奇兵直袭长安,不仅被诸葛亮斥为弄险,惨遭喝退不算,还加深了与领导的矛盾,成了“脑后有反骨”的进一步印证。

  事实证明,魏延并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将领,非但魏延不是,就连猛张飞“给点阳光也会灿烂”,像其义释严颜,抢先入川便是很好的证明,但诸葛亮只是一句不管疼痒的“张将军能用谋,皆主公之洪福”予以了结,并未加以指点引导与发扬广大,缺乏畅所欲言、群策群力的协作氛围和团队精神,不仅局限了自己的视野,更限制了属下的发展。

三、在安抚鼓励与警告诫勉上重安抚轻诫勉。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这是古往今来智士仁人总结出的用人之道。然而,由于诸葛亮不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一切以其使用之便为出发点,对属下之间的矛盾不调解,对属下的缺点不指正,重安抚轻诫勉,最终导致许多优秀人才走向没落。

  像关羽,诸葛亮早在赤壁之战时就看透了其自恃勇武,踞傲自满的禀性,诸葛亮不加诫勉,甚至在诰封五虎上将时,关羽因不屑与黄忠老卒为伍,大放厥词,诸葛亮还让费诗专程赶去拍关羽的马屁,令关羽更加骄横,为失荆州埋下祸根。像马谡,刘备临死前一再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不仅不在日常中对马谡加以斧凿,反而委以驻守街亭的重任,最终导致马谡违约领死。

  像魏延,作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知其“有反骨”不予严诫,反而任其发展,甚至利用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予以牵制,并于临死前安排马岱作杀手,最终置其于死地。凡此种种,安有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的可能呢?!

  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以为他发明了木牛流马,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谁能把他研究明白,因为木牛流马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他能把蜀建设成一个很强大的国家,足以说明他很有治国之才。

一个伟大的军事家

首先说他的军事思想是伟大的,刘备三顾茅庐后提出的三分天下之说,是个很伟大的军事家;再说他很有谋略,赤碧之战,还有夺的荆洲,进西川,都是他的伟大的谋略;最后说有胆识,一个军事家不仅仅是伟大的谋略,还要有胆识,看空城计。

一个忠诚的大臣

刘备死后,他七次出征,死而后己,最综战死沙场。

一个勤奋的大臣

他还事无巨细都是亲自料理,可以看出他的勤劳

一个很会用人的人才

他用关羽守荆洲,这个是刘备的意思,但是他知道关羽的性格,因而提出连吴抗魏,虽然之后关羽因为败走麦城而失败,但是可以看出他很会用人和因人而异,而用不同的战策。

其次赵云,张飞,黄忠,姜维,当然还有很多文臣。使他们都是人所尽才。

当然还有人物的不足,首先是他把全部的事物的揽在自己的手中造成自己的早死,这个对蜀实在是个很大的损失。

在说他的后世的影响实在是很大的。我们都把诸葛亮看作是个智慧的象征。

  记得在《康熙大帝》中那个帮助康熙平定吴三桂的重臣周培公就对诸葛很崇拜。我们还对诸葛的木牛流马有很大的兴趣,但是究竟是怎么样的构造,到现在还是没有能明白。我记得有人说过清朝就是凭借《三国演义》进的关。

标签: 诸葛亮的评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