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北伐不可为,诸葛亮为何仍要坚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滴答历史 98 0

一直以来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都是“兴复汉室”,这点在诸葛亮的《出师表》当中就有所提及“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是近年来,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又有了新的观点。这个观点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攻代守”的一种策略。

明知北伐不可为,诸葛亮为何仍要坚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那么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兴复汉室”还是“以攻代守”。所谓的“以攻代守”指的是战争中常被使用的一种谋略手段。其含义,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进攻的方式,击退来犯的敌人,达到守御的目的。明朝时期的唐顺之在其编撰的《武编·守》当中就提到了:“凡城内器械已备,守御已得,当出奇用诈,以战代守,以击解围”。 但是从诸葛亮对北伐的精心筹备来看,他的北伐绝对不是简单的“以攻代守”。

明知北伐不可为,诸葛亮为何仍要坚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在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为了兑现自己对刘备的诺言,开始了对北伐的精心筹备。诸葛亮第一步是整顿吏治,刘禅即位后,诸葛亮受封为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对此,诸葛亮“乃约官职,修法制”、“发教于群下”,以求褒扬忠勤,集思广益,修明政治,和合臣僚。第二步是修复与东吴的关系,夷陵之战后,孙刘两大阵营出现了裂缝,在刘备去世后,为了北伐,诸葛亮只能派邓芝“聘吴”,借此修复两国的关系,建立一个政治、军事上的联盟。

明知北伐不可为,诸葛亮为何仍要坚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第三步是发展经济,在刘禅即位后,诸葛亮提出了“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政策,以此恢复蜀国经济。第四步是平定内乱。刘备死后,蜀汉“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到了公元225年始亲自率军出征。他采用了马谡的建议“心战 ”为主,“七纵七擒”终于从根本上解决了蜀国内部的夷汉关系问题。第五步是“治戎讲武”,经过数年的努力,蜀国政理内修,盟援外结,“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于是诸葛亮训练士卒,“整理戎旅,工械技巧,务求其极”。经过了这五步精心准备,诸葛亮才开始了他北伐大计。如此精心筹备,绝非是一个简简单单地“以攻代守”的目的。

明知北伐不可为,诸葛亮为何仍要坚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除了自身的准备之外,再看下对手的想法。当时的魏国并没有将蜀国视为主要威胁,在魏国眼中,吴国的威胁来得更大一些。所以魏国的本意是先消灭吴国,也正因如此,魏国才屡屡对吴用兵。公元222年,魏国兴兵伐吴,曹丕更是亲自到宛督师,可惜魏军围攻江陵六个月,仍然不能攻克,无奈之下,才选择退兵。公元224年,曹丕再次伐吴,这次因为江水突然涨起来,不得已又得退兵。

明知北伐不可为,诸葛亮为何仍要坚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蜀汉政权并未受到魏国的军事威胁和进攻,此时魏国的注意力在吴国,而不在蜀国。公元228年,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自己则“身率诸军攻祁山”,此时的魏国认为“以蜀中唯有刘备,备 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在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的这七年当中,魏国主动伐蜀只有公元230年的一次,而诸葛亮主动攻魏却达五次。可见当时的魏国根本没有进攻蜀国的意思,对于蜀国,魏国才是真正的守。

明知北伐不可为,诸葛亮为何仍要坚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最关键的是,对于北伐诸葛亮是全身心地投入。要知道诸葛亮在蜀国的职位可是丞相。古代的丞相是中央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但是身居丞相之位的诸葛亮自公元227年起,便亲率二十万大军驻于汉中,并且每次北伐,他都亲自组织,亲自指挥,直接参与,甚至亲临前线。他身仗旎锥,亲统三军“夙兴夜寐”,倾力以赴,直至积劳成疾,病逝于前线军中。

明知北伐不可为,诸葛亮为何仍要坚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这样的投入可不是简单的“以攻代守”,倘若真的是“以攻代守”,诸葛亮就不会本人带队,而且战斗的规模也没必要那么大,可以以简单的游击战为主,通过游击让魏国疲于奔命,毕竟蜀国占据了重要关隘,防守的难度可比进攻小。但是不可否认,在魏强蜀弱的情况下,诸葛亮的北伐,确实起到了“以攻代守”的目的。

标签: 诸葛亮出师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